新闻中心

用青春撑起一片天空

2011-08-10 |

清华学子赴边疆、西部、基层、重要行业建功立业

近日,清华大学为奔赴祖国西部、基层、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的毕业生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这是清华大学连续第8年为投身国家西部地区、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表彰送行。

清华大学以“充分选择基础上的重点引导”作为就业工作的总体原则,大力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清华2011届毕业生近8成的就业毕业生赴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工作。

李高杰:戎装起航守卫边疆

“人生下来应该做一个民族的脊梁,应该为这个民族流血、为民族撑起一片天空!”

李高杰

20059月,李高杰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12月,入学仅3个月的李高杰选择了入伍,开始为期两年的兵役生涯。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必要的决定,但是对于李高杰来说,恰是这个决定给了他最为感动、最为充实的两年。

“苦么?”有人问。

“苦,但乐在其中。”李高杰如是答。他不假思索,满脸洋溢的只有幸福的回忆。

两年的兵役生涯构建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激起了他献身为国的激情,成就了他奋斗不止的青春。在这短短的两年里,他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一次被评为优秀团员,一次荣立三等功,而他所在的连队也成为全国闻名的十大标兵连之一。在这段峥嵘岁月中,他用自己的汗水挥洒出了清华人历代传承的优秀品质,为母校增添了光辉,撰写了美丽的篇章。

200712月,李高杰服役期满,光荣退伍。尽管百般不舍,他还是脱下了军装,摘下了军徽,那一刻,他百感交集。

回到清华的李高杰很快调整自己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然而时隔两年,好多知识已经生疏,尤其是入伍时秋季学期刚刚开始,而回来时春季学期已经开始,一些如高等数学之类的基础课程都落下了,这使得他比别人学习起来更为吃力。但是,李高杰偏偏是一个不服输的铁汉子,为了能尽快赶上同学们的进度,他给自己加时加压,硬是以最快的速度把课程赶了上来,尤其是在大三学年,他的成绩更是突飞猛进。在大四时,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已经具备了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然而毕业之时,李高杰却放弃了免试读研的机会,选择到艰苦的中印边境的军队某师工作。“小时候读过一个小故事,‘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孩子、放羊……’,结合现实,很多人不也是这样‘读书、工作、挣钱、媳妇、孩子、读书……’。我想人生不应该这样,人生下来应该做一个民族的脊梁,应该为这个民族流血、为民族撑起一片天空!”李高杰说。

其实,李高杰也曾动摇过献身国防的信念——太平盛世,有许多同样需要他的地方;同样是支援国防建设,也有条件更好的单位。但李高杰明白,西域边疆对国家的和平、民族的生死存亡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驻守在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间的“阿克塞钦”的高原山地某师,正是一支能战斗能吃苦,讲团结守纪律的边疆国防的劲旅,他们“忠于祖国、热爱边防,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扎根高原、建功边疆,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的喀喇昆仑精神正好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契合——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奋斗,为祖国的边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在李高杰看来,用热血担负起守卫民族的责任,是男儿与生俱来的天职,而“清华人”的身份又赋予了他更大的义务,为国为民,他需要行动,需要奉献,需要用生命来战斗。

临别之际,李高杰的导师季如进教授挥毫送了他16个字——“清华学子、立志戍边,辉煌事业、多彩人生”。

曾维康:实践砥砺梦想基层绽放青春

“农村的空间很大,那里是一个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曾维康

略黑的皮肤,一副无框眼镜,裂开嘴笑得憨厚,这个被别人夸赞时会不好意思的湖北小伙子叫曾维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届硕士毕业生。

20115月,曾维康完成了25万字的新闻作品《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他的创作历时1年,采访辗转鄂、湘、粤等地。这位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口中“有德有才有抱负”的青年在毕业之时选择了报考广西壮族自治区选调生,决定投身基层。

“选择到基层工作,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召唤。这种召唤,来自我生活过的农村。”在递交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申请书中,曾维康这样写到。而早在2004年,曾维康填报大学志愿时,选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他说:“以前对农村的唯一想法就是穷。甚至会嫌弃它,觉得老百姓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所以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发奋读书,离开这个地方。”考上大学后,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曾维康慢慢懂得农村的发展和乡亲们的生活很不容易。在清华读研究生的3年,成为他思想变化最大的阶段。

2009年春节期间,正读研一的曾维康,在家乡完成了《村级财政如何走向瘫痪——一本旧账和一位支书的自白》。改变开始于那里的感悟:“在农村我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它们对整个国家很重要——中国最广大的农民过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调查结束后,他的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父老乡亲的面孔:“他们好像正一个劲地跟我说着什么,说地里的庄稼如何如何,说村里的公路还没有修起来,说在外面打工挣不到钱……”

于是,曾维康决定写一部有关现代中国农民的新闻作品。新闻与传播学院已故院长、《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看完他的开题报告后,在身体极度虚弱时打电话鼓励他:“我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看完了你的开题报告,很激动,也很感动。你写的话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意义很重大。”这篇硕士论文,写了25万字、300多页,以作品代替论文。作品中的26位乡民都来自同一个村,包括村党支部书记、老干部、乡村教师、医生、道士、私营企业主、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等,讲述了现代中国农民的奋斗史,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现代中国农民群像。

这部作品带给曾维康的意义是非比寻常的。他在一篇日志中写道:“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通过不断采访、思考与写作,加深了对国情的了解和对农民的重新认识,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看到了一些工作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坚定了我到基层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多次在东、中、西部农村实践的经历,开拓了曾维康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各地农业发展的“差距”,与此同时,他更多地看到中西部农村发展的“机遇”。他说:“农村的空间很大,那里是一个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曾有老师给曾维康推荐了一份年薪十几万的工作,同时解决北京户口和编制,但他最终放弃了。“我无法说服自己,那不是我最想要的。”曾维康说。

王希:钟情西部 归心东气

“在东气的广阔舞台上,一定能将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国装备,装备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希

2002年,王希从贵州省的一个小县城来到清华。一入校他就了解到,1999年获得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一部名为《我愿以身许国》的6集纪录片让王希至今记忆犹新,老一辈清华人铸就了共和国的不朽丰碑,给予他无穷的感动和力量。也许正是从那时起,理想开始萌芽。

本科、硕士、博士,清华9年承载了王希的青春岁月。谈到清华对自己的影响,王希形容为潜移默化。清华人普遍很务实,即使一次常规的组织生活,内容也总是充实丰富,既注重理论高度,又契合社会现实。真理的探求,思想的碰撞,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下是清华人无时无刻不被祖国牵动的心灵。

谈到工作选择,王希表示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就业引导工作深深地影响了他:“咱们学校培养的是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每年的毕业季,学校主干道上都会挂起‘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的红色条幅,骑车经过时总觉得特别受感染。也没特别地想过将来一定要如何,可是受国家、学校培养这么多年,总希望自己的所学能派上点儿用场,能踏踏实实做点儿事情,待遇条件差一点儿也没关系。找工作时,对南方电网和东气的工作岗位我都有一些了解,感觉东气的工作和专业更对口,就签了东气。”

在谈到为何选择西部时,王希再次提到学校就业引导理念的影响:“这次百年校庆我特别受感染,无论是参加庆祝大会、看晚会还是参观校史馆,时时都感受得到,咱们学校的历史太辉煌了。这些年学校一直在鼓励大家把目光放长远,到西部等相对缺乏人才、祖国更需要我们的地方就业。现在北京和上海人才太扎堆儿了,清华人应该将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在不同的地区和行业都有分布。”

谈到选择西部就业,王希说,除了考虑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发展,也有点儿 “私心”:“一方面我自己是来自西部的,那里真的很需要人才。重工业的企业通常不会分布在大城市,对这一点我早已有所准备。另一方面,我是独生子,父亲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带我很不容易,我希望工作单位能离她近一点儿,方便照顾。”

作为新百年的第一批毕业生,王希在毕业前夕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谆谆教诲令王希倍受鼓舞。他相信,今后在东气的广阔舞台上,一定能将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国装备,装备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年校庆前夕,王希与其他12名应届毕业生一起在校史馆受到总书记的接见,同学们的选择得到总书记的肯定,总书记鼓励大家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增长才干。这份鼓舞和激励令王希至今难忘,成为激荡在他胸臆之间的精神力量。

谈到对未来的期许,王希表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后一定要好好学,争取早日成为技术专才。王希信奉的是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他不愿漂浮不定、到处跳槽,希望在东气沉下心,学以致用,既然决定干一件事,就要把它干好。(本报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刘蔚如 鄢镕易 董雨文 王莹)

转自 科技日报 2011年8月9

相关新闻

  • 072019.11

    先生吴冠中

    我与先生相识于一九六五年,这一年我十九岁,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考上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美术系,在书籍装帧专业学习。正巧吴冠中、卫天霖、阿老等北京....

  • 222016.04

    韩凯:总有一片你挚爱的沃土

    投身基层实现清华人的家国情怀

  • 062019.12

    吴仲华:船骥托起一片天

    如果要列一个“加速世界文明进程的中国科学家”榜单,吴仲华一定会留下名字。而他一生的追求则是:“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民服务!”

  • 142010.10

    《天空》

    作品编号:A27作者姓名:Tanya Preminger作者国籍:Israel(以色列)设计说明: 依照人类的理解—包含所有的民族和文化—天空被理解为一切灵感、精神和力量的源泉,也是艺术思想、科学、文化的源泉。

  • 202017.10

    “新朋旧友如相问, 一片丹心在纸堆”——忆父亲常迵教授(下)

    今年是清华大学老一代著名学者,信息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先驱,常迵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这里是常先生子女的回忆文章。

  • 202017.10

    “新朋旧友如相问, 一片丹心在纸堆”——忆父亲常迵教授(下)

    今年是清华大学老一代著名学者,信息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先驱,常迵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这里是常先生子女的回忆文章。

  • 092017.10

    “新朋旧友如相问, 一片丹心在纸堆”——忆父亲常迵教授(上)

    今年是清华大学老一代著名学者,信息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先驱,常迵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这里是常先生子女的回忆文章。

  • 092017.10

    “新朋旧友如相问, 一片丹心在纸堆”——忆父亲常迵教授(上)

    今年是清华大学老一代著名学者,信息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先驱,常迵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这里是常先生子女的回忆文章。

  • 202021.10

    一片紫杉林 铭记两代院士报国心师生情

    看着一颗颗娇艳的“红豆”从这片紫杉的枝头钻出,迎风摇曳,长势喜人,守护着不远处的杨石先塑像,申红鼻子发酸,声音哽咽。历时两年多,父亲申泮文院士的遗愿终于实现。10月17日,在南开大学建校102周年纪念日当天,也是南开化学学科创建百年之际,遵照著名教育家、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先生生前嘱托,由其亲属捐赠的“杨石先林”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敬业广场北侧正式落成。历时两年多的悉心培育,...

  • 182022.02

    一片“冬奥雪花”画了三年 中国式浪漫来之不易

    当下热销的冰墩墩“无处可抢”,最近有人抢起了冬奥雪花。说起冬奥雪花,许多人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冬奥开幕式上那一朵。96片“小雪花”组成“大雪花”,橄榄枝周围环绕着“银丝带”,“大雪花”和“银丝带”之间非匀速双向同心旋转。采访中,设计师李旻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朵“雪花”历经近三年,反复修改了三百多稿,才惊艳呈现于世人面前。冬奥开幕式上让人惊艳的“雪花”雪花造型有中国结元素中国结造型“大雪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