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杜旸:时尚灵魂下卡通的心

2011-09-09 |

“现在固然一切都好,我却要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

,这个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毕业的年轻人,用她精灵古怪的童话风格设计,赢得了伦敦乃至欧洲时尚潮人挑剔的心。Lady GagaMarina and the DiamondsPaloma Faith、郑秀文、杨千等天后都曾穿着她设计的服装亮相于镁光灯前。她不是故意搞怪,她只是“把服装当作艺术的另一种表达”。

  远赴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追逐时尚梦想的中国学子不在少数,但完结学业后,坚持留下、成立品牌、完成诉求,在国际时尚舞台有所作为的,却是少数。杜是那个令人艳羡的幸运儿,她凭借充满想象力的超现实设计作品,连续4次登上伦敦时装周的舞台,成立了个人品牌,并得到专业人士和媒体的肯定。

  面对这些,她清醒自知,“现在固然一切都好,我却要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

人物名片:杜旸

  出生于中国大连。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服装设计系,后赴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为Vivienne WestwoodGiles DeaconChristian Dior以及John Galliano等著名品牌工作。2006年推出个人首季发布“色彩之梦”后,成为各国时装周和大型展览的常客,2009年创立个人品牌Yang Du。她明快艳丽、夸张的设计,受到伦敦、巴黎等时尚圈的青睐,成为国际时尚舞台为数不多的亚洲面孔。

  童梦

  五岁时候的杜旸,学习的是书法和国画,距离她现在的事业还显得很遥远。年少时的杜不曾做过与时尚设计有关的梦,她对将来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和计划,即便初中高中已经开始学习设计的课程,她也自言自己“不太专业”。但是童年的经历,对于成年后的她终究会有影响,绘画已经成为杜设计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她个人、媒体和评论界,她最为代表性的单品就是绘有巨型动物图案的针织套衫。

  “时尚并不是独一而生的,艺术才是时尚真正的灵魂。”杜旸这样定义道。

  后来喜欢上服装设计,还是因为年轻时期自学服装和制衣的母亲。“小时候她总是为我做各式各样的衣服,她教会我如何编制不同的颜色;很多时候,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是在圆她的一个梦。”杜旸说,她最大的成就就是可以让母亲自豪。

  清华美院是杜旸开启时装梦想的地方。大三那年,因在学校设计比赛中获奖,她得到去巴黎交换学习的机会,体验到了艺术与时尚完美的结合,也意识到去欧洲深造学习的必要。“但巴黎太过于完美了,像一个没有瑕疵的女人,却少了那种莫名心动的吸引。”考虑良久,她最终选择了伦敦,选择了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

  “伦敦有很多种族交错的文化,因此可以为艺术提供更多元的生存可能;她不会让你停留在过去,而是会驱赶着你创新。”杜旸说,伦敦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城市充满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社会对于每个个体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认可。“所以你可以尽情吸收能量,然后完全释放,并且,从各种你排斥的事物、令你不满的瑕疵或不理解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自我,这对设计很重要。”

  在圣马丁获得硕士学位以后,杜旸选择留在伦敦,成立个人品牌,连续四次参加伦敦时装周。“和这座城市一样,伦敦时装周是个多元化的平台,能够包容各种创新的思维,可以让我做自己。”所以一次一次,我们看到她在伦敦时装周上,呈现自己风格强烈充满夸张个性的时装作品:巨型又好玩的动植物图案,明快艳丽大胆的色彩,面料材质所表现出的体积感,整体呈现有趣的超现实主义。

  做自己(Be myself!),这让杜旸成为众多海外求学中国年轻设计师中,少有的能够在毕业后迅速成立个人品牌,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幸运儿。她说自己对于现在能够做喜欢做的事情心存感激,却从不计划哪些是自己应该和需要做的,不计划未来。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五年,十年,我只会一步一步这么走下去。只要看到别人因为穿着我的衣服而开心,那就是我工作最棒的部分。”

  语气自然纯净的像个孩子,或许这也是之所以她的设计当中,总透着一股孩童的天真和好玩。“其实我最想设计的,是童装系列。”杜旸不小心透露道。

  行走梦

  Yang Du最新一季的设计,延续了2011春夏季作品“He Is A Superman”的主题风格,服装系列取名为“Three Times Lucky”。宽大的套衫、夸张的配饰、鲜艳的色彩搭配,以及超现实的图案设计,依然出现,不同的是上一季的潮人形象在秋冬系列里由充满童趣的娃娃脸所替代,各色布料的拼接也换成了柔软的羊绒材质。

  杜旸说,“Three Times Lucky”是为了纪念老朋友间的友谊,因为在她去面试New Generation新锐设计师赞助计划的那天,给她时装设计最大影响的老朋友亲吻了她三次。对于她而言,设计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和经历;而旅行的目的就在于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接触完全陌生的人群和生活,并将这些触动的感受经历带回来,通过设计分享。行走世界各地的旅行经历,也成就了Yang Du那些夸张设计表层下的鲜活厚重力量。

  泰姬陵的过度商业开发,以及与印度孩童们一起生活的十几日,让杜旸体验到文化与相对原始的冲击,也成就了她个人首季发布“色彩之梦”中那条马头裙。2008年秋冬的“恋爱是一场冒险”系列,埃及金字塔旁边的麦当劳快餐店,启发她绘制喝可乐的斑马的黑色幽默形象。在厄瓜多尔三个礼拜的旅行,穿着游客留下的大T恤的当地贫穷孩童,促成了她2010年春夏超大号的服装造型,而这也进而成为她的标志之一。

  性感的、放松的、有趣的,杜旸选择这三个词汇形容自己的设计。“我希望穿着我的设计的人是充满激情的,对于时尚,对于生活,同时乐于冒险。”因为对于这个已经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中国姑娘来说,每一次旅行,每一段生活,都是一场冒险。

  曾经为John GallianoVivenne Westwood工作的经历,杜旸说是促成自己最终成立个人品牌的直接原因。“作为团队一员,从参与灵感收集到制作生产,最终看自己的设计作品在T台展示及商店里出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却充满成就感。”

  在伦敦时装周以后,杜旸接到可观的订单数目,她却强调自己想让品牌保持在小型规模下成长,强调手工价值。“这样才是独一无二的,我不希望Yang Du成为一个批量制造的公司,我自己成为生产机器。”所以她设计的服装很复杂,不是印染就是拼贴,这样纯手工制作的产品,更多的是一件艺术品。

  “我的确是把服装当作艺术的表达”,杜旸承认道,自己并不是为了设计制作服装而入行的,而是用自己的观点证明制造自己的存在。“当然艺术与设计之间,我也需要寻找平衡点,纯粹的艺术无人问津,也是不现实的。”

  被国际时尚界承认愈多,行走世界更多的地方,杜旸反倒愈发珍惜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这一部分。“在中国生活学习了23年,人生观和世界观很多已经形成,所以到了英国我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吸取有价值的,再成为我自己的。

  ”作为设计师的她,是自由的中间人,有中国文化感性传统的指导,又吸收西方理性思维方式的影响。

  Q&A

  TO:在伦敦经常的去处有哪些?

  现在我住在Paddington,在Shoreditch也住过。我很喜欢花市,Brick Lane,所有的咖啡店。Hyde Park要是在伦敦东边的话就好了。

  TO:你不工作时候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四处旅行,看展览,去博物馆。如果时间允许会去看更多的电影,听更多的音乐;但大部分情况下,我只是懒散地和朋友们来一杯下午茶。

  TO:你最喜欢的一位设计师?

  Franco Moschino,他对时尚的观念、影响也促成我今天的设计风格。

TO:谁是你的fashion icon,或者最希望谁穿上你的设计?

转自 TimeOut 201195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