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欧阳晓平院士: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2014-11-24 |

欧阳晓平

夜深人静,月朗星稀,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凝望窗外月色,“心里亮堂得像柔美的星空,一点垃圾都没有,整个身心都被梳理了,新的灵感不断孕育……”此时,他推想新的实验过程和可能的科学结果,把天马行空般的思绪抛撒在无边无际的夜中,这或许是令他最为心醉的一刻。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热爱科学研究,所以整个身心全都投入了进去。”欧阳晓平说。正是出于对科学的无限热爱,30多年来,他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一直从事脉冲中子诊断技术研究和工作,完成了十余项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先后创建五种中子参数测试诊断方法,主持研制成功了18种先进的脉冲辐射探测器系统,形成了独特的中子诊断探测体系。

从一名师专毕业的专科生,到清华大学的博士后,到“全国优秀博士后”获得者;从新疆的一名中学教师,到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的学术经历可谓传奇。在科研道路上,他几十年如一日如饥似渴地学习,认真细致地做实验,超速完成了很多人需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完成的知识积累,在核物理中子探测领域内不辍耕耘,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和跨越,为中国核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专注前沿,志身以许国

欧阳晓平一天的工作通常在早上八点开始,晚上十二点结束;兴到浓时,实验室里的灯常常到两三点还亮着。一次,欧阳晓平从上午十点开始做实验,一直到凌晨两点多结束,回家后他才想起自己已经一整天都没吃过一口饭。而他却还在思索尚未解决的难题。

“做学问应该像激光那样,方向性强、单色性好、能量集中,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直至完成。”欧阳晓平这样总结自己的科研心得。

而驱动欧阳晓平全身心投身研究的最重要因素是国家的重大需求。满足了国家的需要,自己的生命才有价值。长期以来,欧阳晓平都致力于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从重大需求出发确定研究目标,基于此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直到完成国家层面的重大应用,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模式,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对科学前沿矢志不渝的追求,为他带来了无穷快乐,甚至在睡梦中他还惦记着科研。20年前,在一次旅途中,欧阳晓平在梦中“火花”乍现,为一个困扰自己许多年的新探测原理问题找到了灵感。“好像脑袋里的电突然全部接通了!”如获至宝的他随即付诸研究,在经过半年的攻关后,作出了无源介质快中子探测系统。该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该类中子探测技术的空白;投入国防应用后,解决了国家一系列重要测试诊断难题。因此,欧阳晓平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荣誉。

欧阳晓平也将此贯穿到研究生教育中。“带学生,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要找一个前沿科学问题。但这个问题一定得是有希望解决的,而不是死结。要看得准,才能打得准!”

欧阳晓平曾带过一名博士生,开始接触课题时,这位博士生信心满满,可逐渐发现,研究中的难题不断使自己备受打击。他找到欧阳晓平向老师诉苦课题“没意思”。欧阳晓平悉心指导,他终于明白,自己所开展的研究有望在核探测中形成新的分支。这令年轻人信心大增全身心投入。最终,他圆满地完成了博士论文。欧阳晓平的很多学生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多篇论文被评为总部优秀硕士、博士论文。

互相学习,交流而相长

欧阳晓平特别重视和不同领域的学者交流,以开阔眼界、拓展研究领域,便于学科交叉。他发现,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交叉有利于点燃创新突破口。比如在与材料科学,仪器科学等的互通学习中,他收获颇丰;在核物理领域的研究,也常常令他受益匪浅。

“一次,一位朋友与我探讨制约某类激光照明的瓶颈问题。从我的角度进行深度思考之后,我把想法告诉了他们。”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构建该研究的整体方向和框架。欧阳晓平亲自主持了相关研究,使得该激光器的照明距离大幅提高,尤其是电源技术研究取得了新突破。

2004年,欧阳晓平以一名博士后的身份来到了清华大学。站在清华大学这个顶尖、宽广、前沿的学术平台上,浓厚的学术氛围让他如鱼得水。

“学无止境,如果你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去学习、交流,你就会学到更多东西。这让我进一步提升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教会我从做传统科研转为做学术科研,也使我从一个工程型科技工作者转型为一个学术型学者。”欧阳晓平说。做博士后的经历非常宝贵,有人曾认为这只是去“镀金”,可他却始终低头做事。正是这份执着情怀和学术境界,2005年他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

目前,欧阳晓平从事脉冲中子诊断和探测技术,捕捉和准确测量中子时间过程非常困难,因为不同能量中子有飞行时间弥散,源中子束一旦飞行一定距离,相互间就会被分离,时间过程特性就会畸变,故而国外学者一度觉得核反应产生的中子时间谱很难被中子准确测量。

但是欧阳晓平和他的团队却做到了,他们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子探测体系。欧阳觉得道理很简单,他打了一个比喻:“你从我跟前跑远了,我抓不到你,但是在你还没跑的时候,我就能拉住你手了。核反应也一样,不让它展开,时间点把握就准确,一开始就捉住,后面就不会麻烦了。”玄奥的物理世界,无论如何复杂精妙、渺茫不可及,他总能自如地出入于微观与宏观的世界。

他告诫年轻人,做科研不要过于浮躁,虽然现在有不少项目的经费越来越充足,科研条件也越来越好,但一定要沉淀下来做学问。或者,有些人纯粹为了读书而读书,以泡时间来显示自己的兴趣,最终却无法深入而一无所获。“潜心研究,甘坐十年冷板凳,这样你才能真正有所建树。”

(曾明彬 胡勇 杨琪)

转自《中国科学报》20141124

相关新闻

  • 302023.01

    欧阳平凯院士:用人生经历书写科研报国

    欧阳平凯(中)与接受赠书师生合影 南京工业大学供图“第一个决议通过时,我出生;第二个决议通过时,我开始科教生涯;第三个决议通过时,我再次承担重大项目。因此,我想通过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大家谈谈创新创业、奋斗奋进的故事。”12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生工学科群首席教授欧阳平凯走进该校党史学习教育大讲堂,以《肩负时代重任、建设科技强国——从“三个决议”看百年大党光辉历史》为题为广大师生做专场报...

  • 302023.01

    著名生物化工专家欧阳平凯院士逝世 享年79岁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科学家、著名教育家、我国生物化工工程研究和工程教育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江苏省科协原主席、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原院长、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欧阳平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30日8时47分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欧阳平凯院士,原籍湖南湘潭,1945年8月16日出生于广西平乐。1963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1968年12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石家庄...

  • 302018.01

    管晓宏:会吹长笛的院士

    管晓宏当选院士后,西安交大流行起这样一句话——“不会吹长笛的教授不是好院士”。这话缘于管晓宏会吹长笛,其实他的人生之路也因长笛更加精彩。

  • 142017.12

    无锡校友会与到访的江苏校友会会长欧阳平凯院士座谈交流

    12月9日,清华大学江苏校友会会长欧阳平凯院士受邀到访无锡。无锡校友会会长须文波,副会长、江南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陈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树建热情接待。

  • 172019.02

    龚晓南院士——为地基“把脉问诊”

    在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龚晓南领衔的“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312013.01

    西南联大老师林家翘院士逝世

    国际公认的力学和应用数学权威、天体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名誉....

  • 062023.06

    龙驭球院士、李庆忠院士、卢强院士、徐銤院士、欧阳平凯院士、李天初院士逝世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52012.11

    我校博士后校友欧阳晓平获何梁何利奖

    何梁何利基金2012年度颁奖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我校博士后校友欧阳晓平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12018.12

    欧阳平凯院士:创新,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跑

    “人类社会废弃的生物质是环境污染的最大源头,总量超过70%,若不加以充分利用,会形成严重的排放问题。”

  • 292022.04

    王晓英:深切缅怀我的导师李三立院士

    4月23日上午,从黄震春老师那里听到李三立老师与世长辞的讯息,感到心头一沉,向师从李老师的同门师兄弟了解相关情况,大家都在回忆最近一次探望李老师的场景,细数院士生前的成绩和贡献,分享近些年校庆聚会时的照片。这些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谨以此文沉痛悼念和缅怀这位指导我完成博士学业且言行风范影响我一生的学者先生。回想起最早联系李三立院士是在本科临近毕业决定继续读直博的时候,当时记得系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