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杨海青:我的3D激光技术不怕“山寨”

2015-04-13 |

2009年,金融风暴造成的影响依然存在,许多准备创业的人选择了退缩,而杨海青却在那一年迎难而上,创立北京天驰星辉科技有限公司,自己出任总经理。

日前,记者来到张家港保税区见到了杨海青。他对着记者侃侃而谈。“说是总经理,但创业时,包括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团队一共只有三四个人。原来我是一个管理400多人的公司副总,忽然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了。”

杨海青说,在那个艰难的时期,家人的支持让他倍感温暖。

杨海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去年他把公司搬迁至张家港保税区,并成立了苏州菲镭泰克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杨海青创业的第一笔资金是准备结婚买房的钱,妻子没有一句怨言。岳父把自己用来养老的几十万元借给了他,并告诉他:“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同时,他父母也无条件支持他创业,杨海青说,他出来创业6年,现在也算得上小有成就,但他的父母从没有来过他的公司,在他们看来,儿子做得不好,父母过来只会给孩子徒增压力;如果儿子做得好,做父母的就放心了,来也没什么用,就在背后默默支持儿子就好了。

带着亲人的信任,杨海青带领团队用一年的时间,独创出了一套基于激光器输出光束的三维动态聚焦光学算法和应用系统,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底,他们还推出了基于此项技术的大幅面三轴动态激光打标机。相比同等配置的设备,其加工效率可以提高15%以上。几年的技术攻关,杨海青团队完全掌握了光学设计、软件与应用控制等动态聚焦系统的关键技术,突破了国外厂家在此领域的垄断。

杨海青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综合考量之后,杨海青决定在苏南成立一个基地。去年6月底,杨海青来到张家港市考察,张家港保税区科技人才局局长黄菊芳亲自到无锡的机场迎接他,并长谈数小时,“当时我很感动,黄局长把张家港保税区的优势、政策,还有我当时考虑的公司的地理位置、原料来源等问题,全部罗列在了一份文件上。”杨海青说,张家港的真诚感动了他,紧接着,他把公司迁到了保税区。

跟其它创新型企业十分注重自身知识产权不同,杨海青在每次展会和交流会上都会公布企业所有的技术内容,甚至包括了最关键的动态聚焦技术。“我就是想吸引更多企业的注意力,带动更多国内企业参与到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杨海青自信地说,他压根不担心被“山寨”,菲镭泰克公司将继续在关键技术方面开展前瞻性研究,去年还与美国CTI公司联合在保税区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公司的核心技术研究并扩大其应用领域。

今年,杨海青将投资300万元用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线的建设,计划建成年产200套组件的生产线,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明年预计投入400万元,实现年销售额3600万元。公司未来还将通过自主创新,努力拓展核心技术在精准导光板打点、激光浮雕等市场的应用,建立行业上下游共赢的技术生态圈,力争成为国际顶尖的3D激光技术应用服务商。(陶正越)

转自《张家港日报》201532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