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两院院士郑哲敏主讲《从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谈起》

2017-09-28 | 来源 公管学院 |

郑哲敏院士作报告

9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明德论坛134期暨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第95期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0室举办。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与开拓者,钱学森力学与技术科学思想的继承人、发展者与实践者,清华校友,两院院士郑哲敏先生以《从钱学森关于技术科学的想法说起》为主题分享了他对力学与技术科学学科,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思考。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公管学院副教授梁正主持本次沙龙。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谈庆明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顾淑林担任点评嘉宾。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公管学院教授何晋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立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师生近六十人参加讲座。

讲座现场

郑哲敏院士首先介绍了钱学森先生“技术科学”思想的源起和对技术科学的认识,论述了其关于系统学和系统工程的观点,进一步分析了工程学科的特点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随后,对比了中外技术(工程)科学的发展实践,指出钱学森有关科学、技术和工程相互关系的论述,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结合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其对于科学院的定位、科研力量的布局以及国家科技政策的深刻思考,并前瞻性地指出继航天航空之后,人类健康、力学与地球科学的深度结合或为下一个力学发展的主要牵引力。此外,郑哲敏院士还与大家分享了他对“工匠精神”、“创新创业”、“大学教育”、“科研氛围”等问题的看法,并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大家畅谈其科技生涯中的感悟与体会,充分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部分参会专家合影


相关新闻

  • 042021.09

    干“出汗”的活 做“不折腾”的人——追忆两院院士郑哲敏

    人们常说“一位大师的逝去,带走了一个时代”,但郑哲敏的离开,却不会让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精神终结,他的一生滋兰树蕙,他的言行与精神将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影响着他的学生、他学生的学生、他学生的学生的学生……

  • 262021.08

    郑哲敏院士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所长郑哲敏同志,因病于2021年8月25日3时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郑哲敏同志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核爆炸、穿甲破甲及钻地核爆弹等重要国防应用。他建立了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

  • 272021.08

    “驯服”炸药的郑哲敏院士走了,最后一个生日的细节令人泪目……

    郑哲敏用简洁优雅的数学语言概括出爆炸的规律,被人们称为“驯服”炸药的人。8年前,2013年1月,郑哲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有记者问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他开玩笑说:“我已经做好随时走人的打算了。”如今,他真的走了。8月25日3时43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与世长辞,享年97岁。中科院力学所原副所长李和娣是郑哲敏的晚辈、助手,如今也...

  • 062009.11
  • 072008.01
  • 112024.10

    郑哲敏留下的“爆炸传奇”

    “我从旧时代走过来,富国强民是梦想,总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很简单的想法。”10月2日是两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奠基人郑哲敏的百年诞辰。在近期举办的纪念活动上,郑哲敏的人工智能(AI)数字人跨越时空如是说。郑哲敏做过很多不平凡的事,但这些事在他看来都是简单且自然的。他最擅长的事,是从别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中,抽出足以牵动全身的那根。而他最在意的事,是自己“能为国家尽...

  • 142017.11

    爆炸力学之父郑哲敏:自学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郑哲敏是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曾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为中国导弹上天、原子弹当量测算等科....

  • 142008.10
  • 182013.01
  • 302021.11

    郑哲敏:力学家的报国之“力”

    郑哲敏(1924.10.2—2021.8.25),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