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杨扬和她的冠军基金:体育能给人爱的力量

2018-06-15 | 龚洁芸 | 来源 上观新闻2018-06-15 |

14日上午,浦东新区民办皖蓼小学里热闹非凡,孩子们兴奋地交头接耳:“奥运冠军要来我们学校啦,好想请她签个名。”

“来了来了,杨扬来了!”在孩子们的一片欢呼声中,中国首位冬奥会金牌得主杨扬笑着和孩子们亲切招呼。结束了国际滑联的会议,前天刚刚从伦敦飞回国,只休息了两个小时便匆匆赶到这里——虽然脸上仍带着一丝倦容,但站在35度的高温下,面对着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杨扬依然笑容灿烂。


这一天,杨扬给皖蓼小学的孩子们送来了崭新的乒乓球器械和一份“健康冠军手册”。这是由杨扬发起的体育公益机构冠军基金和达能共同启动的“健康冠军公益项目”。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这个公益项目将深入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各地11所小学5000名学生身边,通过体育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健康生活技能与技能。


杨扬说:“我们长期关注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致力于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我们期待更多的人能加入该项目,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和未来努力。”

炎炎烈日下,在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中,杨扬给孩子们做了精彩的励志演讲。23年运动生涯,59个世界冠军,杨扬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向孩子们娓娓道来:荣誉的背后是梦想与坚持。

杨扬和孩子们分享自己在冬奥会上的经历,她告诉他们:“遇到了困难怎么办?对我而言,就是挑战我身体的极限,对于你们而言,就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和理想,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她深情地告诉孩子们:“健好身,读好书,做好人,身心共发展,做最好的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冠军。”


四年前,刚刚来到上海的杨扬和她的冠军基金就曾在浦东新区发起了一场特殊的运动会:来自于全区40多所学校的农民工子弟们在杨扬的号召下聚在一起,比拼运动技能,感受运动的快乐。他们同时受到杨扬和她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教练们的亲自教授,上了一堂特殊的冰球课。

杨扬创办的冠军基金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她曾经号召世界冠军们走进四川、新疆、内蒙古等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帮助学校培训体育教师和赠予体育器材。近年来,冠军基金开始关注大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杨扬说:“这批孩子的处境可能比偏远地区更艰难,他们不仅缺少体育器材或是师资,更缺的是体育运动的空间和运动的理念。”

这些年来,杨扬身兼的职责众多,从之前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到国际滑联理事,再到如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但工作再忙,她也会坚持躬身于公益事业,冠军基金就是她实现公益梦最好的实践。

“随着我们国家即将举办冬奥会、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体育公益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加,”杨扬说,“让更多的孩子有健身的理念,享受体育带来的特区,学校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我希望能走进更多的学校,给孩子们带去健康和欢笑。”

据了解,除了青少年之外,冠军基金每年还对超过5000名的退役运动员提供职业规划,其中有10%为一对一课程,这让很多退役运动员有了一技之长反哺于社会。这其中,还有经过培训最终顺利入职世界500强企业,也为自己的运动生涯提供了良好的延续。

“我们同时还希望冠军基金可以成为‘桥梁’,能为更多的冠军实现公益梦想,”这些年来,在冠军基金帮助下,包括邹市明、徐莉佳在内的冠军们,也走入了中小学校,一圆属于他们的公益梦。

本文图片:冠军基金 供图


相关新闻

  • 112015.02
  • 172018.04

    奥运冠军易思玲和她的射击台

    “重新出发”对所有运动员而言想必都不会轻易,想要重新开始也许很可怕,但比重新开始更可怕的是不敢开始;她也许始终都站在同样的射击台前,但却从此走向世界;....

  • 072024.03

    全国政协委员杨扬:关注运动员心理健康,应对饭圈乱象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冰雪运动名宿杨扬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成为了她关注的重点之一,“近两年出现了体育饭圈化这样的现象,给一些运动员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她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杨扬建议,对运动员的心理疏导和建设,应该成为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目的就是希望在巴黎奥运会以及很快就要到来的米兰冬奥会上,能够让运动员专心发挥,在正能量的支持和鼓励下取得最好的成绩。”...

  • 212014.11
  • 012008.04

    常沙娜和她的艺术人生

    ■ 蓝素明常沙娜,女,满族,浙江­杭州人。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少年时期,常沙娜在甘肃敦煌随其父—著名画­家常书鸿学习、临摹敦煌历代壁画­艺术。1948年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美术学院学习。1950年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营建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任教。1956年后,历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讲师、副教授、染织美术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此外...

  • 172018.04

    作家郝景芳和她追逐的那束光

    作为一个更加进步更加文明的独立女性,她太知道追逐路上的自由感意味着什么,但她最终也决定了,要保护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坚定,从心去出发。

  • 302010.06
  • 102024.10

    体育的力量——专访清华大学体育部教授、中国田径协会教练员委员会主任李庆

    当我们捅破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窗户纸”,体育也将成为中国软实力的又一个重要标识,不断在世界舞台上收获鲜花与掌声。

  • 182014.07
  • 252024.09

    周琦玮 | 以“智”提质,“个体问题”中蕴藏“时代力量”

    2024年是周琦玮加入中国海洋大学(简称“海大”)的第二个年头,也是这所高校在风雨中走过的第一百年整。神州之涯,黄海之滨,致力续写“浩海求索,谋海济国”新篇的师生将“世纪海大,向海图强”的标语挂满了校园。行至百岁尾,驻足回头望,这所兼备“红色基因”“蓝色梦想”的高校已将“科教兴国”四字融进骨血,近些年来不仅引领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第五次产业浪潮,还提出并实施了“透明海洋”“蓝色粮仓”“蓝色药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