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北美清华教授协会第二届科技前沿论坛顺利召开

2019-07-10 | 文/彭晨曦 图/石加东 史志伟 | 来源 公号“THU电子系校友会” |

2019年7月4日至5日,北美清华教授协会第二届科技前沿论坛“展望智慧城市与智能科技未来”,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馆罗姆楼三层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北美清华教授协会(TAAC)主办,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出版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协办,论坛组委会成员包括秦泗钊(General Chair)、王印海、肖承山(Technical ProgramChairs)、王昭诚(Local Arrangement Chair)等,来自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的近150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畅所欲言,围绕智慧城市与智能科技展开了高层次的深度交流。

论坛部分参会领导,从左至右:刘惠刚、肖承山、束为、黄翊东、王印海、史宗恺、秦泗钊、郑力、张涛、李勇、潘锋、嵇世山、赵劲松、刘敏华

论坛由北美清华教授协会会长秦泗钊致欢迎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束为、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北京市人才局局长桂生、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潘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黄翊东、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李勇、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分别为论坛做了开幕致辞。

聂建国作大会报告

清华大学聂建国院士作了主题为高性能土木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开篇报告。聂建国院士强调,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基础,高性能土木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只有做好了建筑、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当前国内城市建设中存在着过度设计、结构创新不足、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保障,通过精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林希虹作大会报告

哈佛大学林希虹院士作为统计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专家,在第二个大会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当前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成果。林希虹指出,全基因组测序项目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用于疾病的精准治疗以及预防,关键在于通过数据的整合及分析,并结合对应的生物医学知识,找到诱发疾病的关键点。林希虹院士与我们分享了在数据压缩、存储以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统计学知识,还需要软件工程师、生物学家等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通力协作,这也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论坛第一部分嘉宾,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刘向宏、李克强、王俊敏、张毅

本次科技前沿论坛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网联与自动驾驶汽车。密歇根大学的刘向宏从自动驾驶事故入手,介绍了通过仿真与封闭环境下真实路测相结合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模式。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的李克强介绍了中国交通环境以及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将来中国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将会有计算平台、终端平台、云控平台、高精度地图平台以及网络安全平台五大基础平台。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王俊敏介绍了驾驶中的人为因素。他提出通过对驾驶员的驾驶风格进行学习和预测,可以提高汽车燃油效率以及安全系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张毅则介绍了车路协同中传感器协同、路径优化、协同决策和车队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论坛第二部分嘉宾,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方东平、安藤良辅、李萌、余雄

论坛的第二部分为智慧交通与基础设施。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方东平从虚拟城市模型出发,介绍了城市在面临着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所体现出的韧性,并分析了提升城市韧性的建设思路。日本丰田都市研究所的安藤良辅以丰田汽车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介绍了丰田在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发展经验。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李萌展示了在全自动驾驶的场景下,通过对复杂交通网络冲突关系的时空协调与节拍式控制,能够提高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凯斯西储大学的余雄通过学习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从仿生学的角度,对智能基础设施的自适应性进行了探讨。

论坛第三部分嘉宾,从左至右:纪平、郑甜、史元春、韩竹、王昱

论坛的第三部分为数据科学与方法。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史元春给我们带来了人机交互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建立用户行为模型,给人机交互赋予智能,能实现快速与准确的输入。休斯敦大学电子工程系的韩竹则分享了深度学习、压缩感知以及大数据计算在智能可持续社区领域的应用。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计算机系的王昱从疲劳驾驶检测以及室内定位入手,展示了智能感知以及边缘计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的郑甜则以二战中飞机弹孔分布的例子,介绍了什么是统计思维以及如何应用统计思维来解决大数据科学中面临的问题。

论坛第四部分嘉宾,从左至右:李淡远、张雪松、杜丽丽、班学钢

论坛的第四部分为智能制造与物流。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李淡远通过将实际收集数据与预先确定的数据生产过程组合起来,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当前数据质量的过程驱动方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的张雪松从“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四大核心要素介绍了智能制造在铁路通信信号领域的实践。佛罗里达大学的杜丽丽阐述车辆协同寻路问题,尝试通过建设信息中心收集交叉路口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指导车辆根据当前信息选择最合适的路线,实现交通系统效率的整体最优。华盛顿大学的班学钢则分享了移动感知中的数据获取以及处理方法。

论坛第五部分嘉宾,从左至右:王印海、秦泗钊、史元春、林希虹、刘仁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坛的第五部分为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在王印海的主持下,嘉宾们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对跨学科创新的体会。南加州大学的秦泗钊表示,自己从自动化到化工再到芯片制造的经历,增加了自己看待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哈佛大学林希虹则提出,不同领域研究者在交流过程中要做到互相尊重,不抱有偏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史元春介绍了自己在研究人机交互时的跨学科体验以及所负责的交叉学科培养项目。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刘仁辰则分享了自己做技术转化的经历,从技术到产品到市场再到企业经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同领域人才的协作。

论坛第六部分嘉宾,从左至右:李京山、康飞宇、陈吕军、李康

论坛的第六部分为智慧医疗与环境。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李京山针对Healthcare delivery分享了他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康飞宇总结了新型碳材料在储能、空气净化、导热、传感器以及肿瘤诊疗等环境和医疗方面的应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陈吕军介绍了中国工业园区的发展以及智慧园区的建设现状。新泽西医学院的李康针对传统基于标记点的运动分析技术耗资高、处理繁琐等问题,将基于人工智能的无标记运动捕捉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中的伤害预防以及疾病诊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论坛第七部分嘉宾,从左至右:林希虹、谢源、秦泗钊、肖承山、汪玉、牛志升

论坛的最后一部分,在林希虹的主持下,嘉宾们对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谢源从学术界、工业界以及人才培养等角度定义了什么是有影响力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工业界经历,强调课题选择的重要性。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牛志升表示,信息领域的研究处于不断变动之中,提升学术影响力需要坚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并深入挖掘。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汪玉根据自己组织系友论坛的经验,表示要做出有影响力的研究需要保持对不同领域前沿进展的追踪。美国里海大学的肖承山则认为,提升学术影响力需要追求工作的首创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自身努力推广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南加州大学的秦泗钊指出,有影响力的研究不会是太简单或者成熟的问题,保持研究的连续性也很关键。

最后,北美清华教授协会会长秦泗钊做了总结发言。秦泗钊首先感谢了与会嘉宾以及协办方的大力支持,并表示这种多学科的论坛交流模式使大家获得了很大的启发和收益,是对传统的领域内会议很好的补充,期待论坛未来能一直举办下去并取得丰硕成果。

论坛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