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三世界科学院第十九届院士大会在墨西哥举行。
【新闻中心讯】11月13至14日,第三世界科学院第十八届院士大会在意大利里雅斯特市举行。
近年来,在科研领域,撤稿、数据图片误用、诚信失范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著名高校和教授。这不禁让人疑惑,我国的科研诚信问题越来越多了吗?此外,出现学术不端,除作者外,是否也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失职?如何保证科研诚信、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
力是什么?在许多场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家杨卫都喜欢引用《墨经·经上》中的名句来阐释:“力,形之所以奋也。”意思是说,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作为中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94岁高龄的潘际銮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他参与解决了我国多项重大工程问题,让高铁轨道“天衣无缝”,让核电站“密不透风”。早在1984年,由潘际銮排名第一完成人的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就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005年,潘际銮被中国焊接学会和中国焊接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
2022年5月24日,欧洲科学院选举产生470名杰出的国际学者为欧洲科学院院士,名单在其官网上陆续公布。在已公布的名单中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教授罗开红,清华校友、武汉大学教授姚良忠和四川大学教授徐泽水名列其中。罗开红罗开红,1985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获伦敦大学终身正教授席位。他先后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南安普敦大学和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