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张冀光:互联网不倒翁

2008-07-07 |

熊海燕

  经历了5次创业,60岁的他对创业的期待就是能够做成一件事,在时代大潮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张冀光、马为民(均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这对看似普通的老夫妻,虽年过60,却依然奋战在年轻人云集的IT界,在IT界,人们都尊称张冀光为中国的互联网营销教父

  在张冀光的人生里,他太太一起经历过5次创业,平凡却传奇的他们,有着90年代创业者特有的特质,比如勇气。

  夫妻档

  张冀光、马为民是上世纪70年代毕业的清华大学生,学习时期却赶上文化大革命,他们觉得当时在学校并没有学到太多的专业知识。而且,10动乱年后,他们这批10年前入学的最后一批清华生得到的职称只是新工人

  命运总是公平的,或许正是没有专业知识的羁绊,让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有了下海的勇气。1989年,他们是中国最早一批下海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财富故事是从当时所谓满地黄金的香港开始的,从贸易起家。

  谈起当年的情景,张冀光很激动,中国第一个从高通进口的芯片是我们引进的,最早进入中国的GPS卫星定位仪也是我们引进的。很可惜,所有这些在当时被称为国际科技前端的产品,都没能实现规模性的大批量引进。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短板,缺乏资金和公关能力。

  在做贸易的过程中,常有外国商人找到张冀光,手里拿着中国的某个产品,希望请他帮忙寻找生产厂家。有一次,一个巴基斯坦的商人拿着一个铁丝球,询问他生产厂家在哪里。当时这种可以用于刷锅的铁丝球没有专业名称,是利用工厂废料铁丝加工的,上哪儿找这样的企业?张冀光突然意识到这种服务可能是一次巨大的商机。

  中国的改革开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却没有一个窗口能让它们了解中国的众多企业和产品信息。

  1994年,张冀光和太太联合几位海归朋友创办了中国商业资讯公司,主要从制作中英文企业目录入手。

  他们搜集到中国众多的企业名录、地址、电话,将这些资讯翻译成英语,制作成光盘,再卖给外国商家。最贵的一款光盘能卖到2000美元,销售好得出乎张冀光的预料。

  制作企业网站

  1996年,互联网来到中国。张冀光发现互联网比目录、光盘更能够直接的为企业宣传,张冀光马上成立互联网公司——中国商业资讯网。他把这种新业务称为永不闭幕的交易会

  公司的最初业务是为其他企业制作网站。第一年,美的、格兰仕、新大洲集团等大型企业就成为了张冀光的客户。但在1998年,这些和张冀光合作的大型企业自己成立了计算机部门,它们不再需要张冀光帮它们制作企业网站。因此,张冀光的服务对象转向了广大的中小型企业。

  1998年的互联网还处于赚眼球、算点击率的阶段,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没有实际的收入。但张冀光的中国商业资讯网已经能实现每年400万元的营收。光盘生意和互联网的收入很快为张冀光引来了资本的青睐。

  在与资本合作谈判的过程中,别有用心的合作伙伴分别迫使公司的董事们一个个离开了公司,最后公司的业务被掏空,员工被迫转移到新公司,搬到新办公地点,在美国布告版挂了牌。

  辛苦创办了近4年的公司突然没有了,张冀光和太太只带了4本公司编辑出版的书,就离开了第一次创业的地方——深圳统建楼。

  吃了亏的张冀光并没有选择用法律手段夺回一切,打官司只能消磨时间和意志,我们的目的是做事,而不是挣短期利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比金钱更重要。冀光和太太决定再一次在统建楼开始互联网创业。

  提供互联网服务

  1998年,他们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新办了中国企业网,后改为中企动力网,主要业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互联网的服务。

  命运殊途同归,在中国企业网盈利规模达到较高水平时,投资机构和私人投资者又找到了张冀光。有了第一次与资本合作失败的经历,张冀光这次选择了一家香港上市企业的老板作为投资人,但投资人的条件是要求做公司大股东。

  张冀光认为,如果能投资把企业做大,做大股东也无妨。所以,张冀光夫妇就同意了投资人的要求。

  他们在当时拥有公司20%的股份,工作范围更像职业经理人,而不是翘着腿的老板。在公司最初发展的几年,张冀光负责运营,马为民负责销售,他们一起渡过了艰难的网络泡沫破裂时期。2003年,中企动力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5000个员工的大型互联网产品销售公司,年营收达到了2.8亿元。经过5年的努力,张冀光夫妇开始准备将公司带入上市的大门。

  故事发生了。20044月的一天早上,他们和往常一样,一早赶到位于北京西三环的公司上班,却意外地得到投资人以大股东身份出示的一张不明真假的董事会决议,决议要求他们两人立即离开公司。

  看着自己全身心抚养的孩子,被无情地领走,并且告诉你,这已经不再是你的孩子了。这样的晴天霹雳,让张冀光夫妇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难过和无助。

  离开中企动力后,我们也考虑过是否要继续创业,当时很多老员工打电话给我,说你们在哪我们就在哪。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从头再来。我们的律师说,你们要是不接着干,就对不起跟着你们的员工。张冀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难掩悲伤。

  当年的情景和刘欢的歌《从头再来》很相似,这也是张冀光最喜欢的一首歌,猛然之间一切成绩、一切辉煌都过去了,怎么办?重新再来,因为我们要对得起这番事业,对得起这些员工,我要证明这种文化、这种理念、这种价值观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

  选择软银投资

  离开中企动力后,包括张冀光夫妇在内的5个人,借了一间会议室,开始讨论起新公司——铭万网应该如何从新开始。

  我们着手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重建企业文化,做内刊《新超越》。之后,我们一方面忙于找办公室并进行装修,同时开始思考公司怎样活下去。一开始,我们从域名、邮箱、搜索引擎登陆等互联网基础服务做起,之后逐步开始自主研发自己的产品,不断探索中,研发成功了企业第四代建站标准并推向市场。

  2005年,张冀光开始不断研发、推出自有产品;2006年,他们推出了中国第一个企业门户网站;2007年,铭万公司战略实现快速转型,开始进入SAAS领域。所谓SAAS,就是软件按需服务,通过浏览器,在铭万购买服务,进入铭万的网站,享受在线的管理软件,这项业务每年给铭万网带来上千万的收入。

  目前在SAAS行业,铭万公司已经稳居头列。张冀光从成立铭万的第一天起,就聘用了世界知名的会计师为公司审计,公司的所有流程都是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运作,他的目标很明确,为企业提供更可靠的服务。

  在扩张阶段,张冀光夫妇再次遇到了融资的问题。过去多次不愉快的经历让他们现在首选风险投资和机构投资者,张冀光认为风险投资和机构投资者看中的是结果和回报,而不会干涉企业内部管理。

  张冀光认为,曾成功投资盛大的软银投资认可的是铭万团队、市场、经营模式,这也是对他个人几次创业经验累积的认可。

  投资者也曾问过他,为什么他太太会一次次地选择创业?张冀光觉得,这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对创业的期待是做成一件事,能有所成就,在时代的大潮中留下一点痕迹。

  1995年成立中国商业资讯(CBR),立志将中国企业介绍到国外去;

  1996年,开始为企业提供互联网服务;

  1998年,张冀光创办并领导了“中国企业网”;

  2002年,张冀光创新的一对一营销模式在互联网寒冬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中国MBA教材的经典案例;

  20045月,张冀光开始创建铭万公司,两个月内成立了13家分公司;

  20058月,引入软银亚洲巨额风险投资,为铭万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保障。

(转自:财富时报 200874

相关新闻

  • 032021.03

    清华校友总会互联网与新媒体专业委员会

    清华校友总会互联网与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一、基本介绍清华校友总会互联网与新媒体专业委员会(英文为Th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TMT of Tsinghua Alumni Association,缩写为THAA-TMT)是在清华校友总会指导下,由清华大学从事互联网与新媒体行业的校友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组织。专委会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自愿、开放、平台”作为特色,以“自强、创新、互助、共进”...

  • 202012.09
  • 162018.10

    魏松祥:我在中美互联网创业23年

    在见证了互联网行业的起起落落之后,我最大的感悟是要相信命运。机会比努力重要,但如果不努力的话,机会来了也没戏。谁能抓住大机会,站在真正的风口,在正确的....

  • 062016.04

    吴建平:超前布局 下一代互联网

    从全球发展态势看,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一个IPv6的时代,要抓住IPv6这个弯道超车的机遇,争取在互联网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上获得主导权

  • 142014.04
  • 142009.01
  • 282020.10

    申子杭:架起“互联网+脱贫”的桥梁

    “连着几天睡4、5个小时,白天整个人有点懵懵的,事刚说完后脚就忘了,早上出门又忘记刮胡子了,今天改到睡前进行,明天早上5点前起来出发,希望雨别下太大,山里路不好走。”2019年6月3日,申子杭在他的工作日志中这...

  • 232008.01
  • 142016.11

    公管院友会互联网与大数据专门委员会正式启动工作

    10月29日,公管院友互联网与大数据专门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同日,专委会参与举办“大数据与公共服务”国际研讨会。11月2日,专委会具体承办《大数据及精....

  • 092014.05

    清华校友独享五折优惠:《互联网金融》高级研修课程

    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的《互联网金融》高级研修课程日前启动招生!为更好地促进清华校友与五道口校友的交流,促进高端人士间的融合互进,服务清华校友的终身学习、职业发展,经与组织方协商,本次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