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中清华大学的许多老先生离世。12月26日关肇邺先生去世,张利学兄还在医院时,就第一时间通知了我。先生遗体告别那天,又呈现了羽化仙去的景象,让众多的学子长记心间。从我们入学至今,在先生教导下已六十余年,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往更为密切,受教更多。所以,先生的去世,让我和老伴关滨蓉更是悲痛。在大学时,到了三年级公共图书馆设计时才第一次受教于关先生。先生给我们讲解设计原理时,用了许多手绘的透视...
钱穆的史学名著《国史大纲》就是在这个有“滇中八景”之一美誉的岩泉寺写就的。
11月1日上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The Tsinghua Academy of Chinese learning,Tsinghua University)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隆重举行。
12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95周年纪念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北楼M层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国务院原副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刘延东发来致信,副校长彭刚、校党委原副书记胡显章、原副校长谢维和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多家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历史意义,展望国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宣读了刘延东发来的致信。刘延东代表国际儒学联合会热烈祝贺清华大学国...
他19岁那年,因为喜欢沈从文的小说去考西南联大,路上有日军封锁,他就从上海起身,先去香港,绕道越南,再去昆明。后来,他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钱穆的史学名著《国史大纲》就是在这个有“滇中八景”之一美誉的岩泉寺写就的。
也许会有读者问道:今天再谈论这些东西有什么意思?笔者认为,清华开办国学研究院,吴宓、陈寅恪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自然愿意参与,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却是最早提议创办清华国学院者,他为何会如此?再联想到他在五四时期提出的“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口号,不是很令人深思么。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毕业证书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之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教授)”的称号,已经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认...
80多年前的清华校园是什么样的?当年的大学生活和今天的大学生有什么不同?这些答案可以在当年的清华学子、日后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日记里管窥。
为纪念5月19日国学大师姜亮夫先生诞辰118年,5月9日海上博雅讲坛邀请姜亮夫先生之女、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姜昆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