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杜刚:一位清华人在东瀛的叙说

2009-03-31 |

——访日本M&S SystemsDesigners Inc.社长杜刚

杜刚,196711月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1985级本科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1990年夏季的一天,他走出中国大陆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当时,可能只是出于5年大学生活后感情上的依恋,临行前他再次环绕校园,特别在那块校训碑前停留片刻。

  望着校训碑上的八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想起了所有清华人都知道的典故——1914年的冬天,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梁启超先生应邀到清华园演讲,演讲的题目就叫《君子》。梁启超对《周易》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卦辞加以阐发,激励清华学子“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谁属?!”这次演讲以后,清华即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作为校训。就这样,他默读着校训,离开了清华园。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年以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会踏上梁启超先生也曾到过的东瀛之地。他自己更没有料到的是,这一步迈出至今,转瞬之间就是整整18年。对于人生来讲,18年是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的岁月;对于他来讲,这18年间经历了就业、转业,更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创业成果!

  他庆幸,自己与先辈不同,可以不再为“革命”这样沉重的使命而四处奔波;但他仍然记着先辈的叮嘱——“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如今,他主掌着一个国际化的软件开发公司,其“国际化”的表现在——总公司在东京,分公司在上海,事务所在汉城;员工由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组成;产品行销中日韩东亚三国。当然,在金融海啸带来“国际化”经济危机的时刻,他的公司也在经受着考验。

  沧海横流,方显本色。这个时候,我们走访他,想听一听这位华人IT公司掌门人的见解。

  问:作为“朝阳产业”的IT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影响,值此之际,您认为IT公司应该如何应对呢?

  答:许多机遇是从危机中产生的。在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时候,谁也不能离开IT产品去生活。这就给IT的发展留下了空间。这个时候,IT公司应该考虑如何“增”和“减”的问题。所谓的“增”,就是考虑去追加投资,加大投资,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良策几乎都是一样,那就是花钱,追加投资。所谓的“减”,就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不该花的钱省下来。这种经济危机让我们对“增”和“减”的方向更加明确,所以,我说它也是机遇。还有,就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勤练“内功”,把公司里面的组织框架、规章制度、员工培训尽量完善起来。我个人预测今年10月以后就会好起来,真正的恢复可能要在明年4月以后。

  问:作为一个创业8年来每年增长30%50%的“国际化”IT企业,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员工,怎样才能把项目做好呢?

  答:扬长避短,让强项更强。比如说,在我们这个公司里面,我安排日本员工主要负责与客户沟通交流,承担起营销的主要业务工作。我们的一些技术来自韩国,那就让韩国人员工更多地承担起研发业务。中国人员工和大家一起做,互相配合,就会把项目做好。

问:作为华文媒体,我们更关心在这个企业里面,中国人员工的优势和问题在哪里?

  答:在日本做公司,公司里面原则上还是以日语作为沟通的方式,所有的文化还是要尊重日本的企业方面的做法和文化。我们也尽可能让外国员工相互理解,因为这里是一个“多文化”中心。比如,中国人员工希望春节的时候能够回国,我们就要让日本人员工理解中国人员工为什么春节要回家,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安排他们回国过春节。在计算机编程技术方面,中国人员工的进步速度非常明显。在设计和跟客户沟通方面,日本人员工更能够比较完整地去理解客户的要求和想法。到目前为止,三国技术人员在一起工作还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问题,我认为,如果想做得更好的话,就要进一步增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是一个前提。如果各方从一开始就有歧视或者说戴着有色眼镜的话,那这个项目或者说这个TEAM是做不好的。从问题点来说,我觉得中国人员工更偏重编程的技术方面,在业务上相对来说学习的兴趣不是很大。

  问:作为一个“国际化”的IT公司,准备给员工特别是华人员工提供什么样的发展空间呢?

  答:从我们公司的特点来讲,在ERP方面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公司,相对来讲做得比较专业一些。特色就是特长,因为有了这些,员工发展和提高的空间就比较大。另外公司也做一些培训,包括项目的管理、业务等等各方面的培训,不会让员工觉得在这里做下去就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准上。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的能力提高了,公司也就提高了。我们公司因为在上海、北京还有子公司,对中国人工来说也有个最终的归宿感。对于一些想回国发展的员工,我们就在这方面多培养一些。我们上海公司的骨干职员90%都是从日本公司过去的职员,上海子公司管理层的稳定性比较好,他们属于“海归”型员工了。也有“海鸥”型员工,在中日两国之间飞来飞去,现在市场上最需求的就是这种能够做桥梁的“海鸥”型人才。

  问:在IT行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从解剖“麻雀”的角度讲,您的公司如何进行转型升级呢?

  答:到目前为止,我们日本的总公司和上海的分公司是在分开发展,各做各的业务。现在,我们就需要把公司重新整合,过滤掉重叠的生产项目。在日本,我们要渐渐朝上流的设计工程方面去做,把一些软件开发拿到国内去做,这样对客户来讲可以减少很大的成本。我们的上海分公司也成立将近5年的时间了,品质管理各方面也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今后上海分公司不单单做软件外包,还要开拓国内市场,从扩大内需上下功夫。其实,企业只要在“保出口”和“扩内需”方面做好文章,就一定能够走好发展这步棋。

  问:目前,许多中国留学生感受到日本的“就业难”,您作为一个华人创业者,能给一点建议吗?

  答:目前经济的大环境的确不是很好,但要坚信这只是一时的。大家在就业上可能一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个时候更不能气馁和放弃。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如果想在日本公司工作,就首先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彻底跨越语言障碍。此外,还要下功夫学学日本的文化,因为工作以后毕竟要跟日本的职员和日本社会打交道。不精通所在国的文化,就很难在所在国的公司内有真正的发展。这些,可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我的亲身体会。今天,我们虽然可能不再把日本企业文化当做“新文明”,但也不应该放弃对这种文化的学习。无论中国企业也好,还是中国人员工、中国留学生都应该从这种企业文化中汲取到有益的素养。

  我们的谈话到这里结束,一个“新文明”的词汇让我们重新想起了梁启超,想到了他那孕育着期冀与理想并影响几代人的《少年中国说》。回望着眼前这位清华人,尽管他不愿意张扬自己,我们还是想告诉读者,他就是日本M&S SystemsDesigners Inc.的掌门人——杜刚。(吴晓乐 李殷伯)

转自 中国侨网 2009年3月27

相关新闻

  • 192018.03

    五级学长王德政——一位普通清华人的经历

    民国十八年(1929年)王德政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大学预科班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那时清华入学考试难度之大相比今天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届也就录取....

  • 232019.12

    苏铧烨:从一滴油到一滴水,一位清华人与青海的五年化学反应

    苏铧烨,2008年从广东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2014年硕士毕业后参加了青海省第一批定向选调生的招考来到青海工作,先在海东市平安区小峡镇工作,后借调到海....

  • 232010.06

    一位老清华学子的不变情怀

    ○李道铿(1954水利)“生命有限,党的事业无限”,“高级知识分子有退休之日,共产党员无‘下岗’之时”,“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无悔的人生”,这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李道铿学长 一、自强不息,奋力进取,扎根辽宁为水利我是辽宁省水电设计院1993年退休的教授级高工,1984年入党的共产党员,77岁了。1952年我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当时国家急需建设人才,我响应号召,自愿放弃五年制本科学习机会,选择上了两年制的“大专班...

  • 222019.11

    田天:一位清华“90”后博士的创业路

    作为AI初创公司,田天的公司成立仅一年多,已融资近亿元,今年10月以来,接连收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 032020.04

    杨俊:一位清华硕士在甘肃基层的脱贫攻坚故事

    事业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永远坎坷不平,个人能做的就是在顺境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在逆境中不断激励自己,积淀厚重自己的人生,努力承载起背负的使命。正....

  • 012008.06

    【抗震 清华人在行动】第一线的清华人

    林皋:79岁院士为紫坪铺水库大坝“会诊”林皋,1951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我国水利工程与地震工程专家,国家重点学科水工结构工程学术领导人,我国大坝抗震学科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 242008.06
  • 012008.06

    【抗震 清华人在行动】捐赠

    TEEC成员捐款近千万元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是由清华校友创办的、倡导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创新和创业的组织。

  • 022018.03

    从书生到武将:一位清华园走出的抗日将军

    冯仲云,江苏武进人,1908年生,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大学部数学系,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选为清华大学支部书记。

  • 152018.03

    一位清华硕士的早教新实践:让孩子在“差异化”中成长

    周浙玲的信念是,办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而不是培训中心。她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整合教学资源,“永远不可能有不变的体系,世界在不断进步,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