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张菊水:自己进清华儿女多留洋 南昌老人出自传说励志

2010-05-17 |

张菊水,没有因家境贫寒而自暴自弃,从一个放牛娃成为了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今年三月,这名七旬南昌老人出自传,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希望激励年轻一代奋发图强,这本书也被清华大学称为“清华学子自强不息的范例”。张菊水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昨日,记者采访了张菊水。

  ◆个人奋斗

  儿时不知棉袄为何物

  张菊水1940年出生于青云谱万溪村,兄弟姊妹六人。从有记忆起,张菊水就害怕过冬天:“小的时候根本就没见过棉袄,再冷的天也是单衣单褂,两条腿生满冻疮。”

  张菊水的父母是农民,没啥文化,但他从小就爱读书。他抱起书就不放,直到母亲用扫帚掸他:“还不去干农活、放牛,在这里浪费灯油!”付出总有回报。1960年秋,张菊水收到了清华大学金属材料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清华大学在很多人心中有着很高的位置,其实我不觉得有什么。清华给我最大的财富,是意志的磨练和人格的塑造。”大学毕业后,张菊水先后在湖北黄石一钢厂、黄石理工学院工作。

  ◆子女培养

  融入到孩子的生活圈去

  谈起自己的三个儿女,张菊水一脸骄傲。他的大儿子现在是巴黎某医院的网络工程师;二女儿现供职于美国微软公司;三儿子现在是国内某知名外资企业的高管。

  子女个个优秀,有什么秘笈吗?张菊水表示,没有,只是注重“身教”而已。“儿女从小就爱读书,因为他们睁开眼便看到我在工作,潜移默化感染了他们。”此外,张菊水夫妇不仅与孩子做朋友,还与孩子的老师做朋友,与孩子的同学做朋友,完全融入到孩子的生活圈里去。

  ◆出书立著

  古稀之年出版自传

  今年3月,《自强不息——张菊水自传》一书正式出版,张菊水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我把它借用过来,作为我自传的书名,希望能激励年轻一代。”张菊水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白永毅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清华学子自强不息的范例。”

  ◆感言家乡

  “南昌的明天会更美好”

  2007年,张菊水回到南昌。在外面“游走”了近半个世纪,张菊水回家后的第一感受是:“简直不敢认了,变得太漂亮了!”他说,南昌再也不是儿时的那座小城了,生米大桥、红谷滩让他感受到了“世界动感之都”的魅力与风韵。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这个主题,我要为南昌的发展提点建议:“南昌应加大力度,打造多个城市中心,让人们出门就能享受到生活的便利;多做一些地标性建筑;多做一些城市雕塑,加强城市文化内涵……”

  “作为一个南昌人,我坚信南昌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全家也愿意尽最大的力量,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奉献光与热。”张菊水说。(李因新 陈颖慧 魏莹)

转自 南昌晚报 2010517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