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郑哲敏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举办——他的精神照亮后辈追求真理之路

2024-10-11 | 陆成宽 | 来源 《科技日报》2024年10月9日 |

“他平和、谦逊,尊重身边每一个人,让人如沐春风。”“他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我们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今天,我们纪念先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

929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办郑哲敏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活动上,多位院士专家讲述了郑哲敏的科研故事,缅怀这位赤忱报国、追求真理的科学大家。

郑哲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为推动中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富国强民是梦想,总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郑哲敏坚持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的真实写照。

郑哲敏是钱学森在美国期间指导的学生。回国前夕,钱学森找他谈心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数十载科研生涯,郑哲敏毕生践行这一教诲。

时间回溯到196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发生了一次小小的爆炸。硝烟散尽后,一块5厘米长宽、几毫米厚的铁板被炸成了一个规整的小碗,大家欢呼雀跃。所长钱学森兴奋不已,拿着小碗给大家看:“可不要小看这个碗,我们将来卫星上天就靠它了。”

一个新兴的学科就此诞生,钱学森起名为“爆炸力学”。其创始人便是钱学森的得意门生郑哲敏。此后,郑哲敏逐渐找到了爆炸中能量释放的科学规律,“驯服”了炸药,并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能量,解决了许多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核心难题。

为什么会选择爆炸为研究方向?为什么没选择“高大上”的理论研究,而是选择应用科学课题?这些是郑哲敏接受采访时经常被问的问题。郑哲敏总是这样回答:“就是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他曾写道:“一个人如果不是为群众的利益工作,那么生活便失去了意义。”

2013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郑哲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获得这个奖,感到很惶恐,有了这份荣誉就有了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尽到多少责任?所以总有点欠了什么完不成的感觉。”

做爬坡的工作,干出汗的活

“做爬坡的工作,干出汗的活。”这是郑哲敏对科技创新要勇攀高峰、敢于啃硬骨头的生动诠释。

19886月,在郑哲敏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LNM)成立。1988年至1993年期间,郑哲敏任LNM第一任室主任,后曾任LNM学术委员会主任。

郑哲敏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洪友士记得,在LNM接受国家评估并获得“优秀”的成绩后,郑哲敏曾语重心长地告诫LNM的成员们:“LNM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能满足。前面的路途任重道远,我们仍然要力戒浮躁,不断爬坡。”

“科技工作和实验室建设要‘不断爬坡’,是郑先生一贯的思想。”洪友士说,“这不仅是对LNM的要求,也是对力学所全所的要求。郑先生还经常说,科技工作要争做‘第一’,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如果是别人做过的事情,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郑哲敏十分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甘为人梯,提携后学。他曾用自己一生的经验和感悟寄语青年科研人员:“自然科学研究是比较苦、枯燥,但这些基础研究必须要走在前面,才能真正推进科技创造和发明,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现在各方步伐都很快,但我想还应有一批人,有志于稳下来,实实在在做一些事。”

“郑先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和成就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今天,当我们再次提起先生的名字,那些被他点亮的人生、被他启迪的智慧、被他塑造的品格,都一一浮现眼前,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罗喜胜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哲敏生平】

郑哲敏(1924102-2021825日),出生于山东济南,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1947年,郑哲敏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4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52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弹性力学组组长、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1982年,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1986年被选为理事长;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主任。20218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郑哲敏同志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核爆炸、穿甲破甲及钻地核爆弹等重要国防应用。他建立了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了力学基础。他开辟了爆炸成形、爆炸挤淤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重大工程建设的核心难题。

郑哲敏同志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作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的执委,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他参加了 12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他在总体把握我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的同时,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环境力学、海洋工程力学、灾害力学、非线性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为推动中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哲敏同志是力学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长,秉承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办所理念,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深入的科学规律认识和系统的实践检验为标准,领导了力学研究所各项事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相关新闻

  • 232008.06
  • 112024.10

    郑哲敏留下的“爆炸传奇”

    “我从旧时代走过来,富国强民是梦想,总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很简单的想法。”10月2日是两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奠基人郑哲敏的百年诞辰。在近期举办的纪念活动上,郑哲敏的人工智能(AI)数字人跨越时空如是说。郑哲敏做过很多不平凡的事,但这些事在他看来都是简单且自然的。他最擅长的事,是从别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中,抽出足以牵动全身的那根。而他最在意的事,是自己“能为国家尽...

  • 302021.11

    郑哲敏:力学家的报国之“力”

    郑哲敏(1924.10.2—2021.8.25),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

  • 272021.08

    “驯服”炸药的郑哲敏院士走了,最后一个生日的细节令人泪目……

    郑哲敏用简洁优雅的数学语言概括出爆炸的规律,被人们称为“驯服”炸药的人。8年前,2013年1月,郑哲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有记者问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他开玩笑说:“我已经做好随时走人的打算了。”如今,他真的走了。8月25日3时43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与世长辞,享年97岁。中科院力学所原副所长李和娣是郑哲敏的晚辈、助手,如今也...

  • 292010.10

    刘光文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在河海大学隆重举行

    钱正英、胡四一题词,胡四一、黄莉新、许仲梓等参加纪念活动今年是新中国水文高等教育事业奠基人、水文学科开拓者,享誉国内外的教育家、科学家,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刘光文先生百年诞辰。由河海大学和水利部水文局共同主办的系列纪念活动26日上午在河海大学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院士为活动题词:“纪念刘光文先生百年诞辰”;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题词:“水文学问人生,河海大家风范”。  水...

  • 142017.11

    爆炸力学之父郑哲敏:自学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郑哲敏是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曾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为中国导弹上天、原子弹当量测算等科....

  • 262021.08

    郑哲敏院士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所长郑哲敏同志,因病于2021年8月25日3时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郑哲敏同志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核爆炸、穿甲破甲及钻地核爆弹等重要国防应用。他建立了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

  • 262021.08

    “驯服”炸药的郑哲敏,走了

    郑哲敏被人们称为“驯服”炸药的人。爆炸,是巨大能量在一瞬间的释放。这种方式很有用,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被掌控——人们只能在爆炸后评估它的威力。郑哲敏迎难而上,用简洁优雅的数学语言概括出爆炸的规律。钱学森欣喜地将这个新学科命名为“爆炸力学”。

  • 042021.09

    干“出汗”的活 做“不折腾”的人——追忆两院院士郑哲敏

    人们常说“一位大师的逝去,带走了一个时代”,但郑哲敏的离开,却不会让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精神终结,他的一生滋兰树蕙,他的言行与精神将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影响着他的学生、他学生的学生、他学生的学生的学生……

  • 272016.07

    北外举行纪念王佐良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7月1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王佐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王佐良全集》发布仪式、王佐良外国文学研究奖启动会、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