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馈母校

李真、张广平校友捐赠母校设立“杨振宁教育发展基金”

2021-08-05 | 文字/彩雯 图片/常志东 | 来源 公号“TUEF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TUEF” |

春去夏日长,荷清草木华。

727日,李真、张广平校友向清华大学捐赠仪式举行。此次捐赠将用于设立“杨振宁教育发展基金”,支持清华大学战略发展,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贡献。

苏州贝克微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2004级基础科学班李真、张广平两位校友,以及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斌,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家强,教育基金会理事陈大同,集成电路学院教授许军等出席仪式,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主持仪式。

李真发言

李真表示,回顾在清华的学习和生活,得到杨振宁先生的帮助,内心充满感激和崇敬。他说苏州贝克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清华,从创立之初,就得到了母校校友师长的关心和支持。母校的校训也时刻激励着自己脚踏实地,克服困难。李真感谢母校多年来的培养,感谢一起拼搏的团队成员,感谢创业路上给予支持的师兄师姐。此次捐赠也是对母校和杨振宁先生的感恩。未来,他还将继续带领团队,为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张广平发言

张广平回忆了自己和李真在清华大学的求学生活。他说,母校给自己学识和精神的滋养,留给自己很多美好的回忆,在自己工作多年后,依然激励着他自强不息,拼搏进取。他表示,在母校读书期间,曾经与李真约定多年后,一起重返母校,回馈清华,希望此次捐赠能够像师兄师姐帮助自己一样,支持以后的清华学生不断拼搏进取,勇攀高峰。

杨斌发言

杨斌代表学校感谢两位校友捐赠支持母校发展,此举不仅是校友感恩母校和恩师的培养,还充分体现了校友心系母校建设发展的热情,也为刚刚度过110岁生日的清华送上了一份厚重的礼物。他表示,110周年校庆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杨振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大先生”。杨先生不仅积极培养青年学生,推动形成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还多次捐赠支持清华大学发展,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突出贡献。此次两位校友捐赠,不仅有助于支持清华大学的战略发展,还有助于传扬杨先生科学报国的赤子情怀和勇攀高峰的求索精神。杨斌表示,越来越多校友心系母校建设发展,他特别提出希望校友们为清华集成电路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清华为国家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李家强发言

李家强代表杨振宁先生参加捐赠仪式,并转达了杨先生对两位校友的感谢。他说杨振宁先生对学生培养有着深厚感情,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希望能为像李真校友一样有志于投身科研的清华学生“指路”,推动中国科学事业发展。李家强表示,在杨振宁先生的感召下,高等研究院作为基础学科学术研究平台,已经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清华,致力于基础学科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

陈大同发言

陈大同表示,两位校友创办的企业致力于解决集成电路生产中的人才瓶颈问题,在创业的过程中却面临过巨大的挑战,但他们以清华人低调、务实的作风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他希望两位校友能够传承清华人守望相助的精神,并在行业内不断进取,为中国的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签署捐赠协议

杨斌向李真校友颁发捐赠纪念牌

杨斌向张广平校友颁发捐赠纪念牌

最后,李真校友与袁桅签署捐赠协议,杨斌向李真校友、张广平校友颁发捐赠纪念牌。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行委董事总经理汪家胜,北京泰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余龙文,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劲松等也参加了捐赠仪式。



相关新闻

  • 022021.11

    李真、张广平校友捐赠母校设立 “杨振宁教育发展基金”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72007.10
  • 282022.10

    真实的忆述 感人的际遇——读《我知道的杨振宁》

    在杨振宁先生百岁寿辰到来之际,商务印书馆推出了《我知道的杨振宁》。该书作者是南开大学的葛墨林院士,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与杨先生相识,八十年代曾多次赴美追随杨先生开展物理学研究,还在杨先生的直接领导下创建了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杨先生交往40余年,葛院士积累了数百封通信、邮件,千余张照片,大...

  • 172021.05

    杨振宁先生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举行

    5月14日,杨振宁先生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在图书馆北馆举行。为支持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杨振宁先生决定将他的办公室和资料室内的图书、文章手稿、来往书信、影像资料,以及字画和雕像等艺术品(共计2000余件/册)无偿捐赠给清华,由清华图书馆接收并设立专室进行保管和展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 062018.06

    杨振宁的同学李祖平

    李祖平,又名李光言,1917年11月19日出生,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1940年在西南联大参加中国共产党,1942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曾任上海益民....

  • 272021.09

    寒春与杨振宁

    纽约挥手一别,半个世纪过去,寒春和杨振宁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得到不同的评价和荣誉……

  • 222009.07
  • 022021.12

    出版人李昕:我眼中的杨振宁先生

    大约从2005年开始,我在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为了编辑出版杨振宁先生几部著作,和他有些联系,乃至近距离的接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我陆续写过三四篇文章,介绍他的事业和成就,同时展现他高尚的人格和情操。每次我的文章在网络刊出,都会众多读者留言发表评论。其中,对杨先生表达景仰的读者占大多数,但也有些人对他抱有误解,还有些人对我的文章表示质疑。我以为,有关杨先生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他当初决定留在美国、...

  • 042021.08

    杨振宁|天才:创造力与平衡感

    正如杨振宁青年时期一位好友所形容的,杨振宁是一位显得最正常不过的天才。数理人文、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命运选择,杨振宁都显示出一种得心应手的平衡感。而他在物理学上的创造性,使他又成为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 242021.09

    百岁杨振宁

    据新华社消息,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教育部负责同志9月22日到清华大学看望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代表习近平赠送花篮,转达习近平对他百岁生日的祝福,祝愿他健康长寿。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庆祝他的农历100岁生日。1922年9月22日,杨振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