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郑天翔:开创了中国法院一个时代

2013-10-23 |

在郑天翔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5年中,他克服困难和压力,拓宽审判领域、完善审判职能、推进法院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局面。退休后的郑天翔,亦笔耕不辍,心忧国家

 198543日,郑天翔同志在六界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01020时,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郑天翔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1016日,郑天翔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八宝山送别。

  对于不少年轻一代的法院人而言,隐退已久的郑天翔只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模糊的记忆。但在许多资深法官来说,郑天翔的名字却如雷贯耳。

  “如果用一个字来体现郑老的人格,我认为是‘正’字,浩然正气,心中无私天地宽。”郑天翔生前的秘书王建桥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作为秘书,王建桥在郑天翔身边工作了22年—直至这位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与世长辞。

  郑天翔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

  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满怀救国救民之志,投身中国革命。建国之后,他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和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呕心沥血。“文革”期间,他饱受迫害而毫不妥协,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铮铮铁骨。任职七机部后,他又为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令法律人难忘的,可能要数郑天翔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期间的成就。在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5年中,他克服困难和压力,拓宽审判领域、完善审判职能、推进法院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局面。

  王建桥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即便是从最高人民法院离休之后,郑天翔亦仍旧心系国家,笔耕不辍,写下了《论反腐败》、《论依法治国》等论著。

  力主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

  “到法院工作是组织上派我去的。没有专长,就凭一般的工作经验,一般的政治水平,一般的理论水平,只要需要你在这里干,你就可以到这里干,那就叫‘在战争中学习战争’。”2001年,郑天翔曾谦虚地对来访的清华法学院同学回忆说。

  1983620日,在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天翔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就在同日,郑天翔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坦言此时面临着许多繁重的任务:一是审理各种案件以及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二是加强法院建设问题。

  “我对自己提出了四句话。这就是—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积极主动,依靠群众。”他对前述记者这样说道,“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是审判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所以工作态度必须十分严肃、十分认真、高度负责。这样才能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立法程序用法的形式的具体表现。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就是严格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宪法和法律的统一和尊严,就是维护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统一和尊严。”郑天翔说。

  郑天翔还特别强调人民法院要在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党领导政法工作,法院要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制度,是毫无疑义的。”郑天翔认为,人民法院服从党的领导,首先必须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

  同时,郑天翔特别重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法院工作的根本路线。”他要求审判人员走出法院大门,到群众中去,了解社情民意,学会做群众工作。

  “民事审判‘为了人民、便利人民、依靠人民’,它涉及不少人,既是法律工作,又是群众工作。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个大问题,要突出一下。”为方便群众诉讼,郑天翔提出深入群众巡回审判、就地办案,反对“坐堂问案”、“孤立办案”的作风。

  郑天翔还认为,法院只有把握全局,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服务。

  “法院工作是为全局服务的,要服务得好,就要了解形势,了解全局,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全局。脱离这个全局,机械地、孤立地办案,不可能把案子办好。就不是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关门办案、孤立办案。”

  将审判质量放在第一位

  而在要求法院服务大局的同时,郑天翔也强调,法院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办事。

  “我们是依国家法律办事,是国家审判机关,不管哪个部门的负责同志说什么,均依法办事,不受影响。”郑天翔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坚决支持下级法院依法办事,努力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行政案件是“民告官”,受理民告官的案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刚开始,有的行政部门不理解,甚至很抵触,拒不出庭应诉。

  19852月,郑天翔曾就此事给北京市高、中级法院院长去信,直言“法院开庭公然拒绝出庭,实属目无法纪,蔑视国法,破坏法制。故必须依法办下去,不能不了了之”。

  事实上,即便在上世纪80年代“严打”期间,郑天翔也在强调“依法从重从快”的同时,始终要求各级法院“实事求是、依法办案”。

  19838月,为了迅速扭转社会治安的不正常状况,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正式部署“严打”,要求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此时郑天翔刚履职最高人民法院两个月,他在为最高人民法院起草的《坚持依法办案的通知》中强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实事求是、依法办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始终是我们审判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而且是唯一正确的原则。”

  同年11月,他又指出:“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如何从重从快?一种是依法保证质量;另一种是图快而不顾质量。必须再次重申质量第一的问题。时间和质量发生矛盾时,服从质量,质量第一。”

  而随着“严打”的深入,郑天翔再次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在‘准’字上狠下工夫,对任何案件都必须把基本事实搞扎实(不要搞那些枝节问题),要把证据搞确凿。”他反复强调,“越是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犯罪分子,越要强调办案质量。‘严’和‘准’不矛盾。”

  追求“质量”是郑天翔长期秉持的理念。

  在19836月上任伊始,郑天翔就曾表示:“我过去搞工业多年,有条经验,就是强调质量,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现在我做法院工作,也讲质量第一,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

  为法院系统办几大实事

  狠抓审判质量的同时,郑天翔也在中央的支持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提升法官队伍素质,改善法院工作条件。

  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在“严打”的背景下,法院系统物质装备保障严重滞后和不足。面对大量的案件,法院干警只能加班加点。此外,没有囚车,只能徒步或骑自行车押解人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经费不足,只能与当事人同行、同吃、同住。

  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报告中也提到了这样一组数字:到1984年年底,全国3319个法院中,没有审判法庭的法院占到了三分之二。此外,超过70%的人民法庭没有固定用房,处于“办公无桌,出门无车,睡觉无窝”的状态。

  针对这些问题,郑天翔多次向中央报告,请求中央对法院建设给予支持。在他的努力下,1985年国家下发了有关建设审判法庭的第一个文件;由中央财政拨款,用3年时间为各级法院配齐了囚车;并报国务院批准,由各级财政拨款为审判人员统一着装……

  为了加强法院干部专业化建设,郑天翔在法官业务培训方面也下了很大工夫。

  1984年,法院系统“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总人数的7%,其中属于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还不到总人数的3%;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法院干警没有受过最起码的专业训练”。

  针对这种情况,郑天翔指出培训法院干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办法。“一方面要继续依靠教育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为我们输送、培训高级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依靠全国法院自身的努力,加速干部培训的步伐”。

  19851月,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正式成立,郑天翔亲任校长,并亲自对课程设置、教材编审、教学方式作出安排,要求实行学分制,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

  19882月,在郑天翔的倡议下,又成立了最高人民法院高级法官培训中心。

  有人评价,业余大学和培训中心的创办,不仅为司法一线输送了大批宝贵人才,也在政法部门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也为国家法官学院的创建打下了基础。

  此外,为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官制度,郑天翔还直接领导和推动了法官法草案的起草工作。早在1985年,他主持起草、修改加强法院干部配备的报告时,就讨论过起草法官法有关事宜。

  1988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天翔离任前最后一次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作工作报告,他正式宣布“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官制度,我们正在起草法官法”。

  24年后的春节,最高人民法院派人看望郑天翔时,时年98岁的郑天翔仍旧心系中国政法事业,不但对人民法院过去一年来的刑事审判、民事调解等情况进行了仔细了解,还非常关切地询问了法官培训、经费保障等情况。(潘琦)

转自《法治周末》20131023

相关新闻

  • 122013.10
  • 252018.12

    郑天挺之子郑克晟:一个北平家庭的1945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郑天挺之子郑克晟撰文回忆1945年在北平亲历抗战胜利、家庭团圆的难忘场景,留下珍贵的民族记忆。他说抗战胜利这一段是他一辈子....

  • 242021.11

    他是中国最强“焊工”,创立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

    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工程专家。他是全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核电站的焊接顾问,曾成功研制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爬行式弧焊机器人,科研成果价值高达千亿。他说:“我这一辈子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中国的第一个焊接专业是我创立的;第二件事,我创建了南昌大学;第三件事,我在几十年里,为中国工业经济做了很多工作。

  • 312022.03

    胡宏扬:清华人应该扎根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胡宏扬,安徽庐江人,计算机系2010级硕士校友。2013年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项目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工作。历任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马鞍山市科技局办公室副主任,博望区博望镇党委副书记,博望区新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等职,现任共青团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原来在中国还有这么贫困的一群人胡宏扬与基层的故事,要从一次社会实践说起。学生时代的胡宏扬,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理工男。从本科到硕士...

  • 302018.10

    朱镕基,一个时代的背影

    他出版系列著作,成为畅销书作家,用稿费成立助学基金会;在清华经管学院与学者、企业家探讨中国发展

  • 212013.06
  • 102024.01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首席教授朱邦芬:创造一个小环境,让学生可以“胡思乱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办公室本就不大,四处堆满的书籍更是占据了房间的大半空间。《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办公室时,竟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正在“书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做学问。”他说。清华大学给了朱邦芬一个适于做学问的“小环境”。作为物理学家的他,这些年主持清华物理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理念,同样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来物理学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小环境”。2023年4月,...

  • 292023.12

    “一二·九”运动中的郑天翔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22022.02

    第一个获得“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时间总是不够用”的叶笃正把一生献给了气象学和祖国,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提携后辈,至今桃李满天下;他将眼光放远到千百年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为世人敲响了警世洪钟。叶笃正先生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给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

  • 26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