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2013-08-06 |

[季羡林译著]

《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安娜·西格斯著,作家出版社,1955

《五卷书》,古印度故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优哩婆湿》,[]迦梨陀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沙恭达罗》,[]迦梨陀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罗摩衍那():童年篇》,[]蚁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罗摩衍那()阿逾陀篇》,[]蚁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罗摩衍那():森林篇》,[]蚁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罗摩衍那():猴国篇》,[]蚁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罗摩衍那():美妙篇》,[]蚁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罗摩衍那():战斗篇》,[]蚁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罗摩衍那():后篇》,[]蚁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被誉为“国宝”。大师在自传中写道:“我这一生是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等也有浓厚的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他还多次公开表示拒绝“国学大师”“国宝”等称号。

苦涩童年

季羡林,字希逋,曾用名齐奘,19118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

该县在山东西部几乎是最穷的县,官庄村在穷县中的穷村,季羡林的家在全村中几乎是最穷。季羡林出生后,家境仍然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一年到头,就吃这种咸菜。

好在季羡林在故乡只待了6年。在6岁那一年,他离开父母,离开故乡,叔父把他接到济南上私塾。季羡林当时并不用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对正课不感兴趣,但是对小说情有独钟。书桌上摆着《四书》,看的却是《彭公案》《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个时候也开始学英文,当时英文对他来说,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那些弯弯曲曲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一样,居然能发出音来。

综观季羡林的童年,从一片灰黄开始,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

济南求学

季羡林在十三四岁时上了济南当地一所三流学校正谊中学。季羡林还是不喜欢念书。对课堂和老师的重视远远比不上他对蛤蟆和虾的兴趣。每次考试,好了可以考到甲等三四名,坏了就只能考到乙等前几名,在班上总还是高才生。

在正谊中学待了三年以后,1926年,十五岁,考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后转入山东济南高级中学。中学老师胡也频最让他难忘,季羡林从他那里没有学到什么国文知识,只学到了一件事,就是要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胡也频在课堂上只讲无产阶级文学。

负笈清华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刚能吃饱饭的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能抢到一只“饭碗”。当时社会上只有三个地方能生产“铁饭碗”:一个是邮政局,一个是铁路局,一个是盐务稽核所。这三处地方都掌握在帝国主义分子手中。在半殖民地社会里,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干活,不违“洋”命,则会有饭吃。

这样的情势下,季羡林的家庭希望他在高中毕业后能抢到这样一只“铁饭碗”。高中毕业后曾报考邮政局,可惜没有考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季羡林才报考了大学。在出国方面,季羡林以为清华条件优于北大,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

清华四年,季羡林认为有两门课对他影响最大:一门是旁听而又因时间冲突没能听全的历史系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另一门是中文系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是一门选修课。陈、朱二师的这两门课,让季羡林终生受用不尽。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

清华大学毕业后,山东济南高级中学校长宋还吾托人游说季羡林回母校任国文教员。当时除了这条路以外,季羡林已无路可走,于是于1934年秋天到了济南高中。

留德十年

当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远非季羡林的梦想,他急切希望出国留学,于1935年夏入德国哥廷根大学读书。

季羡林认为,在他一生六十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德国十年是至关重要的十年,他的学术研究发轫不是在清华大学,而是在德国哥廷根大学。

在哥廷根的十年,对于一介穷书生的季羡林来说,他所拥有的就是时间和书籍。学校孤独寂静的环境,正好给了他空前绝后读书的机会。这个时期,他大致阅读两大种类,一类是有关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书籍,另一类是中文书籍。这一时期,除了星期日和假日外,季羡林都要阅读,对当时世界上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情况,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在哥廷根,他主修印度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进行研究工作。

1945年秋,季羡林从哥廷根到了瑞士,等候机会回国。

北大任教

1946年春夏之交,季羡林回到中国。经由陈寅恪介绍,北大校长胡适之、代理校长傅斯年接受季羡林去北大任教。北大图书馆藏书虽多,但是有关季羡林专门研究范围内的书却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季羡林真如虎落平川,纵有一身武艺,却无用武之地。季羡林虽对古代印度语言的研究恋恋难舍,却是一筹莫展,无奈之下就搞了一些翻译工作。

19461950年,季羡林写下了《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等一系列著作。

然而好景不长,1950年到1956年,季羡林和北京大学的同事们陷入了会议与批判的漩涡中。“批判除了写文章以外,就是开会,开会与批判紧密相连,于是无日不开会矣。诗人冯至套用李后主的词,写了两句话:"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从中可见当时我们的心情。”季羡林曾回忆说。

这期间,季羡林并没有停笔,还是进行着学术研究,如《史学界的另一个新任务》、《介绍马克思〈印度大事年表〉》、《随意创造复音字的风气必须停止》、《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牛棚岁月

1966年至1977年,这段日子让季羡林回想起来,宛如做了一场噩梦。在这十年内,季羡林除了开会,被“打倒”,被关进牛棚,被批斗,被痛打之外,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搞学术研究。到了后期,他被分配到东语系的办公楼和学生宿舍去看守门房,收发信件和报纸,传送电话。“我作为一个"不可接触者",枯坐门房中,有时候忙,有时候又闲得无聊。让珍贵的光阴白白地流逝,我实在不甘心,挖空心思,想找一点事干。想来想去,最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翻译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季羡林回忆说。当时季羡林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时间拖得很长的工作,目的只在驱除寂寞。至于出版,他连想都没有想过。

学术春天

1978年,学术春天来了。“在这种非常良好的政治大气候下,我个人也仿佛从冬眠中醒来了,心情的舒畅是从来没有过的。”季羡林感慨地说。这期间,季羡林研究印度史,研究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印度佛教史,翻译和研究梵文文学作品,并撰写了包括《〈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罗摩衍那〉浅论》《〈大唐西域记〉今译》《吐火罗语A中的三十二相》《古代印度砂糖的制造和使用》《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等多部重要著作。

季羡林认为,从以上著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这一生是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也有浓厚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我原以为,我成为‘杂家’是被环境逼出来的。现在看起来,似乎并非如此,我真好像是有一些"杂家细胞"。现在环境早已改变了,而我仍然是东抓西抓,还乐此不疲,这事实我能否认掉吗?我早已年逾古稀,至今仍无改变的迹象和意愿,我恐怕将以‘杂家’终了。”季羡林说。

转自 凤凰网 201371

相关新闻

  • 162021.08

    季羡林先生未刊日记初探——尘封的记忆:季羡林先生的第一次泰山之旅

    季羡林先生曾依据一句不删、一仍其旧的原则出版了自己在清华园读大学的日记。时至今日,这本《清华园日记》已经成为研究季羡林生平经历和学术道路,以及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史的重要资料。此外,季羡林留德时期的日记也曾以《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的书名出版,完整呈现了季羡林留德十年的生活面貌。两本日记之间有一段时间被隔过去了,即1934年8月12日至11月23日。这是季羡林刚刚步入职场、走马上任国文教员的时期。可惜的...

  • 172009.02
  • 292013.09
  • 192012.04

    季羡林——高处不胜寒

    ○顾建平 歌德说过,一个作家活着看到自己受人尊崇,成为不朽者,是非常难得的幸运事。学者的命运大体上比作家要好一些,但是一位人文学者从籍籍无名、坐冷板凳成为众望所归的大宗师,路途依然漫长而艰辛。季羡林先生算得上罕见的例外。季先生不强作才子姿态,口吐莲花满纸锦绣,他并不想借文章匡时济俗。他的生活平静如水,纯净如水,所以他的文章也平白如水。然而平白朴素之中,有对造化的感恩,对弱小的怜悯,对悲苦的达观,...

  • 272017.12

    快手CEO宿华:做真实世界的一面镜子

    宿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2001级),快手CEO。他所掌舵的快手,目前注册用户超过6亿,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8500万。被称为“全民应用”和“流量巨头”。....

  • 192021.11

    西南联大的另一面

    这些年对西南联大的研究出了不少佳作。光是影视作品就有2018年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如今的电影《九零后》。不过,这些作品大多从学子成才的角度去探究,没有把西南联大放进一个时代,一段历史里,更没有把西南联大作为一种独特的组织,从组织建制的角度去研究。今天笔者想从西南联大三位领导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的角度,和读者朋友一起去看看西南联大的“联”与“大”,这是西南联大的另一面。1938年4月,梅贻琦(前排左五...

  • 172017.03

    庄惟敏: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当下中国的城市建筑因缺乏地域特色而饱受诟病。一些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所谓“城市地标”让人摸不着头脑,“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大拆大建....

  • 162019.09

    与吴德鋐先生的最后一面

    2018年2月13日小年夜,吴老的女儿吴长艺微信告知:我父亲已于昨晚去世……吴德鋐,西南联大1946届政治系校友,曾任西南联大上海校友会副会长。

  • 192010.07
  • 09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