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简朴将军李伟

2011-06-13 |

老将军李伟(原名李鼎声,19348月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是解放军中的文化人。他先后创作有歌曲《毛泽东之歌》、《炮兵进行曲》、《共青团之歌》、《东北民主联军军歌》等。不过,将军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还是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

20021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按约定的时间来到将军家聊文稿,不知不觉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他说:“你就在我这吃吧,我这里吃得简单。”半个小时后,晚餐端上来了。做饭的不是工作人员,而是将军的夫人郑建新。我记得一共有两个热菜,其中一个还是炒鸡蛋。

将军家里确实很简朴。客厅中的沙发、茶几都是老式的,桌子上的电话机也是上世纪世纪80年代末配发的。不论是卧室,还是客厅、厨房,每一件家具好像都打有时间的烙印,记录着一段历史。只有他和夫人郑建新的书法作品为房间平添了几分典雅。将军的衣着更为朴素,上穿白衬衣,下穿一条老式的绿军裤,生活不仅节俭,而且从不浪费。

其实,李伟将军的生活完全能够上台阶。当年,他是少将八级,工资为350元。实行工资制后,他每月份工资降至282元。19667月,他和老伴把全部存款8000元交了党费。

“文革”期间,将军被关了起来,工资停发。孩子们都靠夫人郑建新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四个孩子一个分配当了矿工,一个在外地插队。在京的孩子从专案组领取少量的生活费,每人每月20元。“平反”后,组织上给他补发了4000余元工资。当时,将军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可是,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他和老伴把这4000元钱全买成了国库券。将军曾经感慨地对我说:“钱害死人了,个别的大歌星、大球星竟然为钱所倒。”他的表情很伤心。

闲谈中,将军经常提到朱德元帅。他说,1939年在一次党员大会上,朱老总说:“共产党人,一不为升官,二不为发财。”因此,在后来很多作报告的场合,将军总是坚定地说:“我如果贪污哪怕是一分钱,自己就把自己的党籍开除了。”

将军曾经主持总政老干部学院的工作。不过,学院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上级拨给的教学经费与实际教学的开销还有差距。除了要付给教员教学课时费以外,还需要增添电脑、复印机、DVD机等教学设施。有一些支出,将军没有向上级申请资金,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1999年,他用夫人郑建新的名义捐款1万元。2000年,将军用自己的名义又捐了1万元,再加上在之前一位老干部的夫人郭苏平已捐的1万元,凑足了3万元。教学要用DVD机,学院便从这3万元之中抽出2万元为所有分院配齐了DVD机,并且更新了电脑、打印机和复印件。上级机关可能至今还不知此事。3万元虽少,却代表着将军他们赤诚办学的热心。

将军常说,每当看到别人有困难不支援,就过意不去。一名战士的父亲过世,母亲重病,债台高筑。将军得知后,前后分三次给这名战士家里邮寄了3000元。

向贫困地区捐款,成为将军时刻挂在心上的事。经常将军所在单位还没有组织捐款,他便把钱交由干休所送到了北京市民政部门。据我所知,2002年,将军便捐款1万多元,包括清华大学1938级校友联络组1000元、儿童基金会2000元、受水灾群众3000元、困难战士3000元等。李老离休以后,在抗洪、地震、大雪等自然灾害、资助办学、少年儿童基金会、亚运会、申办奥运会等方面的捐款达10万余元。对于一位每月只领离休金的老军人来说,10万元是沉甸甸的,但它代表了一位离休老人忧国忧民的丹心。

将军非常支持老同志、老部下做一些有益于身心的工作。有一天,一位离休老干部风尘仆仆从昆明赶到北京拜访他。这个同志是部队画家,想在北京办个人作品展,但因支付展览费困难,想请将军给军事博物馆的领导写封信给予优惠。将军听完来意,不仅对其予以鼓励,而且当即给博物馆的领导写了信,最终遂了这位老画家的心愿。

将军曾经担任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分管军乐团的工作,为军乐团的人才培养和全面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军乐团建团50周年时,将军早已离休。但是,当听说是老团员们自筹资金编写出版纪念书籍时,立即把1000元钱转交给他们,用于出版经费。军乐团举行建团50周年庆祝会,88岁高龄的将军亲自到会祝贺,并为建团50周年题词:“鼓壮军威,活跃部队。五十年华,为国增辉。”

新时期加强思想教育,传播精神文明,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休后,将军根据历史资料并结合亲身经历,整理撰写了一系列回忆革命传统的报告稿。如,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军队优良传统等。他在主持老干部学院工作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为大学、中学、小学作报告,为军队干部战士讲传统。

将军曾长期担任我军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对延安精神的内涵有着深刻的研究和了解。他说:“共产党在延安十年领导中国革命,形成了宝贵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值得一代代人继承和发扬。”为使延安精神代代相传,将军很早就参加了延安精神研究会,并担任了顾问,为延安精神的发扬光大继承作奉献。

6年前,将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从他身上,我学到许多立身做人的宝贵品德和对待工作、生活的正确态度。 (焦歌)

转自《北京晚报》201168

本文由十级校友黄明信推荐

相关新闻

  • 112010.01
  • 172017.03

    清华十级老学长李伟夫人郑建新与“李伟励学基金”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清华老学长李伟将军和夫人郑建新。 2005年12月20日上午,清华十级老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宣传部长李....

  • 272008.11
  • 102008.03

    校友总会翦进副秘书长一行看望李伟学长遗孀郑建新老人

    3月2日下午,校友总会副秘书长翦进和《清华校友通讯》主编孙哲老师代表清华校友总会专程拜访了已故校友李伟将军的遗孀、78岁的郑建新老人。

  • 102008.03

    校友总会翦进副秘书长一行看望李伟学长遗孀郑建新老人

    3月2日下午,校友总会副秘书长翦进和《清华校友通讯》主编孙哲老师代表清华校友总会专程拜访了已故校友李伟将军的遗孀、78岁的郑建新老人。

  • 292024.03

    孔伟伟|破茧蝶变振翅飞

    自2009年进入汽车工程领域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孔伟伟已深耕汽车领域十余年。十余年来,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动力学及控制展开持续、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兼具科研和产业的双重经验,深度参与了中国汽车产业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历程。

  • 302016.11

    天才梁其伟的妥协

    毕业于清华建筑系和耶鲁设计学院的梁其伟,通常也被玩家称为“S大”。这个名字在中国的游戏圈子里颇有份量,曾因为雨血系列游戏被誉为“中国独立游戏扛旗者”;....

  • 112013.01

    郑建新学长为“李伟励学基金”续捐1万元

    2007年郑建新学长按照李伟学长的遗愿,从退休金中拿出5万元人民币设立了“李伟励学基金”,采取“留本发息”的方式长期资助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从2008....

  • 262016.07

    “周大将军”周培源

    周培源买马的消息一下子在西南联大引起了轰动,老师和学生纷纷来看“华龙”,物理系主任饶毓泰更是戏称周培源为“周大将军”。

  • 302024.10

    钱伟长:“从理”不“弃文”

    钱伟长(1912—2010),祖籍浙江杭州,生于江苏无锡。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9年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上海工业大学(1994年后改为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曾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著有《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弹性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