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侯立安:为了军人的职责

2010-09-07 |

  侯立安,1994年获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硕士学位,现任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他长期致力于军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我国特种污染防控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为探索和构建我国特种污染防控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国家专利 21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入选中央直接掌握联系高级专家,荣立一等功,获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一名普通军人,却有着科学家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却有着军人精忠报国、甘愿奉献的情怀。他就是我校环境工程系校友侯立安。

  历尽艰苦 换来清新

  1982年侯立安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二炮兵,到基层连队当了近一年的代理排长,与官兵同吃同住。正是这一年里,他跟导弹阵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第一次参加演习时,一股刺鼻的恶臭气味迎面而来。后来,他才知道,由于特殊空间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水质污染、空气混浊,直接影响了作业人员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他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作为一名军人和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学生,面对专业领域出现的问题应当努力去解决。他想:我们能驾驭高精尖的现代化武器装备,难道不能为我们的生存、防御和作战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于是他暗下决心发誓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这一状况,给阵地营造一个洁净的空间,为提高部队战斗力,适应现代化战争作出自己的贡献。后来调到研究所,经过论证,他主动请战,郑重地向上级递交了一份要承揽解决特殊环境污染科研任务的立项申请,获得了批准。

  进行科研攻关绝不是一蹴而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侯立安先后走访了18位专家学者、翻译了20多万字的国外文献,把能找到的相关资料都翻了个遍。为了挤出更多的工作时间,他几乎取消了所有的节假日和娱乐活动。1985年他的孩子刚出生不久,一家三口住在12平米的房子里,他晚上熬夜加班,经常弄得家人休息不好。为此,他搬进了一间仅有四五平米的储藏室,由于空间太小,连一张行军床都放不下,他就把床锯下一截才勉强放进去。8小时之外,他就在这个小房间里,犹如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行为有些“古怪”,别人见到垃圾、污水唯恐避之不及,可他却爱在这些地方转悠,他与粪便和氯气打了四年的交道。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得到详实准确的数据,数九寒天,他竟把手伸进盛满粪便的污水实验装置中取样,常常被粪便和氯气熏得不思茶饭,恶心呕吐。功夫不负有心人,污水处理装置终于实验成功了,最终解决了阵地污染问题。专家鉴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污泥回流技术国内领先”。官兵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该项目获得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

  学无止境 创新不竭

  侯立安于1992年来到清华环境工程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在清华他一边学习,一边搞科研。繁重的试验任务和半年内必须考试通过8门课的学习任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当时钱易院士的课是用英语讲的,而他在本科学的是小语种日语,英语跟不上,上课听不懂。钱易院士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知道他的情况后,竟然单独抽时间给他补课,这令侯立安感动不已。侯立安认为清华老师们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都对他影响深远。

  在清华学习期间侯立安领头研制的“有害气体消除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体化多功能空气清新机在“国际科学与和平家用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侯立安在清华的两年硕士学习十分辛苦,但他坦言这是他学习收获最大的时期,在清华获得硕士学位令他感到非常兴奋。

  为了使命 甘愿奉献

  清华毕业后,侯立安的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他在研究工作中大胆创新,进行了新一轮的科研攻关。他带领研究团队采用了全新的核心尖端技术成功解决了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难题;运用低温等离子体新技术成功研制了密闭环境空气净化装置。这些成果已应用到国防地下工程中,保障了人员的生存条件,具有重大军事价值,分别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回首30多年来的军旅生涯,除了科研还是科研,侯立安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生活。他觉得对家庭和父母有着太多的愧疚。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军事环境科学领域的专家,为了军人的职责、为了国家的需要,他坚持不懈,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失败,他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做。他热爱他的工作,热爱他的事业,多年来他对科研工作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为了部队和国家的需要甘愿牺牲和奉献。(校友总会 冯萍萍 钱锡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