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李健吾在清华

2010-06-29 |

韩石山

李健吾(19061982),现代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部,先在中文系后转西洋文学系。1931年赴法留学,研究福楼拜。1933年回国。1935年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抗战期间,是上海“孤岛”话剧界的成员。抗战胜利后,与黄佐临等创办了上海实验戏剧学校。解放后,先后任职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者

朱自清先生

1925年,李健吾考入清华中文系。第一天上课, 国文教授朱自清先生走进教室,拿起花名册,当念到李健吾的名字时,朱先生问道:“你就是那位常在报上发表作品的李健吾吗?”

19287月李健吾(左1)与友人在中山公园

“是学生。”他站起来回答。

朱先生高兴地说:“看来你是有志于创作的喽?那你最好去读西语系。你转系吧……”

朱自清先生是这一学期才来清华任教的,二十八岁,比一般学生大不了多少。他待人谦和有礼,平日对学生,每每称“先生”或“您”,绝少直呼其名。讲课很认真,每门课都发有讲义、参考书目,厚厚的一大叠。只是讲课时常爱脸红,“一手拿着讲稿,一手拿着块叠起的白手帕,一面讲,一面看讲稿,一面用手帕擦鼻子上的汗珠”(吴组缃语)。这样谦和而认真的先生,自然深得学生的喜爱。

刚考入清华,李健吾意气风发,要大展鸿图,不幸的是,第二学期便患了重病,原本生龙活虎般的小伙子,一下子成了个有气无力的病秧子。致病的原因,还是因为经济的窘迫。

养病期间,李健吾写了许多作品,大多是小说,如中篇《一个兵和他的老婆》、《西山之云》等。这些作品,私下里,都让朱自清先生看过。每次李健吾拿来作品,朱先生总是认真阅读,提出中肯的意见。《一个兵和他的老婆》发表后,朱先生还写了书评。

不光是指点、推荐,朱自清还跟李健吾合译过一篇文章《为诗而诗》,分两次发表在上海出版的《一般》杂志上。

1927年秋季开学后,病情有所好转,李健吾主动要求转到外文系读书,朱自清当然同意。虽说不在中文系上课了,每当写下作品,还是拿去向朱先生请教。

对朱先生,李健吾终其一生都是怀念的。晚年时他曾说,讲到写散文,对他影响最大的,头一个是鲁迅先生,而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朱自清先生。

王文显先生

李健吾转到外文系,退了一级,从二年级上起。这个班里,连上李健吾,不过四个学生。

外文系的教师,真可谓人才济济,计有王文显、吴宓、温源宁、叶公超、赫则德、吴可读、普来僧、瑞恰慈、毕莲女士、翟孟生、温德。这些教授中,系主任王文显对李健吾的影响最大,两人的友谊也是深厚的、漫长的。

王文显连续当过清华的教授、主任,副校长与代理校长。清华改办大学以后,王先生就成了外文系主任。他还是个戏剧家,用英文写话剧的戏剧家。幼年即赴英国留学,英语水平极高。1927年,利用一年的教授休假,去美国耶鲁大学,师从美国戏剧权威贝克教授专攻编剧,在那儿完成两部剧作《北京政变》和《委曲求全》,并在耶鲁大学剧院演出,大获成功。李健吾所以转系,朱自清的劝告仅是起因,王文显的声名才是决定,他就是冲着这位戏剧家来的。

李健吾上王文显的课,当在1928年秋季开学,也即是王文显从美国休假归来半年之后。

学校每年都有一大笔购书款,主要由系主任支配。王先生自己是研究戏剧的,购置的戏剧书籍必然多些,从西洋戏剧理论到剧场艺术到现代名剧的剧本,应有尽有。这一举措,对李健吾这样酷嗜戏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

受其泽惠的,非徒李健吾一人,可以说,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名家,大多出自王先生的门下,计有洪深、陈麟瑞(石华父)、张骏祥、曹禺、杨绛诸人。

这些成了名的学生中,与王文显师生情谊最深,后来对王文显帮助最大的,还要数李健吾。赴法留学前,曾译出王先生的英文剧本《委曲求全》,交内弟尤炳圻办的人文书店出版。抗战期间,知道王先生生活困难,又译出王先生的另一个英文剧本《北京政变》,组织演出,收取上演费给以接济。

戏剧社社长

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李健吾就与清华的戏剧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戏剧社第一次招生,很是隆重,报到处就设在校门口。报到那天,清华戏剧社社长何一公,早早就在报到处等着,一见李健吾落了名,便走过来拉着他的手说:“可把你盼来了!”

到了1928年的下学期,戏剧社又一次改选之时,李健吾担任戏剧社社长。之后,李健吾就开始筹划公演的事。这次公演,最大的功德是,开启了清华大学男女同台演戏的先河。

剧本的选用,很费了一番斟酌,最后议定只演独幕剧,简而易举,速成事功。当时丁西林的独幕剧《压迫》正叫红,自然成了首选对象,聘请文学院院长杨振声先生做导演,演员全部由学生担任。又同外文系主任王文显商量,拟排演他的两个英文独幕剧《媒人》和《白狼计》,均请王先生自己导演。这两个戏,前者由学生扮演,后者由教授扮演。

1929年的年初,眼看公演的日期快要到了,不料参加《白狼计》演出的教授们,因为学校的某件事,多数被学校当局解职,这样一来,戏就没法演了。为补救起见,经与王文显先生商议,决定聘请燕京大学的几位教授与清华未被解职的教授合演。重排需些时日,公演就不得不推到1929年的上学期了。

演出的经费,也费了一番周折。戏剧社先前还有些积蓄,后来物价飞腾,已一文不值。没办法,只好向学校申请津贴。校方应允,约定总额不得超过100元,后来又改津贴为借用,公演赢余多少,偿还学校多少。

演出的场地,同样是个棘手的问题。学校倒有个新大礼堂,但对这种业余的演出很不适宜。只有旧礼堂(同方部)勉强可用,还得稍加修改才成。王文显出面擘划,李健吾充当监工,因陋就简,将旧礼堂的小讲台点缀成了一座小舞台。那艰难的情形,有时真让王文显和李健吾师徒二人绝望。

演出的时间定在316日与19日两天。万幸,演出获得成功,中外几家报纸都发了消息、评论。作为这次演出的组织者,李健吾很是愉快,写了《戏剧社本届公演的前后》在《清华周刊》发表。其中说:“自己原是大病方起,做事每觉精神不足,此次操劳后,休息迄今,身体尚未复已衰之元,骨肉中时隐隐作痛,所以我决定账目何时结束,便何时告休,幸而账目已有结束,自己得卸干系,真是喜欢不过。”

文末附有公演的全部收入与支出的清单。除偿还学校津贴60元外(学校津贴100元),尚余20.25元,作为社存经常费。

清华园里的才子

清华园里,人才济济,李健吾入学后,很快就和一批爱好文学创作的同学熟悉了,早李健吾三年考入清华的罗念生,晚年曾有文记述两人交往的情形——

“这位新同学谈起话来滔滔不绝,谈笑风生,我都插不上嘴。那时我在编《清华周刊》的文艺专刊,健吾交来一篇描写士兵生活的小说,写得很深刻。我把其中一些为当局所忌的字句用黑墨涂去,等审查通过排好版时,再把那些字句添上去。后来,他又交来一首他翻译的彭斯的诗,苏格兰方言被译成优美的普通话,我击节吟诵,音调铿锵。”

这里说的文艺专刊即《清华文艺》,19259月单独出版,仍标明是《清华周刊》副刊之一。描写士兵生活的小说即中篇小说《一个兵和他的老婆》,发表在19271231日出版的《清华文艺》第五期即最后一期上。

《清华文艺》从19259月单独出版到192712月停刊,两年多的时间内,李健吾共发表各类作品九篇,其中小说三篇,即《贼》、《一位妇人的堕落》、《一个兵和他的老婆》;译文(诗):《杜康格瑞》、《一个极小极小的老鼠》;散文(诗)两篇:《乘驴》、《过巴沟桥西行》;剧本一个:《翠子的将来》;评论一篇:《蹇先艾先生的朝雾>》。在发表文艺作品的学生中,以数量而论,是最多的。这一时期养病,可以不去上课,时间充裕,作品也就多些。身体好转后,李健吾被聘为《清华周刊》的编辑。

19275月,在学校医院的病房里,李健吾将自己的四篇小说《私情》、《红被》、《关家的末裔》、《西山之云》编为一个集子,取名《西山之云》,19285月北新书局出版。19314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李健吾的第二个小说集《坛子》,内收《影》、《坛子》等八个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一个兵和他的老婆》。

李健吾这一时期写的小说,最好的还要数中篇《一个兵和他的老婆》。这篇小说,可说是现代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全篇用晋南方言写成,所有常人用“的”地方,全用了“得”,看似拗口,实则十分的通畅,不,简直是欢畅。

故事并不复杂。民国初年,一支旧军队驻扎在河南湖北交界处的一个镇子上,军纪很坏,奸淫掳掠,无所不为。一天晚上,排长王有德听见有人哭泣,赶过去察看,原来是他手下的三个士兵在欺凌一个姑娘,将她剥光衣服,捆在马桩上要动手。他轰跑了士兵,救下了那个姑娘。姑娘叫章玉姐,是镇上一位财主的女儿。他要送章玉姐回家,姑娘死活不肯,因为后天她将被迫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男人。她愿意跟上这个大兵远走高飞。王有德也喜欢玉姐,两人在野地里相拥度过一夜,第二天在附近村子里找见一家小店成了婚。王有德回到驻扎的镇子后,恰遇营长让他以贺喜为名去敲诈章家,他去了之后,巧施计谋,让那个来章家大闹的亲家出了一笔钱。后来,他又带上假扮成士兵的妻子去看望老丈人,最终让章财主承认了这门亲事。通篇用王有德的口吻,对一个小兵讲述自己的故事。那欢畅的晋南土话,很容易就擒住了读者。

1927年暑假,在学校里,李健吾用六天时间写完了这篇三万五千字的中篇小说。他知道写得很好,他很兴奋。他拿回家,让已婚的姐姐读,姐姐说,除去译文,她还未曾见过这样的东西,无论在形式上或者内容上。

第二天清晨,李健吾约同学蹇先艾到中央公园水榭,读他新写出来的小说,看到蹇读时那种像要吞下去的样子,他的欣慰自不待言。蹇还提了三个修改意见。

9月初一开学,李健吾拿上这篇小说去找《清华文艺》的编辑罗念生,罗同意,他又写了一篇短短的自序,很快就刊出了。

小说发表后,朱自清很感兴趣,模拟作者的晋南土话,写了篇书评文章,起首一句便是:“我已经念完嘞《一个兵和他的老婆》得故事。我说,健吾,真有你得!”在《论白话》中,他称赞作者的语言:“李健吾先生的《一个兵和他的老婆》是一个理想的故事,可是生动极了。”

李健吾声名大振,可说是清华园里当之无愧的才子了。

1930年毕业前,李健吾写出此生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心病》,经朱自清推荐,在叶圣陶编辑的上海《妇女杂志》上连载。

(节选自《李健吾传》,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1月)

相关新闻

  • 022007.08

    选择清华的十二个理由

    选择清华—因为 第一、清华是中国综合实力最顶尖的大学 第二、清华是最具有高等学府精神的大学 第三、清华具有第一流的人文社会学科 第四、清华是中国理工学科最好的大学 第五、清华拥有最出色的经济管理学科 第六、...

  • 132016.10

    李健吾签名本

    李健吾,中国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中文系,后转入西洋文学系。1931年赴法国留学研究福楼拜等....

  • 312017.08

    有关李健吾的一则误传

    李健吾(1906—1982),现代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1925年考入清华学校大学部,先在中文系后转西洋文学系。

  • 162014.12
  • 272016.09

    钱钟书杨绛夫妇与李健吾的文学渊源

    李健吾、钱钟书皆为学贯中西、成果丰硕、集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型作家、作家型学者,他们在创作与治学之间游刃有余,皆取得卓越成就。他们的人生轨迹....

  • 202015.11

    “看见李健”首站在清华举办

    11月19日,李健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举办见面会。 当日,“看见李健”四大高校健谈会首站在北京举办。活动上,李健以“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活”为主题,与学....

  • 162021.06

    李健把清华校训唱成歌

    李健把清华校训唱成歌

  • 192016.05

    从李健吾 1937年致陶亢德信说起

    李健吾(1906—1982),现代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部,先在中文系后转西洋文学系。1931年赴法留学,研究福楼拜....

  • 272017.10

    听李健吾谈《围城》

    从没有谁,能同这位老人一般,如此之多的文坛巨匠和他交好。他是钱锺书认可的“才子”,陈忠实的“老兄”,臧克家的救命恩人……听吴泰昌将五十年文坛趣事、百年....

  • 082016.10

    李健吾与法国文学研究

    《李健吾文集》终于在北岳文艺出版社印行了,时在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千呼万唤始出来,这套书出得不容易,11卷书,550万字,耗费了编者和出版者难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