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笠耘:追求没有终点

2009-12-09 |

  老编辑王笠耘同志静静地离开我们一年了,没有任何外在喧闹的形式或报道。可是,我们仿佛觉得,他仍然活在我们身边,还坐在那张小小的书桌旁读书、写作或工作。

  他青春焕发时期,在昆明西南联大,曾满怀激情地投身到有名的“一二·一”民主学生运动中。

  1950年,从北京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他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现当代文学编辑部门,几十年如一日,勤恳认真、一丝不苟地埋头于文学编辑工作。

  几十年来,在默默无闻的编辑工作中,从组稿、审稿、改稿到加工、出版过程中,诚挚地与许多作家切磋与合作,与编辑同仁们钻研与探讨,组织出版了大量优质的精品图书,并系统总结出一整套编辑工作经验。他的《编辑加工十忌》、《抓重点书的十条经验》,以及遐迩流传的理论专著《小说创作十戒》,对广大文学编辑和作家们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老作家萧乾认为它是“一本难得而且罕见的好书”。

  作为文学编辑,王笠耘能审又能写。他对作品编辑加工方面用力甚勤,富有经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加工老作家李六如的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既保存原作较好的基本构思,又在许多情节、细节上进一步加工、润色,老作家看后非常满意,即向出版社领导提出,原由另一位编辑经手已出版的第一卷也交给王笠耘再做一次加工,重排出版,使这部小说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后来,他对曲波的长篇小说《桥隆飙》加工时,既不改变原作风格,又作了较大的润色、修改,包括全稿逐字逐句反复推敲,令这位《林海雪原》的作者表示十分赞佩和肯定。

  王笠耘多年联系我国北方各省、区的作家,尤其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汉、蒙作家的扶植和帮助做了大量工作。玛拉沁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及其后来的《花的草原》等作品,是他经手编辑出版的。敖德斯尔的中篇小说《撒满珍珠的草原》,是他作过详尽加工后发表的。茅盾把它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后说,从它可以看出作者驱使汉文的功力大大提高了。后来,敖德斯尔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骑兵之歌》及《遥远的戈壁》、《月亮湖的姑娘》等作品,都经过王笠耘之手而顺利面世。冯苓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阿力玛斯之歌》和《神秘的松布尔》由王笠耘编辑出版,《草原,悲欢离合》亦由王笠耘提议用此书名而获好评。王笠耘对新中国内蒙古文学的发展,实在是功不可没的。

  除了着力扶持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以外,“文革”前,他参与了《青春之歌》(杨沫)、《在田野上,前进!》(秦兆阳)、《风云初记》(孙犁)、《大波》(李劼人)、《三家巷》、《苦斗》(欧阳山)、《为了革命的后代》(陶钝)、《春种秋收》(康濯)及郭沫若、茅盾、冰心、冯雪峰、柔石、叶紫、王统照、丁玲、萧三、孔厥、袁静、张志民、梁斌等作家作品的编辑出版工作;“文革”后,他参与更多新版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计有《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沉重的翅膀》(张洁)、《昨天的战争》(孟伟哉)、《永远是春天》(谌容)、《战争和人》(王火)、《母与子》(君宜)、《骚动之秋》(刘玉民)等等。据粗略统计,总共约200余种。其中,不少作品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等各种奖项,在国内外广大读者中有着良好声誉。

  在编辑工作的同时,他笔耕不辍。他以诗歌、小说、评论和报告文学的突出成绩,于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退休后,他用16年的时间创作出长篇小说《她爬上河岸》。同时,他花了许多工夫,对《小说创作十戒》反复认真地修改、润色,表现出王笠耘在创作实践上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对艺术的追求是永不停步、永无止境的。正如他在一份艺术自白中说:“事业心强的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也就不会出现自我满足的心态”。对事业永不满足的奋力追求,就是他对幸福的理解。(胡德培)

转自 《人民日报》 200971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