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与了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和博士后制度的建设工作;参与创建了烟台大学,为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长期担任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
邬介人宋叔和院士是著名地质学家,是我国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领域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是终身献身于地质科学事业从事地质工作长达七十多年的老一辈专家学者;是地质学界后来者的良师益友,更是年轻地质工作者的光辉榜样。宋叔和院士为区域成矿学、矿床地质学、矿产勘查地质学和成矿学研究以及古生物学和地质教学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地质人生平凡而伟大,并以自己的献身精神和成功的找矿实践为中国地...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杨宜勇*(1980级机械)我是1980年夏天考上清华的。本来报的第一志愿是经济管理工程系,第二志愿是力学系,结果录取到了第三志愿机械工程系,分在压02班。进校后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当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在四川只招一个人,录取的就是现在回归经济系的李稻葵教授,他的总分比我高。 杨宜勇学长 我入校是8月28日,那时的北京全然是一种盛夏的感觉。开始我住在三号楼,便经常去老图书馆自习。一是非常近(刚开始还没有买自行...
我们眼中,父亲是一个勤奋工作、平易近人的教师,在家言语不多,从不宣扬自己的工作成绩,因此,对于他的学术成就,我们知之甚少。直至“文革”结束后,通过1982年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和1983年地学界为袁复礼90寿辰举行庆祝会...
75年时光如梭,75年风雨兼程。1949年南京解放,新中国成立。1950年,父亲柳克俊在南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高考,成为新中国首批学生入校清华大学,至今75周年了。他从一个不到20岁的活力青年成为一位90高龄的耄耋老人,70多年来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人民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壮丽事业,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弦歌不辍,无怨无悔。2021年校庆日,柳克俊学长(左)与夫人在清华园中合影1933年11月26日,父亲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普通...
顾毓琇先生一生著述宏富,中西融汇,文理兼通,是少有的在人文和科学领域均取得世界公认成就的大师
陈茹玉(1919.9.24-2012.3.11),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假如人生用幸福来做评判,有所追求是幸福的,实现梦想亦是幸福的。对于我国著名的有机磷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茹玉而言,她称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全部力量。陈茹玉在查阅资料动荡中开启化学之路陈茹玉是在动荡中开启化学之路的。1938年春夏之交,怀揣着科学救国的愿望和强烈求知欲的陈茹玉离开天津,孤身踏上了西南联大求学的旅途。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