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放前经历战火纷飞,到解放后留学苏联增长见识,再到回国后扎根学术研究,助力中国工业由弱变强,回顾管迪华的人生经历,恰似大时代变革下的一抹缩影。
陈茹玉(1919.9.24-2012.3.11),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假如人生用幸福来做评判,有所追求是幸福的,实现梦想亦是幸福的。对于我国著名的有机磷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茹玉而言,她称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全部力量。陈茹玉在查阅资料动荡中开启化学之路陈茹玉是在动荡中开启化学之路的。1938年春夏之交,怀揣着科学救国的愿望和强烈求知欲的陈茹玉离开天津,孤身踏上了西南联大求学的旅途。陈茹...
范如玉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68年初分配到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工作,40多年一直从事核试验物理测试技术、核试验总体技术和核试验工程系统管理方法、高功率微波技术和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2008年退休后的10多年,继续被聘为总装备部抗辐射加固技术专业组组长至今。理想和志愿是随着成长变化的,选择清华工物系,完全是偶然我老家江苏丹阳。从小生活在农村。小时候每天早晚去替别人放牛,牛没有吃饱就不准回家。稍大一...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7月12日,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获奖名单公布,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胡健榜上有名。据悉,他也是历届评选中第一位从立法工作部门脱颖而出者。
清华大学水利系“百川归海”系列访谈特别邀请了水利系1963级校友董蕴琦。在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之际,董蕴琦与水博221党团支部开展座谈,讲述自己的校园经历、人生故事,并向清华学子、青年水利人送上寄语。董蕴琦先生(中)董蕴琦,清华大学1963水利系校友,中共党员。1937年出生,于1957年高考考入清华大学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1962年分配至长春东北电力设计院工作;1985年调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曾担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
刘安民,1953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志愿到内蒙古建设边疆,一生致力于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培养了数千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为我国该领域人才培....
1979年,一位科学家在72岁高龄之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上这样写道:“我亲身体会到在帝国主义蹂躏下,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入党,可以多做工作;不做工作,没意思;安度晚年,我不高兴;享福我更不喜欢。我喜欢这样一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位愿以身许国的科学家,就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
今天本人是抱著快樂與感懷的心情來參加「西南聯合大學建校七十五周年紀念大會」;西南聯合大學當年在強敵壓境之下,絃歌不輟,由三校聯合,五色交輝,相得益彰,....
母校101周年校庆之际,水利系1957级董蕴琦学长今天一早就步入了令他朝思暮想的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