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庆花絮】董蕴琦:希望母校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2012-04-28 |

母校101周年校庆之际,水利系1957级董蕴琦学长今天一早就步入了令他朝思暮想的清华园。时间一晃,他已经毕业50年了。漫步于今天的校园,他感叹:“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在这半个世纪的岁月里面,校园变大了、环境变好了、景色变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队伍变得更加壮大了。”

  当走到大礼堂前,董学长停了下来,指着那里说:“我在这里念书的时候,清华有文工团,我当时是话剧队的,过去我们都在大礼堂演出过。”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笑,脸上露出轻松欢快的表情,又仿佛是回到了当年一样。

  他还提到大学时代令他最难忘的就是第一堂体育课。课上马约翰先生对学生们说:为了祖国的建设需要锻炼强健的身体。清华的老校长蒋南翔先生也多次向他们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号召。回忆起刚刚入学的时光,他说就不免想向在校攻读的学弟学妹们叮嘱几句:“一定要锻炼好身体,在学业之余积要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好工作能力,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机会和环境,尤其要珍惜在这里的时光,因为时光非常短暂,错过了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最后,谈及对母校新百年的期望时,董学长深情款款地说:“希望清华能够早日跻身世界名校之列。希望清华能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希望在科研上能够有更多新的突破,希望校园能够建设的更加美丽。”

(研通社记者 孙冕)

相关新闻

  • 142025.06

    致力国图现代化建设的岁月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72023.06

    董蕴琦:一生奉献,无愧于母校、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

    清华大学水利系“百川归海”系列访谈特别邀请了水利系1963级校友董蕴琦。在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之际,董蕴琦与水博221党团支部开展座谈,讲述自己的校园经历、人生故事,并向清华学子、青年水利人送上寄语。董蕴琦先生(中)董蕴琦,清华大学1963水利系校友,中共党员。1937年出生,于1957年高考考入清华大学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1962年分配至长春东北电力设计院工作;1985年调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曾担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

  • 212025.05

    把一生奉献给人民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事业——写在父亲柳克俊入校清华75周年

    75年时光如梭,75年风雨兼程。1949年南京解放,新中国成立。1950年,父亲柳克俊在南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高考,成为新中国首批学生入校清华大学,至今75周年了。他从一个不到20岁的活力青年成为一位90高龄的耄耋老人,70多年来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人民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壮丽事业,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弦歌不辍,无怨无悔。2021年校庆日,柳克俊学长(左)与夫人在清华园中合影1933年11月26日,父亲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普通...

  • 202018.04

    胡钰:文化创新重在人才培养

    文创人才的培养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高校要培养大批既有文化使命感又有文化创造力的青年文创人才,这样的人才既有民族文化自信又有全球文化视野,既有深....

  • 072022.11

    王希勤等:探索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

    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

  • 262010.04

    林家翘老学长寄语母校:真正的人才培养要靠百年的积累

    林家翘老学长和史宗恺副书记合影 (黄文辉 摄)4月25日一大早,工字厅东厅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94岁高龄的林家翘先生前来参加在此举办的1937届校友聚会。

  • 182007.07

    为祖国钢铁事业的现代化而奋斗终生

    ——在清华大学200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王明仁(土木系1978级校友)2007年7月17日  王明仁,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现任鞍钢副总经理。

  • 122021.04

    陈智胜、赵彦伉俪捐赠清华大学 支持高水平师资建设,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4月10日,在11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陈智胜、赵彦伉俪捐赠清华,一方面通过讲席(冠名)教授计划、创新人才计划、涌泉计划,全方位支持化工系高水平师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在全校面向...

  • 272022.04

    张松校友捐资设立“生命学院清松奖学金”,助力学院人才培养

    在清华大学111周年校庆之际,生命学院校友企业——浙江清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清松资本)捐赠设立了“清华之友-生命学院清松奖学金”,旨在助力生命学院人才培养,鼓励在校学生不断进取创新,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4月23日上午,清松奖学金捐赠仪式在生物学馆举行。生物系2004级博士生校友、清松资本创始人张松,生命学院院长时松海、副院长刘栋,张松的博士生导师孙之荣教授和生命学院校友及学生工作相关...

  • 24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