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世真:照片背后的故事

2009-04-01 |

1937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

92岁高龄的王世真掏出手绢,擦了擦眼角。短暂的沉默,他的思绪仿佛还停留在上世纪50年代,他历经艰辛,从美国回到祖国,踏上故土的那一刻,他潸然泪下。

1950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放射性研究所

“当时新中国成立,正处于号召留学生回国的热潮,我们很多人都想回去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但是美国不让那些有文化有贡献的人回国,我是最后一批回国的,像钱学森,都已经到夏威夷了,又被美国抓了回去。”

王世真说,当时沿途非常紧张,途经日本再到广州。他们一家四口过境香港时,船不准靠岸,还用刀枪押着他们去广州。他的哥哥嫂嫂那时在香港,站在码头上,也不能接近他们。最后,只好花钱找了个船员递了封信,里面有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及期待家人团聚的渴望。

1979年,核能学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合影

1979年,王世真在参加核能学会筹备会时,和徐冠仁觉得同位素应用很重要,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便提议应该在中科院设立一个原子能局。中科院当时就同意了。这也为我国核医学的起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当年在号召下回国的留学生于京西宾馆合影

王世真一直对中科院和《科学时报》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1996年,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北京协和医院建成当时在国际上都处于前列的成套PET系统,推进了我国核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当PET中心快速发展之时,单位领导滥用职权,给PET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此时,在张玉台、张存浩、郭传杰等人的关心帮助下,《科学时报》先后刊登了《用人切记德才兼备》、《不端行为泛滥坑害谁的未来》等报道,至今令王老感动不已。“我一直很喜欢看《科学时报》,而这几篇文章可以说让PET中心再次焕发了生机,我非常感激中科院和《科学时报》。”

近照

在欣闻科学时报社成立50周年后,王老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几张老照片,在表示祝贺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科学事业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奉献。(李澄)

转自 科学时报 2009年1月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