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走过风雨 笑对夕阳

2009-02-27 |

——广州校友会老校友座谈会侧记

虽然已近2009年新年,但温暖的羊城仍然感觉不到寒意。在1227的广州清华校友会每年一度的敬老活动上,我们结识了几位在广东这片热土上奋斗了数十年的老学长,次日,他们和我们一起,回顾了自己的人生足迹。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清华校友为广东的建设发展,为30年改革开放,自强不息不懈努力的一个侧面。

汪声裕(49外文) 从战士到音乐家

汪声裕学长是被采访的四位校友中最年长者,已经82岁。他先在昆明入联大先修班,1946年升入复员后的清华大学外文系。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音乐,立志将来从事音乐工作。他有幸受到著名音乐家赵沨先生的指点,说清华有良好的音乐传统和环境,曾培养出赵元任、黄自、应尚能、张肖虎、陆以循等音乐家。就这样,汪学长走进了清华外文系。他和同学英若诚、茅沅、陈丰、岑乐驷、资中筠、文洁若等,都积极参加了各社团的活动。在清华园他可谓如鱼得水,一方面师从名师学习外文,同时又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分子。他参加了合唱团并任干事,在管弦乐队吹奏圆号,在军乐队吹小号并担任过一个时期的队长。这些音乐活动为他后来从事音乐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汪学长最难忘的是1948年底到1949年初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在清华园组织了很多宣传活动迎接北平的解放,他曾经在前门大街指挥清华合唱队,欢迎解放军入城。19491月的一天,在看完秧歌剧《杨勇立功》从礼堂回善斋的路上,一股无法抑制的激情在年轻的汪声裕胸中激荡,从而诞生了一曲《走向胜利》:

我们大家手牵手/我们彼此肩并肩/没有恐惧更没有留恋/一心一意齐向前!

这首歌不胫而走,在青年和群众中被广为传唱,随着解放军南下,又传唱到武汉、长沙、广州等地。

19494月,清华师生300多人光荣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国庆前夕,汪学长随四野南下,参加了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进程。当然,作为部队艺术院校(后为战士歌舞团)的一员,他没有直接参加战斗,而是以自己创作的歌声鼓舞战士。

汪学长说,自己的一生可谓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文革中挨过批斗,关过牛棚。文革后,他于1969年被强行复员到广州油漆厂当工人。1972年落实政策,被安置到珠江电影制片厂从事作曲。

从《走向胜利》到新中国第一部舞剧《五朵红云》的作曲(合作),汪学长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现在,汪学长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整理自己过去的作品。他特别提到前几年自己曾经创作过一首歌曲《清华人》,并由广州校友会组织排演。他认为,清华人总是以民族解放、国家兴亡为己任,有一种独特的精神和传统,他希望一代代清华人永远传承下去。

关洪野(58机械)自强不息让人生精彩

关洪野学长是黑龙江双城人,虽然在广东工作了几十年,依然是一口浓重的东北腔。他回忆起中学时代,是老师推荐了严济慈的《物理学》引导他走进清华,尽管他非常喜欢文科。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热潮中,关洪野考入清华机械系。

在清华,关学长没有放弃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在完成正常的学习之外,他加入了多个社团。在学生会对外联络部他认识了许多名人、大师;担任《新清华》副刊主编,实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愿望,撰写的文章《朱自清与荷塘月色》、《闻亭与闻一多》发表在《新清华》上,给了他更多的鼓励和自信。他满怀激情地享受着清华浓厚的人文环境。

大学毕业后,关学长被分配到广东一家工厂,工作是与工人一起抬铁水包。但他没有抱怨,依然满腔热情地工作。他在落后的空气锤上搞固定模煅,工作效率提高了十余倍。为了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他回到清华找到王遵明等前辈重修了铸造专业课程,并学以致用。他成功地用球铁铸造出曲轴、连杆、高压泵体等主要零件,使材料利用率由50%提高到90%,加工工时节约了50%以上。他用球铁代钢铸制水轮机大轴,在国际上也是个奇迹。他创办了我国独有的科技杂志《球铁》(属国家二级杂志)对推动我国球铁的理论发展与实际应用,做出应有贡献。

关洪野学长有两项最值得称道的成就,一是作为主要策划和创意人,仅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中华和钟”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在新世纪来到的2000年元旦,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亲临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亲自敲响了世纪钟声。另外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复制出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战国曾侯乙编钟,香港回归时谭盾就是用这套编钟演奏了“天、地、人”,为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耻辱。中华和钟则是以曾侯乙编钟为原型,重新设计的。二是改写了球铁科技历史,为国家争得了荣耀。长期以来,球铁一直被误解为是英国人莫罗1946年所发明的。关洪野和另外一位清华校友华觉明,经过大量研究考证,发现两千年前的西汉,中国的冶铁匠师已能铸造韧性很高的球状石墨铸铁;中国的西汉冶铁匠师也因此被公认为世界“球铁之父”。

关学长曾经担任广州校友会秘书长14年,对母校清华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已经完成蒋南翔校长提出的健康工作50年的目标,但仍然停不下奔忙的脚步,现在已77岁高龄,还是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并被聘为中山大学客座教授,担任老年艺术团团长,社区文化报主编,他总是干得那么投入,活得那么精彩。

贡华(58电机)经历风雨见彩虹

73岁的贡华学长身上我们丝毫感觉不到老年人的气息,她热情、优雅,充满活力。听了她的讲述,我们才发现原来她经历过那么多的人生起伏和坎坷。

从中学到大学,贡学长的经历顺利得让人羡慕。她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电机系。才貌双全的她参加过舞蹈队,唱过黄梅戏。在中长跑比赛中,她曾经打破学校记录。毕业实习到丰满电厂,她解决了工厂多年的生产难题,得到电厂总工的高度评价,为此还登上了当年的《人民日报》,受到周总理的嘉奖。

1958年大学毕业,她和丈夫(莫佛根,同班同学)满怀豪情自愿到贵州的水电站工作,但人还未到就让贵州水电设计院截留。在生活水平、技术水平都非常落后的贵州,他们靠着建设祖国的一腔热情努力工作,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由于成绩突出,他们分别被评为“五好青年”“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但文革一来,他们的境遇一落千丈,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牛鬼蛇神”,并下放到水电站劳动改造。在条件更加艰苦的水电站工地,他们相依为命,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贡学长清楚地记得当年是如何买雄黄来驱蛇,买羊毛毯来防潮,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卖掉了结婚的项链。就这样,他们在贵州工作了19年,为贵州的建设贡献了青春和力量他们至今倍感欣慰。

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77年,她调动工作到地处廊坊的石油系统管道局,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她转行从事油田的输、变电线路的建设,她常常带着架线工人奋战在生产第一线。1986年,他们的工作岗位再次调动,这才来到位于广州的中海油公司。

贡学长说,她的人生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变迁和发展,虽然受过许多的磨难,但从来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对事业的追求。从1991年进入了退休生活,但她依然生活得有声有色,尤其热衷于校友会这样的公益活动。

由立纲(66土木)清华人干什么都是好样的!

由立纲学长和他的妻子吴佩渝(精仪)都是清华1966届毕业生。在校时由学长不但本专业学业成绩优异,还把女友的精仪系有关专业课程也自学了,没想到以后还就用上了。毕业时,在“好兵好马去三线”的号召下,他们志愿来到陕西汉中012基地,参加到中国运八飞机生产基地的建设。三十多年来他三次成功地拓宽了专业领域,他相信“清华人要干,就能干得最好,再难也不怕”。

在汉中,他先是在基地下属的导航仪表厂劳动,他干什么就钻什么,当炊事员时,设计过停电时也能运转的木制梯级小水流驱动淘米机;当车工时与师傅一起攻下了半球形超薄超匀感光罩的加工难题……他刻苦钻研花了很大功夫解决了天球摸拟器的误差分析和有关设计等关键难题,这让航空科班出身的同事们深感意外,也得到领导的信任,担任了天文导航系统设计室主任、全套系统设计师。之后又担任过设计所长、总工,工民建专业毕业生成为航空科技领域的技术专家。

1982年初经民主推荐,他被部里任命为导航仪表厂厂长,他投入了全部精力研究企业的发展之路,并发动职工进行认真的“质量整顿”和产品调整,开发了一批航空和民用新产品,使企业的面貌大变样。他又一次成功地把专业方向拓宽到企业管理领域。

1986年他被任命为012基地主任。其时,国家正在进行“军转民、内转外”,“军民结合”的战略调整和三线布局的调整,拥有几万名职工和几十个企事业单位的基地,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由学长带领班子成员经过全面调研,理清了发展思路。他带领基地先后与当时陈清泰校友任厂长的二汽等大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与母校清华建立了紧密合作,使基地逐步走出困境。他们开发的航空和民用新产品不但立足国内,还打开了国际市场。1988年航空航天工业部在汉中基地召开了外贸出口工作现场会,对他们基地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1年他在完成半年的英语口语培训后,被部里调任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广州公司总经理。从陕西汉中转战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他又与同事们行商天下,为中国机电产品的外贸出口而奔波在各大洲的许多国家。他的专业方向又拓宽到了国际贸易领域。

如今由学长已经退休,但他依然忙碌不停,与清华合作致力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他坚持慢跑、爬山,他说这是在清华培养的健身习惯。他还曾经带孙子参观清华园,他要把母校的精神和力量一代代传下去。

跟老学长们交流中,常常被他们虽坎坷但充实的人生经历所感动。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的内心却恬淡而安宁,他们觉得现在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

我们由衷地祝福他们幸福、安康!

(解红岩 撰文/摄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