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钟珠环,今年整整七十岁了。我爸爸是钟士模教授。是咱们国家自动化学科的奠基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原自动控制系)的首任系主任。作为一位著名电机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为计算机系的创建和发展鞠躬尽瘁。1988年,他老人家的半身塑像被摆放在计算机系大厅内,让后生晚辈学子们有机会凭吊他为系里做出的杰出贡献。每每经过这里,我都禁不住心潮澎湃,崇敬与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我爸爸是浙江浦江县人。1911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恰逢辛亥革命,满清灭亡,民国初建。爸爸就在这样社会巨大变革的环境中成长。他虽然出身寒门,但是自幼聪明好学,又非常热爱自然科学。他起初是背着家里,用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零花钱做路费盘缠,投考了浙江省公费的师范学校。1932年,我爸爸又经历了一次改变命运的人生奋斗,考取上了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用功,成绩门门优秀,于1936年毕业。同年应聘来的清华大学电机系任教。
人家常说,严父慈母,而我爸爸却是既慈祥又严格。我爸爸是旧式的包办婚姻,我妈妈没什么文化,还比爸爸大三岁。但是他们一辈子恩恩爱爱,相敬如宾,堪称是模范夫妻。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爸爸跟随清华大学迁徙到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大,妈妈独自一人在老家浦江辛苦拉扯着我两个哥哥,当时我大哥钟道彩五岁,二哥钟道隆才刚刚两岁。由于业务拔尖,当时已经被评为讲师的我爸爸,在1943年被西南联大公费派遣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留学深造。留美期间,因为他对电机理论的独到科学建树,被Sigma_Si和全美电气工程师协会接纳为会员。1947年爸爸终于荣获了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

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1950年两岁时随妈妈从老家来到清华大学,这时候我爸爸已经是电机系的一位知名教授了。我弟弟钟道新就出生在清华园,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我们和上边的大哥二哥相差十几岁。我妈妈没上过什么学,但粗通文墨。她待人和善知书达礼。在清华园和我们家住街坊邻居的教授夫人们有好多自身文化水平也很高,比如像高晓松的姥姥陆士嘉就是留学德国的女博士(我们家的孩子都叫她张伯母)。还有像“大姑”——她是郑维敏的爱人唐敏一大夫,唐统一的爱人王文佳,周寿宪的爱人林姣月大夫,她们虽然都是知识女性,但都和我妈妈很谈得来,相处极为融洽。她们亲热地称我妈妈钟师母。

爸爸留学美国的年代,刚好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新兴科学技术开始蓬勃发展。他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最早接触并且深入系统学习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远程控制这些未来将大发展的新学科。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家为了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的急需,在清华大学增设了十个新专业,其中就包括自动化专业(当时叫自动学运动学)和电子计算机专业。1956年,钟士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前身)终于宣告成立了,我爸爸钟士模被任命为首任系主任。
我小的时候,时常有这样的情景,早就夜深人静了,我爸爸还在伏案疾书夜读。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长大了才知道,爸爸是在准备第二天的教案(爸爸主讲“过渡过程分析”等专业课)或者在为全系的工作做相应的统筹安排呢,他为自控系的学科布局、发展建设可以说是日夜操劳,废寝忘食。

实话说,我不太懂爸爸的自动化专业知识,由于他每天都公务繁忙,我们父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不太多。但从系里经常到家里来的老师们(像唐泽圣、周寿宪、章燕申、吴麒、王尔乾、金兰、凌瑞骥、郑衍衡、郑大钟和林尧瑞等老师)的言谈话语之中,也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和认识。
钟士模先生从教三十多年,学术造诣很深。他治学勤奋严谨,平易近人。讲课深入浅出,细致耐心。既教书又育人,桃李满天下。
后来我了解到爸爸授课有这样一些理念,首先一个就是教学不仅要管“教”,还要管“学”。他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简单的考试成绩好,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为国家和社会承担责任。他还认为老师要把自己积累的科学经验甚至是失败的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这样才能让他们将来参加工作后少碰钉子,少走弯路。其二是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上,针对学时少内容多这个普遍的老大难问题,我爸爸在1961年提出“少而精”的科学理念,他说应该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范围内向学生讲授最基础最有用的核心知识。要突出重点,以同学们能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为目的。

“学以致用”是老清华的优良传统。我爸爸历来主张考试不是教育目的。应该改革旧式教育老师和学生的“对峙”关系,不能老师怎么考试,学生就跟着怎么学习,跟风学习是不对的,而是要将来如何进行科技实践,现在就如何进行有目的考试。他将“学以致用”的思想继承并且发扬光大,他的这些教育理念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一直到今天都不过时。
2018年9月16日上午,计算机系成立六十周年的华诞庆典在新清华学堂隆重举行了。我和我老伴王国力作为嘉宾应邀出席,现场庄严肃穆,盛大喜庆。每个为人儿女的人对自己的父母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这是割舍不断的亲情血脉,我爸爸钟士模就是我心中永远热爱的偶像!

如今我和老伴王国力都已经年过古稀,皓发苍苍。看到我爸爸钟士模先生六十年以前栽种下的一棵幼苗,经历了风风雨雨,如今已然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当听到计算机系系主任吴建平院士、我爸爸的学生张钹院士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主任萨门教授念到我爸爸钟士模的名字,说到他为建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时,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真心希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越来越好!
2018年9月16日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