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家明 创新、务实、心系民生的清华人

2007-10-19 |

——访北京市建委副主任张家明(82级土木)

张家明(82级土木),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从我校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工业大学和美国FOOSEVELT UNIVERSITY分别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曾任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和监事会主席、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等职务,现于北京市建委分管危房改造、拆迁、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工作。

坚持在基层,坚持在一线,坚持搞创新

张家明沉稳、内敛,看上去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但事实上他曾长期在企业的基层施工单位工作,“ 官员” 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身份。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张家明说,自己能够一以贯之的,是对事业发展方向的坚定。

张家明1982年考入清华土木工程系,1987年毕业后被免试推荐到北京工业大学读研究生。一年之后基础课学习结束的时候,张家明向老师申请到施工单位去,因为他相信一线的实习有助于他完成硕士论文,于是老师把他推荐到北京住总集团,那时的住总正在学习云南鲁布革水电站的先进经验,推行项目制管理,是北京市唯一的一家试点单位。毕业后他正式进入住总。从1988年到2003年底,张家明一直在住总的基层锻炼,完成了十几个项目。张家明毕业时,同专业的毕业生很多都去了设计院或者高校,但他选择了施工单位,并且一路坚持下去,直到后来被调入政府部门工作。

张家明曾在住总下面的一个开发公司做过经理,当时这个公司没有经费,只有集团支持搞创新的政策。当时的写字楼刚开始实施楼宇办公自动化,楼宇办公自动化的主要难点是卫星电视、电话等很多线路的集成,张家明率先采用了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后来还采用了清华的高科技保温板技术,这是北京建筑行业较早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引入高科技的尝试。通过引入技术创新,公司第一年的产值是200多万,第二年更达到500多万。因为业绩突出,张家明于1993年被调到集团做开发管理工作。

调入集团后张家明最开始接触的项目是法华南里小区,就是老舍话剧《龙须沟》的原型所在地,那里是北京最早的35个危改区之一,施工难度很大,许多建筑大企业都不愿意接手。但是在张家明的带领下,公司用了三年半时间,连拆带建,共拆了2660户,回迁了1400户左右,法华南里小区建成后被评为“北京市优质小区”。

1996年,张家明被调回到集团当副总。当时的房地产开发行业中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品牌意识,住总是最早重视品牌建设的企业之一。张家明认识到品牌建设务必讲求创新,以法华南里小区为例,住总集团在小区内建设雕塑、地下停车场、绿化带,这在当时是超前的。公共建设支出的部分此前一般是3%,法华南里小区则达到12%,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后来他领衔开发的卧龙小区、慧忠里等项目先后拿了五项大奖,住总的品牌形象树立起来了。2000年,住总集团的资产达到40个亿。张家明离开时,住总已经完成了20多个小区的建设,他参与了其中的十几个。

在住总集团的那段岁月,张家明以清华人特有的执着,坚持在基层,坚持在一线,坚持搞创新。“我觉得清华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是具体的学术、实践教育,还是治学严谨的学风,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给老百姓办事,不好办”

一个人的事业轨迹是个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不断适应新的挑战。从基层单位到政府部门,张家明的工作岗位有了变化,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理念都要随之发生变化。

2003年,张家明被调到东城区任副区长。副区长和住总集团副总两个岗位虽然都是在抓建设,但不同的工作对象决定了工作性质完全不一样。以前在住总追求的是企业效益,现在面对的都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拆迁、物业、房屋管理、施工环境、城市规划、旧城改造等问题,需要直接和老百姓对话,帮他们解决问题。因而如何为他们服务好,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成了张家明工作中最重要

的问题。在副区长这个岗位的3年,张家明的视野打开了,工作思路、工作方法都有了改进。东城区情况有些复杂,张家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大拆大建中停下来,做好古城保护工作。东城区很多大杂院的居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渴望能够改善生活环境,脱离杂居、混居的生活状态;但是这里又有很多名人故居,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政府,既要改善生活环境,又要做好古城保护,这对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东城,张家明仍然坚持创新,采用了“微循环”方式。所谓“微循环” , 就是摒弃过去旧城改造中“ 大拆大建” 和“ 剃光头” 的做法,对那些亟需改造的地区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也就是“循序渐进、有机更新” 。由于采用“微循环”方式,古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张家明此后被调到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任副主任。

现在张家明面临的问题更加集中,范围也更广了。危改、拆迁、保障住房等问题都在他的工作范畴内。在过去的工作中,部分住房保障体制没跟上,困难老百姓对政府的工作有意见。张家明认为目前的房价高,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要解决问题,重要的是政府能拿出钱来,密切关注被忽视的困难群体,针对他们的需求出台相应的政策,做好这部分群体的保障工作。据张家明介绍,在以后的建设中,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工作针对性会更强,审核程序会更加严格。目前,北京市计划有530万平米保障住房,几十个项目正在实施中。

“给老百姓办事,不好办。我管的这一块,和老百姓密切相关。方法不正确、出发点有偏差,都会出问题。”张家明认为:“千万不要糊弄老百姓,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在过去的工作中,老百姓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老百姓愿意住好房, 但信息不对称, 对政府不放心,对企业、开发商不放心,所以很多项目被延迟, 很多权益被损害。张家明对未来的工作方向有明确的预期:“《物权法》出台后,这部分工作难度也会加大,但对老百姓的权益有好处。这要求我们的工作更加透明,更加细化。”

“清华岁月,受益终身”

“ 我经常在想, 我身上带着哪些‘ 清华色’ 呢? 可能最明显的一点还是‘ 实’ 。很多人愿意‘讲’,但是清华人更愿意把工作落到‘实’上。”清华的治学是严谨的, 对学生的培养非常严格。多年之后,张家明依然记得大学头两年的任务很重,有点透不过来气,但这种严格培养了清华毕业生严谨的学术精神,工作更加勤奋,更加有耐力。

“今天发展有成就的一些校友,无不体现、发扬着这些精神。”清华重视学术,同时也重视实践。1985年,结构工程专业的测量课是到湖北宜都实习。张家明整个暑假都泡在军工厂里,给两个厂子做测量,白天40多度的高温,他们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在灌木丛里爬上爬下,皮肤晒得和泥鳅一样黑。项目结束回到清华后,同屋同学竟然认不出张家明了。

谈到个人的成长,张家明认为理工科的学生应该多学习人文、社科、经济类的课程。大学期间,他曾一直关注《世界经济导报》,虽然后来《导报》从经济讨论到政治讨论偏离了方向,犯了政治错误,但前期的很多讨论都对张家明有启发。张家明记得自己还看过一本天津大学社会学系出的社会学基础理论教材,这本书对于他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结构关系等大有裨益,“虽然普及性教材并不深刻,但是从此出发,可以更好地做进一步深入思考。”

“我们得益于清华的培养,也对清华有更高的期望。我感觉90年代以后,清华到基层的毕业生太少了。学校应该有计划地往基层输送,艰难的地方,有发展前景的地方,都应该去。学校应该有的放矢地去布局,去培养。现在来住总集团的清华毕业生越来越少了,反而是人民大学等学校的学生来了以后下到基层,现在成长得很好。”

“清华人工作后一开始可能不那么出类拔萃,但后劲足。清华人适合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发展,他们有实力,但不会作秀;他们踏踏实实,贡献也是切切实实。”

“清华岁月,受益终身!”

(原载《清华人》2007年第三期,作者 陈宇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