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众托院士: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017-11-07 | 陈文雪 | 来源 《文汇报》2014年11月4日 |

2017“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奖人王众托

尽管已是89岁高龄,身形瘦削的王众托却并不显老态。1928年出生的他,幼时历经战火洗礼,在动荡中奔波求学,立下报国之志,如今已为中国工业建设工作60余年。

在大连理工大学度过的大半生中,他以开拓者的身姿不断迈进新的方向,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基础建设、决策分析与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元决策概念的开拓与理论体系建构、知识管理学科的创建与发展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

他的学生爱戴并尊敬他,潜移默化间传承着他的精神。而他也仍在努力,试作一片红霞,映照更多人。

祖国沉沦感不禁:立远志,盼国强

1939年,11岁的王众托跟随家人避难至陕西汉中,于一次日军轰炸中,与死亡擦肩而过。劫后余生,王众托至今仍能记得彼时所想:“那时一方面非常惊恐,一方面又非常愤恨。”目见祖国沉沦,同胞饱受欺凌,深谙国防力量贫弱、工业发展落后之苦的他,一边在防空洞门前的露天课堂中汲汲求学,一边在残酷的现实中认识到,“必须为自己的国家贡献,使国家发展,富强康乐,自己才有出路。”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王众托如愿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与一群同样怀抱家国情怀的同辈人相伴,度过了解放前后紧张而有所期待的4年。期间,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曾见证这一历史事件的他,至今不忘当时心情:“那时非常兴奋,觉得中国人总算站起来了。我们将可以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我呢,也要为中国的工业建设出一份力。”

不断转向,跑好学术第一棒

1978年,大连工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正式成立,同时招收硕士研究生。作为主要奠基人的王众托担任第一任所长。这是我国第一批系统工程科研机构与博士学位授予点。现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上世纪70年代,尚在自动控制领域耕耘的王众托于实践中发现,仅仅着眼于技术手段无法妥善解决实在的具体问题,社会、经济、个体行为及组织管理等因素无不以其方式产生影响,谋求总体性的综合考虑大有必要,而这恰恰需要系统工程的思想。

系统工程学科开始建设,王众托又“白手起家”。面对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曾经的艰辛难为外人道。然而数年后的努力成果,也同样令之欣慰。

从电工、电子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乃至管理学下的诸领域,事实上,自1951年清华毕业赴大连工学院工作后,王众托的学术生涯转折,还有多处。在他看来,纵然60余年间不断变动,有一脉轨迹却始终清晰:“我从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直集中在中国工业化的几个前沿。”随着中国工业由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迈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国家需要不断更迭,而他也一次次选择站到技术前沿,迎难而上。

未能深入钻研一个领域,王众托并非没有遗憾。他打比方,称搞学术就像跑接力,他总是跑第一棒,掌声却属于撞线的人。然而自己从未后悔,因为“历史给你的使命就是去开辟,还是应该把第一棒跑好”。

培养人才,深入实践宽容引导

上世纪80年代,深信系统工程作为应用学科,需密切联系我国实际的王众托,曾亲自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团队下工厂、下乡镇,完成了一系列受到各方肯定与嘉奖的项目。

对王众托来说,为学生开拓视野,不过是在贯彻他所理解的教学“三境界”。他认为,教学有三种境界,一是将概念讲清楚,“不能含糊”;二是传授方法,授人以渔,教人知其所以然;三便是点拨方向,帮助学生打开眼界,摆脱窠臼,获得学术前瞻性。

崇尚学以致用的王众托还非常重视实践:“我经常带学生下厂、下乡,在实践里头扩展他们的知识。现在的学生,常常进工厂,却很少进车间。”尽管王众托能够理解学术评判标准所带来的客观影响,但仍然对当下重理论,少实践的学术风气感到惋惜。

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的夏昊翔觉得,德高望重的导师展露更多的是平易近人,“他对学生那种建议式、启发式的沟通方式,更利于培养学生自发思考、主动探索的品质。”

王众托所在的学术团队成员及秘书,吴江宁则用“与世无争”来形容王众托。“他从不争名争利,生活上也没有一点额外的物质要求。”年近鲐背的王众托远行时从不坐飞机头等舱,甚至还穿着棉袄去挤冬日里的公交车。如今,他仍然每天早晨7、8点就到办公室,开始工作。走过一个甲子,王众托仍在努力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传播学术思想,引领学术精神。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介绍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于2005年9月发起成立的,是中国人自己设立的管理学界第一个奖励基金会。基金会宗旨是奖励中国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倡导管理学理论符合中国国情,并密切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国管理学长远发展,促进中国管理学人才的成长,提高中国管理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基金会设立“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和“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奖项虽然以复旦命名,但奖励的对象面向全国。其中自2006年起设立的“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奖励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奖励领域分别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自2012年起设立的“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奖励我国管理学学科领域的开拓者或者管理学研究的奠基人。自2014年起,基金会特别增设“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用于奖励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

目前已评选出了33位“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人、6位“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奖人和4位“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获奖人。2017“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奖人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2017“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人为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樊胜根、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彭希哲、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浦劬;2017“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获奖人为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这些获奖人以及他们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充分体现了当前中国管理学界的最高水准,体现了基金会宗旨中所倡导的“管理学理论符合中国国情,并密切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我国管理学长远发展”的精神。基金会所设奖项已经在中国管理学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得到了管理学相关领域学者、专家和广大管理实践者的广泛认可。

基金会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主办“复旦管理学论坛”、“获奖人前沿讲座”、“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学青年论坛”、“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年会”、“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之平行论坛”、“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等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为我国管理学界的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促进了管理学的繁荣发展。

历年“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奖者

2012年 刘源张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13年 傅家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4年 成思危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

2015年 汪应洛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2016年 夏书章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