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吴素萱——我国植物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2016-04-07 | 简令成 |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 生物卷) |

吴素萱(1908—1979),植物细胞学家。从50年代开始,她发现并系统地研究了植物细胞核穿壁运动和核更新现象,提出了独创性的见解。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在禾谷类作物远缘杂交的受精过程及其杂交后代的细胞学分析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并对水稻受精过程及一些葱属植物细胞内的结晶体进行了精细的研究。70年代,她作为倡导者之一,开辟和亲自参加了我国花药培养和细胞杂交的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我国植物细胞生物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吴素萱,女,曾用名吴淑萱。1908年6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益都县一个职员家庭。家庭经济能自给自足。父亲辛勤工作,母亲善于勤俭持家。在父母的影响下,吴素萱从小养成了勤俭和爱好劳动的习惯。

吴素萱1915年进入益都县立高级小学读书。1918年升入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23—1925年,先后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补习班和南京第一中学补习班。由于吴素萱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热爱形形色色的生物界,因此于1925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从小学到大学,她一直勤奋学习,年年成绩优秀,193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大学。

大学毕业后,留任本校生物系助教,从事细胞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37—1941年到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留学深造,从事壁虎精子发生的细胞学研究,以优秀成绩获得博士学位。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她谢绝了导师的再三挽留,于1941年回到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祖国,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她不畏条件艰苦,兢兢业业地搞好教学工作,以期培养人才。1947—1948年,吴素萱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以特约教授的身份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讲学,并对有关科研机构进行考察。在此期间,她与热爱和崇拜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建立了友好的联系,对促进中英科技文化交流起了良好的作用。1948年末,正是国民党政府即将垮台之际,许多达官贵人都千方百计借机纷纷出国。当时不少英国学者和友人一再劝她留在英国工作。但她毅然选择回国的道路。她说,“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应该在中国”。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以前北京大学生物系一个班只有几个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招收新生上百人。她怀着极其激动的心情给学生讲授细胞学课程,精心备课,诲人不倦。

1955年,吴素萱受聘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植物细胞学的研究工作,担当起建立和发展我国植物细胞学的重任,她因此十分高兴。由于她一贯细心和严谨的学风,很快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了植物细胞核的穿壁运动现象,不久又发现细胞核的更新现象。在此后的数年中她孜孜不倦地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50年代后期,我国农民对农作物的远缘杂交试验研究搞得轰轰烈烈,吴素萱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学生们走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深入生产实际,通过细胞学研究去分析总结水稻与高粱等远缘杂交的途径和机理。经过数年的努力,取得了正确的认识。

1959年植物研究所成立植物细胞学研究室,吴素萱任主任,她对研究室的发展作了精心的设计与安排,逐步开展了性细胞发育与受精作用,远缘杂交细胞学分析、细胞核穿壁运动与核更新、植物抗寒机理细胞学、叶绿体以及核酸分离提取等多方面的研究,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发展到30余人。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这些设想与安排是很正确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她和许多老科学家一样受到批判,研究工作被迫中断。但她不气馁,不灰心,和以往一样,继续坚持阅读文献,并调查了解我国农产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以期从中找到既符合科学发展、又能联系生产实际的植物细胞学研究方向和课题。她和她的学生们到北京海淀区东北旺公社小麦育种试验场蹲点,调查了解基层育种工作的实际情况,在为期1年的时间内,她与当地的小麦育种工作者、干部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她无论做什么事总是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她整理的麦穗整整齐齐;考种记录,字迹端端正正,数据清清楚楚,大家看了,无不为之赞叹和钦佩。对于劳动纪律,她更是遵守的模范,不管刮风下雨,天冷天热,她总是准时上班和下班。她和大家的关系相处得很好,人们都亲热地称呼她为大姐。

通过这个时期的亲身实践,她深深地感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对育种工作有着迫切的要求,并认为植物细胞学可以在育种上发挥重要作用。事有巧合,此时她从国外文献中看到,自6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的科学家们已通过曼陀罗、烟草及水稻等的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鉴于这种培养单倍体的技术有可能加快育种速度,成为育种工作中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于是在她的倡导和亲自参加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遗传研究所差不多同时,于70年代初首先在国内开展起植物的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研究,并迅速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研究高潮,取得丰硕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她还与学生们一道进行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杂交的研究,以期为农作物育种开辟新途径。通过数年工作,在水稻、烟草等植物的原生质体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正当她所热爱的并不遗余力为之奋斗的科研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她不幸被无情的病魔癌症所侵袭,经多方治疗无效,不幸于1979年4月16日逝世。她临终前几天还忍着剧烈的病痛安排实验室的工作。她名副其实地将整个一生献给了我国的科学事业。

1963年吴素萱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同年还当选为第八届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出席科学大会的女科学家。左起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林兰英、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素萱、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泽慧

发现植物细胞核穿壁运动及核更新

1955年,吴素萱在对葱蒜等鳞茎植物的鳞片细胞的观察中,发现了细胞核穿壁运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以往也有个别外国学者观察到,但被认为是不正常的病态现象。吴素萱在发现此现象后,进一步通过对许多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器官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生理状态下各类细胞的精心观察,并通过多种制片技术(活体的及多种不同化学固定剂杀死固定制片)的系统观察和比较,有力地证明她所发现的细胞核穿壁运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为了探讨它的生理意义,她与北京农业大学娄成后教授合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结果指出,细胞核的穿壁运动在植物细胞间有机物质的运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植物体内原生质的连续性和细胞间原生质连系动态性的一个有力佐证,是一定生理状态下胞间有机物质运输的一种方式。通过细胞核更新的发现及其与核穿壁运动相互关系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穿壁核物质的来龙去脉及其与胞内物质转化和输出的连系,从而揭示了核穿壁运动、核更新现象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此项创造性研究成果1978年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及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并荣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受精作用及远缘杂交的细胞学分析

1958年我国农民在农作物远缘杂交上做出了有意义的结果,但也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了对提出的问题给予科学的回答和说明,中国科学院责成植物研究所和遗传研究所于1959年初组成一个专题研究组,请吴素萱任组长,到广西玉林专区农业试验站对农民育种家蒋少芳的水稻和高粱的远缘杂交后代进行形态、细胞、胚胎及遗传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吴素萱坚决拥护科研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认为在远缘杂交育种上有大量的细胞学工作可做,并认为结合农作物育种是植物细胞学联系实际的一条重要途径。她立即带领全组人员奔赴玉林农业试验站,经过近两年的大量工作,对蒋少芳的几个水稻和高粱远缘杂交的优良品系作出了科学的说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此后,吴素萱和她的学生们在上述基础上更广泛地对水稻与异属植物的杂交后代进行细胞学分析,并对水稻和高粱杂交的受精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证明,水稻与异属植物具有可杂交性。这为水稻远缘杂交育种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理论依据。

倡导和建立花药培养和细胞杂交育种的研究(细胞工程研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素萱领导的细胞研究室被拆散,研究课题全部被中断。无疑地,这对以科学事业为生命的吴素萱来说是极其痛心的。然而她并不因此而气馁和灰心,为了寻找更有意义的新的方向和题目,她和学生们通过查阅国外的文献资料发现,自6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的科学家已在曼陀罗、烟草及水稻等的花药培养上获得了单倍体植株。鉴于单倍体培养技术有可能成为育种工作中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吴素萱在和她的学生们进行讨论后,建议植物研究所领导在所内组织一支研究队伍开展花药培养的单倍体育种工作。这一倡议得到所领导的积极支持,于是从70年代初期开始建立和开展了花药培养的研究。大家一面搞实验研究,一面翻译有关文献,出版了《单倍体育种》及《植物体细胞杂交参考资料》论文集。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在烟草、小麦、水稻、小黑麦、玉米、辣椒、茄子等十几种农作物或重要经济作物的花药培养中获得大量的单倍体植株;并与外单位协作,分别培育出烟草及水稻新品种。这一重大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以及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在花药培养研究工作开展不久,吴素萱又根据国际科学发展的动态,安排和指导她的学生开展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杂交的研究工作。那时她已年近古稀,还亲自参与动手做实验工作,经过几年的研究,在水稻、烟草等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严谨治学 一丝不苟

吴素萱在研究工作上一贯勤勤恳恳,而且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她在实验中总是精心操作,仔细检查。对于观察到的结果总要反复验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是很辛劳的,但她为了获得一个可信的结果,总是不辞劳累地观察大量的制片,日复一日,直到取得充分的证据为止。为了验证细胞核穿壁运动的真实性和普遍性,她先后研究了许多材料,并通过多种实验方法的对比。当这一结果在各种情况下都得到验证时,才予以确认。她曾将玉米花粉进行低温处理后授粉,第一年就发现有很好的低温生物学效应,但她并不就此作出结论或发表文章。尔后,她连续数年进行重复试验,直到当初的结果在几年的重复实验中得到充分的论证后,她才对此予以肯定。

1978年8月,美国植物学会代表团访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前排左3吴素萱,前排左5汤佩松

吴素萱在撰写研究论文上也很严肃认真。她写的文章,既重视严谨的科学性,做到论据准确无误;而且对语句修辞,字体工整也一丝不苟,甚至一改再改。她在听取学生们汇报时,总是细心地询问各种细节。她在研究工作中,真正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例如她在研究洋葱、大蒜鳞片细胞核穿壁运动时,最初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推测鳞茎叶片越小,核穿壁运动越多。后来她的学生用萌发中的蒜瓣为材料,从外到里对叶片进行有序的系统观察。结果证明,核穿壁运动最多的不是最小的叶片,而是生长最迅速的叶片。她对学生的此项研究结果很高兴,在尔后发表的文章中,修正了原来的错误。

热心培养青年人才

吴素萱在几十年的教育和科学生涯中,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1931—1954年她主要是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她对自己的教学总是从严要求,她的心意是,绝对不能误人子弟,不能出“废品”,要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高效益。课前,她总是用最大的努力去备课,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反复修改讲稿,准备好教具。课后,又去听取学生们的意见,解答他们的问题。凡听过吴素萱讲课的人,都感到她讲的内容实在,条理清楚,知识最新。

吴素萱在科研工作中对学生的培养很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才华的人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给他们安排相适应的工作。她很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给学生们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后,总是让学生自己去开展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她和学生们一起研究、讨论解决的办法,提供她所看到的文献资料。她热情鼓励青年人写论文,发表著作。对学生们的习作,她总是逐字逐句地认真审查和细心修改。对于她没有亲自参加和指导的研究论文和报告,决不让署她的名,体现出她献身科学不务虚名的崇高品德。吴素萱的思想言行和品德在她的学生们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所设计和开创的研究方向,她所为之奋斗的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仍为她的学生们很好地继承着,并且日益发展。

吴素萱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优秀科学家,她将自己的整个一生献给了我国的科学事业,她对我国植物细胞学的贡献和影响,将永远留在我国科学史上。

简历

1908年6月4日 出生于山东省益都县。

1925―1930年 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

1931―1937年 任中央大学生物系助教。

1937―1941年 在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深造,获博士学位。

1941―1946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7―1948年 任英国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特约教授。

1948―1954年 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5―1979年 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细胞研究室主任。

1979年4月16日 病故于北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