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朱光亚:不用浮名绊此生

2015-02-13 |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的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的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这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的颁奖词。

朱光亚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他一生立志核科学研究,潜心教学育人,为国家核科学事业和吉林大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5年,21岁的朱光亚从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朱光亚随华罗庚、曾昭抡、吴大猷三位科学家一起于1946年赴美学习,从事实验核物理的研究。

个人的发展必须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1950年朱光亚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回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1952年朱光亚分配到刚刚建立的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物理系,被学校任命为物理系特殊实验计划组副组长。那一年朱光亚年仅28岁,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当时的物理系可谓一穷二白。1952年建系时,物理系有24位教师、三个年级共计163名学生,实验室用房刚刚动工改造。面对这些困难,到任后的朱光亚没有退缩,而是把浑身的劲儿都用在学科院系的创建上,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建系工作。

在领导创建物理系的同时,朱光亚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他先后为五个年级的学生讲授普通物理力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等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及研究生论文,有时是同时主讲两个年级的课程。

虽然教学任务繁多,但朱光亚的每门课都是思路明晰,条理性强,概念透彻,语言简练,被学生们称为“艺术精品”。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至今回忆起来都兴奋不已。他的学生陈佳洱院士曾回忆说:“听朱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他不仅给我传授各门课的基础知识,还教会我怎么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把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他把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从不讲空泛的大道理,他十分关爱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他的学生张在宣曾回忆说:“除了课堂教学外,朱老师也十分关心我们的健康,他经常在下午课后与我们一起进行体育锻练,打篮球,跳集体舞等等。”

朱光亚同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他要求青年教师编写上习题课用的习题卡片,并亲自审阅、修改。在吉林大学校史馆中,保存的1954年朱光亚教授为青年教师审订修改的26份习题卡片,记载着朱光亚教授严谨的学风,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为培养青年教师呕心沥血。当时,有一位青年教师编写的力学习题课讲稿只有2页,朱老师为她批改达3页之多。从这些手稿中可以看出,朱光亚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谨细致。

19555月,朱光亚调离了吉林大学,离开了他辛勤奉献的白山黑水。在这3年时间里,吉林大学物理系从无到有,师资队伍发展到50多人,建成12个实验室,当时的物理系在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朱光亚在吉林大学教过的学生有519人,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才。他的学生中,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教育部副部长1人,著名大学校级领导人6人,国家科学奖项获得者、著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数百人。

转自《吉林日报》201522

相关新闻

  • 252024.12

    朱光亚:“一辈子主要做了一件事”

    1946年9月2日,22岁的朱光亚被导师、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选中,作为“种子计划”成员之一前往美国研习原子弹制造技术。一同被选中前往的还有李政道、孙本旺、唐敖庆等后来著名的科学家。历经13天的海上航行,“种子计划”成员终于到达美国。然而,他们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在这里研习原子弹制造技术绝无可能。大家只能就地解散,自寻出路。1949年冬,朱光亚参加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冬令会时留影朱光亚选择到吴大猷的母...

  • 272021.05

    朱光亚:“回去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摘自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1949年年底)朱光亚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在“两弹一星”的精神谱系中,朱光亚标注了光彩夺目的精神坐标。“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

  • 042021.09

    从活泼到缄默 什么工作改变了朱光亚的性格?

    总结对父亲的感觉时,朱光亚的儿子朱明远很坦率地提到两个词“敬仰”和“神圣”。“我父亲一生平平稳稳的,好像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可说。但是我后来想,研制核武器这么大的一个事儿,让他干得平平稳稳的,就是最圆满的结果。”

  • 262011.02
  • 102011.11
  • 092011.03
  • 282012.02
  • 282004.12
  • 232020.10

    朱光亚的公开信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的无人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过后,世界都为之一震,大地中仿佛钻出一头洪荒猛兽,眼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盛开于半个天空,久久不落,凝结如一团火炬。一双眼睛,在远方,注视着这朵云,注视...

  • 062007.08

    温家宝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季羡林4位老学者

    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家,看望这位曾经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中有过突出贡献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