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榜”样精神,照亮奋进之路

2021-09-24 | 余创辉 |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21-09-23 |

侯德榜一生为中国乃至世界纯碱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突破索尔维法、改进查安法、创造性地提出联合制碱法,将数十年的经验无私分享,极大推动了世界化工科技的发展……

而侯德榜所彰显的优秀品德,在他成为伟大的化学工程师的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精神与胸怀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学无止境的学习态度

侯德榜从小便勤奋好学,在祖父的指导下一边劳动,一边挤出时间读书。在姑姑家发现的藏书让他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开拓眼界。长大后在英华书院、铁路学校、清华学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生涯中,侯德榜始终以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

进入永利制碱厂后,他也从未停止过阅读,并虚心向工人、技师请教。在写作《纯碱制造》一书时,侯德榜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方便随时查阅补习。

“学习”二字始终贯穿着他的一生,不曾因艰苦的条件、忙碌的工作而停止,也不曾因思想的犹豫、行动的懒惰而懈怠。这种学无止境的精神使得侯德榜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思考能力,在工作上不断前进。

晚年,在受到不断干扰的情况下,侯德榜仍在研究、分析我国的化工生产情况,去世前一年还在召集同事讨论纯碱和化肥的生产规划。

侯德榜对中国近现代化学工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与他终生坚持学习、不曾松懈是分不开的。

工业救国的远大抱负

侯德榜生长于中国最屈辱的年代,外国人在中国横行、欺凌百姓,而腐败的政府却无能为力。从小目睹这些场景的侯德榜早早立下“工业救国”“科学救国”的远大志向。他深知,唯有以强大的工业为基础,一个国家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

这种抱负影响了侯德榜一生,无论是求学之路还是化工生涯,他的判断基准都是能否为祖国工业作贡献——为了能在工业上有所建树,他选择了化学工业作为自己在美国的专攻;为了帮助陷入巨大危机的中国制碱业,他毅然放弃原本已有成果的制革专业;面对外国人的打压、封锁,他不屈服,再苦再难也要自力更生去突破索尔维法、查安法;全面抗战爆发后,敌人占领了天津、南京的工厂,他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前往四川建厂,因地制宜地研发出联合制碱法……

可以说,侯德榜人生中的几个重大抉择都是和他对祖国的热爱分不开的。这颗拳拳爱国之心支撑他穿过荆棘遍布的道路,引导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贡献自己的知识与力量,最终铸就了中国近现代制碱史的丰碑。

独立自主的研发精神

侯德榜深知,自主研发对一个国家来说极其重要,只有拥有自己的技术、工厂,才不会受制于人。因此,他一直努力做一个勇于挑战、富有自主创新精神的人,而这也正是他能突破索尔维法的封锁以及发明联合制碱法的关键所在。

在研究索尔维法的过程中,侯德榜对石灰窑、煅烧炉、滤碱机、冷却器以及回收系统都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才得以成功。之后他又进行了大量试验,写出《纯碱制造》一书,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造福世界。

在德国考察查安法的时候,参观工厂被拒,甚至被要求产品不得在东三省出售,大为愤慨的侯德榜下定决心自主研发,最终创立了流程精简、成本低廉的联合制碱法。

侯德榜在研发制碱法的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创造力以及对工程的理解力、掌控力,而非一味地生搬硬套,这是自主研发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他也知晓,自主研发并不意味着从零开始、闭门造车,向领先的技术学习、和各方合作交流,对于研发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严谨细致的科研风格

科学的成功取决于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

侯德榜自幼好学,长大后在美国花费了很长时间学习化学工业,回国后又在制碱工业方面进行了大量阅读与研究、实践。他在碱、氨、酸以及有机化学方面有着极高造诣,同时,他也善于学习和运用工程方面的知识。他曾经在美国专修机械、电气及钢结构工程,对于化工机械的设计与制造十分熟悉,这一点从他主持多项化工厂修建与复建即可看出。

他对于新兴技术颇有洞见。上世纪60年代,合成纤维工业在西欧兴起,他立刻前去考察学习。他对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兴趣甚浓,在设计硝酸吸收塔时,就大胆采用聚氯乙烯吸收板代替钢铁,从而延长了吸收塔的寿命。

侯德榜的科研风格是严谨、细致,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都会向更专业的人士请教。他十分重视现场细节,经常去工厂观察,向一线工人请教。遇到难题,必定追究到底,为此经常和美国制碱专家们联系交流,和他们结下友谊。

这些特质在他研发“红三角”牌纯碱和联合制碱法时起到了重要作用:敏锐的直觉与远见,使他及时意识到突破索尔维法和研究联合制碱法对于当时国内纯碱生产的重要性;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得他在面对生产问题时能迅速找出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制碱专业之外的工程知识,赋予了他设计、规划工厂生产的能力,而非纸上谈兵,大大提高了效率;进行联合制碱法试验时,他规定每套试验条件都要做30次以上,直到数据稳定才算合格,尽管身在纽约,每次试验他都会做详细指导……

侯德榜所彰显的爱国、勤奋、自强、严谨等精神,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他一生拼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带给我们启迪和信心,照亮我们奋进之路。



相关新闻

  • 032017.11

    于非常之时,成非常之功

    这几天,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引起了社会关注。一群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联大校友汇聚一堂,分享峥嵘岁月的记忆,让人们穿越时空,感受一代人与国家民族同心....

  • 172022.10

    “新征程奋进者”徐华强:瞄准“人生靶点”的筑“桥”人

    “这是我们实验室刚破解出来的分子结构,全世界都还没看到过!”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徐华强兴奋地招呼大家。屏幕上,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精确而绚丽。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类疾病、新冠肺炎……20年来,以核受体和GPCR为靶标,徐华强主导或合作完成的基础研究成果为设计多种疾病的潜在新药奠定了坚实的分子结构基础。他参与和主导的3个新药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一群钻木取火,试图照亮生命健康探索之路的先行者。”...

  • 062019.05

    李一帆:给无人车一双“慧眼”

    拥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禾赛科技则迅速攻下了激光雷达技术这块高地,短时间内先后推出Pandar40、PandarGT、Pandora等产品。创始人兼CEO李....

  • 142012.03
  • 262021.04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历史照亮未来,奋进书写华章。4月25日上午,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大会在新清华学堂隆重举行。

  • 142019.10

    青春,因祖国而绽放!清华大学师生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波澜壮阔,岁月如歌。

  • 022021.12

    我和“两弹一星”父辈:功勋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我父亲朱光亚曾说过,他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核武器事业是他和千千万万人共同完成的。”近日,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馆功勋厅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之子朱明远如此谈及他的父亲。当天,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共9位曾在中物院工作过的功勋科学家的后辈们分享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感人故事,重温了那段难忘的岁月。“执着追求”到极致的科学...

  • 162021.08

    马洪琪:“信仰之光照亮了我的前行之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继续投入水电工程建设中,带领新一代的水电人,为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党兑现庄严承诺,贡献一份力量。”——马洪琪自述马洪琪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1967年,25岁的马洪琪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分配时,他选择到云南。出生于上海,为什么要去云南?“我的理想是治理江河、兴利除害、为国为民。我学的是水利,就应该和江河在一起!”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初到云南,马洪琪被分配到中越边...

  • 152009.01
  • 282008.07

    清华大学百年体育之路回眸

    一所大学的体育精神和她的奥运奉献——清华大学百年体育之路回眸   编者的话:奥运,曾离我们那样远,今天又如此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