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矿床会议开幕式上,一项捐款活动让会场掌声雷动。为激励后辈推进成矿理论与找矿勘查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找矿突破,9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捐出毕生积蓄500万元,设立“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裴荣富勘探奖”专项基金。作为一名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裴荣富踏入地质行业已七十余载,足迹遍及海内外青山大川,无数次的野外工作锻造了这名地质学...
从儿时父亲所供职的开滦矿务局到北师大地学系,从清华地质专业到矿产勘探“跑野外”,最后走向国际地质舞台,裴荣富由一个对地质勘探“不陌生”的孩童,深造为一....
70年前,他携全家从重庆到北平出任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执教6年间培养了裴荣富、常印佛、刘宝珺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没有创新的研究是瞎搞,没有市场的研究是白搞。这是科技创新领域的一个通病,是我国经济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在近日召开的医疗创业加速器峰会上,中国工....
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著名矿床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原主席、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裴荣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裴荣富,男,汉族,河北省秦皇岛人,1924年8月24日出生。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参加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在华北人民政府北平地质调查所、地质部429地质队和...
我是北京“69届”的一员。我们这一届在中学的读书时间总共只有一年多,而在进入中学之前都未能从小学正常毕业。所以,“69届”是“小学没毕业,中学没上够”的一届,可说是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群体了。也因此,在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的13届考生中,读书最少的当属“69届”。往前6届是“老三届”,“文革”前上过文化课;往后6届是“新三届”,读过高中。那一年,全国报名的考生有570万人,大学本科录取21万人,在被清华大学录取的10...
科学事业没有坦途 科学事业没有坦途作 者:陈一坚(1952航空) 发布日期:2004-09-30 本文节选自陈一坚院士2003年7月16日在我校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陈一坚学长1952年毕业于清华航空系,毕生从事航空事业,主持设计了我国新一代歼击轰炸机“飞豹”,被誉为“飞豹之父”。回忆起五十一年前,我也从水木清华毕业,从这里走向工作岗位。那个时候没有这么漂亮的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