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龙芯”为什么被称为“夏芯”?是为了纪念这位女院士……

2022-10-24 | 来源 公号“中国科学家”2022-10-20 |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电子计算机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基础差、人员缺乏、资料和器材短缺,开展研究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个三人小组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也由此揭开了中国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的序幕。

这个小组的成员除了闵乃大、王传英,还有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基人之一的夏培肃。

1923年,夏培肃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成绩优异。战火连天的年代,她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动荡局势,立志工业救国。1950年,正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电机博士后研究的夏培肃,在华罗庚《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的感召和呼吁下,与丈夫杨立铭放弃了优渥的生活和研究环境,决心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工作中。

1950年夏培肃在英国获博士学位

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后,夏培肃被分配到清华大学电机系。1952年,因出色的数学和计算机方面能力,夏培肃被华罗庚选中,开始参与设计中国自己的计算机。

那时候的国内相关资料奇缺,甚至找不到一本系统地、完整地介绍电子计算机原理的书。同时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获取计算机方面的资料简直难比登天。夏培肃和同事在充分利用手头现有各种零星资料的基础上,联系身在海外的留学生们,请求他们搜集一些有关计算的最新资料。

为了培养更多可用的人才,夏培肃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吸收后编写讲义,并创办了计算机原理讲习班。听讲的除了计算机和计算数学小组的人员外,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一些教师。

除了资料和人员问题,他们的实验条件也异常艰苦,连一块无线电用的电表也没有,常常不得不自己跑到旧货摊上去寻找实验设备和器材,等到彻底摸透了计算机原理,夏培肃等人才顺着电路设计实验,给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研制画出了一条技术路线。

1956年,党中央制定了《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将电子计算机技术确定为中国国防建设的四大关键科技领域之一。至此,计算机科学这一领域有了正式发展规划。

当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已有10年,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大家一致的意见是:先学习苏联已有的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条件,开展自己的研究。即先仿制后创新,仿制为了创新。同年,已经调入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的夏培肃,参加了针对计算机技术研究、生产与教育的赴苏考察团。考察结束后,夏培肃负责将苏联的计算机设计资料从俄文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一本1000页的手册,这本手册后来成了讲授计算机设计的教材。

青年夏培肃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成立之初就设置了计算机专业,夏培肃参与了计算机科学课程的设计,并担任业务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同年8月,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 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表演,每秒运算速度为30次,宣告了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59年,苏联从中国撤走了全部援助,包括硬件设备和专家顾问。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夏培肃并没有放弃,她带领大家,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继续进行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次年4月,我国终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7 型计算机,其中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夏培肃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后,从107机所使用的电子管电路到晶体管,一直到70-80年代初的集成电路,夏培肃专注于持续推进研制更强大、更精密的计算机。其中她成功研制高速阵列处理机150-AP,运算速度达到了1400万次/秒,在国际上受到了巨大关注,并成功运用于我国石油勘探。同时,由她协助设立和一手创办的计算机科学院系和相关课程,也不断培养着专业人才,奠定了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与未来。

除了科研和人才培养外,夏培肃还创办了中国计算机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计算机学报》和面向国外发行的《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发声,参与国际科技治理建立了渠道。

2002年,我国成功制造出首枚高性能通用CPU——龙芯一号。龙芯问世后,研制组组长胡伟武将它命名为50”、人们习惯称其为夏芯,以此来铭记夏培肃院士对中国计算机科学作出的卓越贡献。

夏培肃一生淡泊名利,为人低调,除了专注于科研,就是教书育人,传播计算机科学。2014827日,91岁的夏培肃院士与世长辞。人生虽已落幕,但她在中国计算机科技发展史上留下的印迹却依然灿烂夺目,作为老一辈科学家的杰出代表,她身上所特有的默默奉献、自强不息的科学精神也必将永远激励着后辈守正创新、勇毅前行。


: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古亭.夏培肃: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J].瞭望周刊,1992(29):28-29.

[2]刘瑞挺.中国计算机奠基人之一:夏培肃院士[J].计算机教育,2003(01):18-20.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工程技术编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2[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01.

[4]张藜.跨越时代的百位科学家:第四册[M].北京:国科学技术出版


相关新闻

  • 212022.04

    再见了,潘际銮

    1据清华大学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在他生前,我们曾多次报道,今天的推送带大家认识这位老人。

  • 182020.05

    张克群:骨头是建筑史课本的,肉是我长的

    把这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告诉现在的人,倒不一定是为了号召他们保护古建筑,也许就像她儿时想当相声演员一样,就是给大家图一乐

  • 302016.03

    我的大学生活轶事

    走进南门,路人告诉我,新生报到要到1号楼,就在这条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路的尽头,还得向左拐过去一大截!——“偶倒”!!要知道我当年可是一手提着一个没有现在....

  • 232010.11
  • 292016.09

    李敏慧——要事业也要生活

    李敏慧,清华大学1981级校友,1986年获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毕业。1989年5月,获法国原子能....

  • 122019.09

    纪念周景良先生︱周景良谈建德周家

    周景良(李媛 绘)周景良先生生于1928年2月19日。1945年先入辅仁大学,旋再考入燕京大学,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学习分析哲学,深得金岳霖、沈有鼎二先生赏识。1950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56年被选派留学苏联,获副博士学位后,在苏联科学院晶体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62年回国,任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使用电子衍射分析晶体原子结构之第一人。2019年9月11日下午...

  • 212022.03

    木秀于林——纪念我的舅父古念良逝世31周年

    古念良用他的一生,致力研究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规律,寻找经济强盛的路向和方法,为富民强国献策。本文通过他从童年、求学、投身抗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贡献与遭遇及人生最后辉煌的整个历程,通过他本人及亲友的忆述、他对笔者的启蒙、他生活的点滴、他文章的精华等等,尽可能让他的后人及世人全面了解他的品格、学识和贡献。通过古念良的文章,展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贯主张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力量;他的文章用经济数据说明毛泽东、周恩来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已实行经济开放政策。

  • 022014.01
  • 232008.10
  • 04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