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校史连载之一】清华创办的背景与经过

2007-11-06 |

作者:史轩

前言:

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清华大学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肥沃土壤,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经过10多万学子的涵养、传承和创新,形成了“行胜于言”的纯朴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铸就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工程师、教授、政治家和企业家,为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清华校史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缩影,清华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近代学术和高等教育走向独立、走向世界的过程。目前,清华大学已从建校之初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法、经济、管理、艺术、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大学。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清华师生肩负着科教兴国、复兴中华的重任,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努力实现新的历史飞跃。

2011年,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为此,本刊和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一起开设了新栏目“百年清华”,以连载的方式,把清华的发展史向广大关心和爱护清华大学的读者作一简略的介绍和回顾,希望能让读者在历史见证的事件之中、德才兼备的人物身上和一个个寄情益趣的故事里了解清华,认识清华,进而喜欢清华,为清华的发展出谋出力。这也算是我们为清华百年校庆准备的一份小礼物。

美国退还部分庚款

清华的建立,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1900年,德、英、法、美、俄、日、意、奥等国组成“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镇压了义和团运动。190197日,清政府被迫与11国代表签定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其中,美国作为“八国联军”参战国之一,分得3200多万两(合2400多万美元)。

1904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交涉。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他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于是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退还不实赔款。经过几年艰苦努力,最终促使美国议会在1908年通过退款决议。

19063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Smith, Arthur Henderson)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明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China and America To-day : A study of Conditions and RelationsNew York : Chicago [etc] F.H. Revell Company, 1907.)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鼓吹下,罗斯福向国会提出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525日,美国国会通过退款议案。7月,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正式通知清政府外务部,声称美国政府决定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中除去所谓“实应赔偿”的美金1365,5492.69元(其中200万元备作偿付“一年内在华美侨]向美国债务法庭提出之私人申请[之赔偿]”之用)外,剩余1078,5296.12元,从1909年起至1940年止,逐年按月“退还”给中国。自此,中美有关退款问题谈判告一段落。

美国退款办学用意

如何使用这笔退款,清政府内部有不同的声音。北洋大臣袁世凯主张这笔钱用于经济建设,开发东北三省。但是美国政府坚持这笔钱用于教育,否则退款之事将拖延无望。当时为什么美国人想用退赔的庚款办学呢?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

一、自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鼓励留学日本开始,中国留日学生日增。中国为了发展近代教育,1904年模仿日本教育制度,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同时聘请大量日本教习来华任教。日本在华势力日渐扩大,引起了美国的高度注意。美国驻华大使柔克义认为,教育可以使中国政治安定、商业繁荣,使中国成为富足的贸易伙伴。留美学生一旦成为北京领袖,美国将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力。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因此他们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

二、在此之前,从1877年至1900年间,美国在中国办了许多教会学校。美国在中国办教会学校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上海圣约翰校长卜舫济把教会大学比作教会培养领袖人才的“设在中国的西点军校”,还进一步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实现目的之手段……其本身就是目的。”

但是,当时清政府各省咨议局规定,官立学堂的毕业生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教会学校则否。因此,美国感到“教会学校……从未得到官僚阶级的多少支持,而它的毕业生极少可能找到官方任用的机会。……难得有一个人会获得重要的位置。”而通过“退款办学”,控制并借中国官方“自办”的壳,登入中国主流社会这个“市”,更为有利。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制定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教育。

190712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美国“退款办学”之举,显然意在施加其在中国的影响,符合美国的利益。另一方面,退款办学也为大批中国有志青年提供了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正是这种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形成了清华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激发一代代清华学子将自己命运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清华虽身负国耻的印记,但最终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爱国革命传统、为国家兴盛和科技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校。

清华学堂创建

190810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派足了4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为止。被派遣的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文程度须能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并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在派遣学生的同时,双方还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设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Training School),如果必要,还准备在中国其他城市设立分校。这就是后来创办清华学堂的起因,也是所谓“赔款学校”这一名称的由来。

19096月,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会同学部共同管辖,负责选派游美学生和筹建游美肄业馆。外务部左丞左参议周自齐任总办,学部员外郎范源濂和外务部候补主事唐国安会办。游美学务处最初租赁北京东城侯位胡同民房一所作为办公处,后来迁入史家胡同。

19098月,游美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直接留美。在630名考生中仅录取了47人。这批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清华校长的梅贻琦、金邦正,有著名的化学家张子高、著名生物学家秉志等。10月由唐国安率领赴美留学,他们是清华历史上第一批留美生。

1909年第一期留美学生

继招考了第一批直接留美生后,1910年,在400余考生中考选赵元任、竺可桢等70人为第二批直接留美生,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胡适。

1910年考试分两场。头场考国文和英文,国文试题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胡适做了考据的文章,开头就说:“矩之作也,不可考矣。规之作也,其在周之末世乎?”这其实是胡适一时异想天开的考据,不料正好碰着看卷子的先生有考据癖,对胡适的文章特别赏识,批了100分。英文考了60分。头场平均得80分。可是第二场考各种科学,考得很不好。最后总平均仅得59分。幸亏这次考选出洋的有七十个名额,考得好的不多,胡适总算侥幸,考取了第55名。这年复试第一为杨锡仁,第二为赵元任。

1911年招考了第三批姜立夫、陆懋德、杨光弼等63人。

1909年至1911年,游美学务处共考选三批直接留美生共计180人。这些留美生因是经过“品学甄别考试”后送去留美的,故又被称为“甄别生”。

由于第一、二批学生未能完成预定每年100名计划,并且外务部与学部在招生问题上存在分歧。外务部主张招收16岁以下的幼童,从小送美培养,否则对外国语言“绝无专精之望”;学部则坚持招收30岁以上的学生,否则“国学既乏根底,出洋实为耗费”。双方针锋相对,评阅考卷时,外务部所取的英文第一名,在学部一分未得;而学部所取的第一名,在外务部受同样的待遇。

于是有了折中方案,游美学务处专设留美预备学校,先在国内有计划地训练,以便培养合格的毕业生送美留学。内务府将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校址。

清华园“与西山诸名胜相距咫尺,”环境清雅,吴宓称之为“世外桃源”,罗素赞扬清华“所见到的任何一件东西,都让我感到完美。”是一处非常理想的读书之地。清华园在清朝时为皇家园林,建于1707年,康乾年间称之为熙春园,是号称“圆明五园”的御园的一部分。道光年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仍称熙春园,西部改称近春园;咸丰年间又将东部改名为清华园。到1913年春清华学校呈请民国政府,将近春园及其周边并入校园共680余亩,至此两园合为一,而今泛指为清华园。

19091911年间,游美学务处在清华园修建了校门、清华学堂大楼西部、二院(在清华学堂以北、电机馆的西边,现已拆除)、三院(在大礼堂以北,现已拆除,在其原址扩建新图书馆)、同方部等一批建筑。其中最早的校门已经成为清华园中一处著名景观,俗称“二校门”。无论远望还是近观,校门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外形挺拔清丽又不失巍峨庄重,在背后两棵古柏的俯抚下更显得美丽。

1911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清末兼管学部和外务部的军机大臣那桐为清华学堂题写了校名。学堂设正副监督(相当于正副校长)3人,由游美学务处的总办周自齐和会办范源濂、唐国安分别兼任。清华学堂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方针。

同月颁布的《清华学堂章程》规定,高等科与中等科各4年。“高等科注重专门教育,以美国大学及专门学堂为标准,其学程以四学年计,中等科为高等科之预备,其学程以四学年计。”到这年9月,游美学务处向外务部转清华学堂改变学制申请:“本学堂开办已历数月,征诸实验,觉向定章程与现在情形尚有未尽适宜之处,不能不酌量变通,以期完善。”学制方面,由“四四”学制改为“三五”学制:“高等科三年毕业,中等科五年毕业。”

3月,清华学堂的学生在北京宣武门内学部举行了入学复试,共有468名学生参加复试,其中有由各省经初试录取后保送的184名、在京招考的学生141名和上一年备取的留美生143名。这批学生全部合格入学,其中五分之三被编入中等科,其余入高等科学习,成为清华最早的一批学生。他们当中有许多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如侯德榜、金岳霖、戴芳澜等。429日(宣统三年四月初一),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有学生460余名,教师30多人。这是清华历史的开端。后来,清华便把每年4月最末的星期日定为校庆日,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学校

清华学堂虽然在教学上“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但在行政管理上还是封建王朝的一套。清华校名全称是“帝国清华学堂”,英文校印用Tsing Hua Imperial College。入学考试时,学堂正监督周自齐穿着清朝官服高坐堂上,旁边考试官按省籍唱名:“浙江听点”、“江苏听点”……周自齐就用朱笔点名,十足的科举考场习气。

开学之日,周自齐、范源濂率众学生在礼堂向“皇帝万岁万万岁”牌行三跪九叩礼。有学生为逃避此仪式,前一日已预先告假,或诈称腹痛,或假言发热等等,不一而足。

清华学堂一开始就树立了严谨的学风,无论是教学还是生活上都要求学生十分严格。入学堂不久即行甄选和筛汰学生,有未通过甄别考试被退学者,有假满未到学堂上学被开除者。学生在清华是幸运的,在学习及设备上、在住宿和生活上都享受着较为优越的条件。学生入学后所花费用不多,学宿膳费免交,一个学期只交体育费一元,以及预交期终可退还的赔偿费五元,七块钱一月的伙食(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的月薪)。清华学生衣着方面较朴素,大都竹布长衫、布袜、布冠。由于清华远处城郊,加上学校斋务处的严管,所以清华学生在生活上比较循规蹈矩,养成了简朴的风气。

191110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地纷纷响应,举国震动。当时正在清华学堂求学的吴宓在其日记中写道:“日来警报纷纭,一日数起,闻之殊令人惊惶异常。现北京各报,已为政府禁止登载各省乱事,以故一切详情难得确知。”清政府的戒严、封锁,非但没有稳定人心,反而适得其反,为各种传言提供温床,让市民更加惶恐不安。

清华学堂原定1016日新学期开学,因为辛亥革命,外事紧急,学部及外务部大臣都临时决定不能参加,开学仪式暂缓举行。这无疑更为学堂增加了紧张气氛,大量学生开始自行离校回家。

慌乱中,还有部分师生抱有一种希望,即利用清华学堂与美国的关系,借助校内一些美国教师,请美国使馆派兵来保护。或者美国使馆接美国教师入使馆躲避,顺便将留校学生一并带入使馆。115日晚,范源濂演说中即提到:美国公使答应事情紧急时,使馆将会派兵守护清华。但是随着形势发展,美国公使函致清华学堂美国教员,称事变紧急,使馆兵数不多,自顾不暇,无法派兵守护此园。于是,许多美国教员搬出清华,或暂住城内,或离华返美。因此,借助美国使馆力量自保的希望也宣告破灭。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挪用这年的“退还”庚款去弥补支绌的军费,清华学堂的经费来源断绝。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118日晚8时,校方宣布:“事情紧急,美兵既不来保护,则实无法维持。故现定办法,将本学堂暂行解散。现仅余存款三千金,当分给诸生作旅费各谋他适,计每人可得二十元,明晨发给。凡职员、学生人等,统即于明晨搬出云云。”自119日起,清华学堂停课。

这年1229日,各省代表会议在南京召开,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1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13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局势甫一稳定,清华即在各大报纸发布通告,宣布重新开学。191251日,停顿了半年的清华学堂重新开学,返校学生仅有360人。

这年10月,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遵照教育部令,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将监督改称“校长”,唐国安任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周诒春为副校长,周诒春并接张伯苓兼任清华教务长。

自此,清华进入清华学校时期,前后凡17年,至1928年改为“国立清华大学”。

(原载《清华人》2006年第2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