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雷海宗先生的课堂

2018-05-28 | 唐宝民 | 来源 《江淮时报》2018年1月30日 |

雷海宗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曾长期执教于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他的门下出过许多出类拔萃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多年以后,学生们在回忆文字中记述了他当年讲课时的情形,并谈了对雷海宗不同的感受。

齐世荣是清华历史系学生,曾师从雷海宗,他回忆说:“在清华读书两年期间,听了雷先生的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洋古代史和西洋文化史这两门。当时有些名教授,学问很大,但讲课不考虑方法,兴之所至,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有时离题很远,甚至近于聊天。雷先生则不然,他学问渊博,贯通古今中西,但讲起课来井井有条,从不跑野马,总是围绕中心题目加以发挥,并能深入浅出,强烈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他授课的某些内容,在时隔五十年之后,我仍记得清清楚楚……雷先生博闻强记,上课从不带讲稿,连卡片也没有,只有粉笔一两只。但如前面所说,他讲课极有条理。”

有个叫王敦书的学生,解放后有幸成为雷海宗的副博士研究生,他在晚年回忆道:“雷先生讲课声音洪亮,极有条理,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内容丰富,生动活泼。他讲授历史事件人物既有丰富内容,又将因果关系分析得清晰透彻,使人听了感到余兴未尽。他每节课的讲授计时很精确,每节课结束时,恰巧讲完一个题目,告一段落,下节课再讲新的,前后衔接自如。有的同学反映,课后把他讲授的笔记稍加整理润色,就是一篇有头有尾的文章……雷师记忆力极强,他走上课堂,只拿几支粉笔,不带片纸只字,但讲得井井有条,滔滔不绝,人名、地名、史实年代准确无误,不仅能说出中国历史纪年,而且同时指出公元纪年,每次讲课都顺口说出一二十个年代,从无差错。”

当然,一个老师,教那么多学生,每个学生对老师的看法肯定不一样,以上两个学生,是以赞许的态度回忆雷海宗老师的,但也有一个学生,对雷海宗的讲课方式很有意见,这个学生就是著名学者赵俪生,赵俪生就在回忆中对雷海宗毫不客气地给予了差评:“……雷(雷海宗)呢,大概认为通史课嘛,你讲深刻的学生也听不懂,于是就像说相声似的扯吧。60年后,我至今仍清清楚楚记得第一堂,老师一上堂就念诵道:‘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假如这是讲神话学到还罢了,可这是讲《中国通史》呀?!古往今来,天底下地皮上,哪有讲《中国通史》这么个讲法的?!真是令人百思不解了。”

对于同一个老师,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评价,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同,结论当然就不同。当然,对于老师本身来说,这无损于他的形象,因为人无完人,这样不同的评价,使我们能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一位师者,更丰富了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


相关新闻

  • 082016.06

    雷海宗的最后十年

    声音如雷、学问似海、史学之宗

  • 102012.02
  • 132019.06

    雷海宗:清华史学的“失踪者”

    人生有一大事因缘,雷先生就是为讲台而生的。雷海宗先生的心一直在三尺讲台……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262009.03
  • 242012.11

    感念母校 ——张定华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越来越深。母校西南联大教育我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最重要是教导我培育我学习做人。联大校训“刚毅坚卓”,要求我们做一个有人....

  • 272008.03
  • 212008.05
  • 242008.09
  • 162021.06

    一个清华学生对何兆武先生的追忆

    2021年5月28日,何兆武先生以高龄辞世,报道中有说享年100岁的,也有说享年99岁的,前者说的是虚岁,后者说的是周岁,当然都对。这让我想起28年前我初入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读书时,程钢老师转述的何先生本人对于年龄的一个说法。某一次,有人问何先生的年龄,他说自己是69岁半。何先生生于1921年9月14日,到今年9月14日就满100周岁了,如果按照何先生的思路推想,他可能会说自己活了99岁半。99岁半的何先生以他对史学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