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汪曾祺不会写公文

2016-03-28 | 苏北 | 来源 《文汇报》2016年3月21日 |

汪曾祺先生的美文,使广大读者、特别是“汪迷”们爱得要死,可是他的公文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或者可以说,他一点公文基础都没有。

说这话是因为前不久朋友龙冬,在网上晒出汪先生的一件手稿,是工作证遗失,要求单位给补办的申请。

申请写在一张普通的、过去邮局经常卖的双红线信笺上。全文如下:

报 告

请准予补发工作证。

我的工作证记得是放在家里,但最近翻箱倒栊,一直找不到。我因急用 (有一笔较多的稿费待取),需要工作证,特请予补发。

我生性马虎,常将证件之类的东西乱塞,今后当引以为戒。

汪曾祺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信的右下方是一个审批人的批示:请补发一份,原工作证作废,找到后交回销毁。刘学义,七月二十八日)。

整个报告,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布局合理,疏朗有致。一手清秀的行草小字,其间还夹带着少许繁体,如报告的“报”字,补发的“补”字,马虎的“虎”字,等等。不开玩笑地说:这是一幅不错的书法作品。

龙冬在微信中留言:“每看一遍都觉得好玩极了!”

确实好玩。这篇报告的公文范式全无,而文学性还蛮强。短短的几行字,就有“翻箱倒栊”,“生性马虎”,“东西乱塞”等形象化的文学语言。括号内的“有一笔较多的稿费待取”的补述,也十分有趣,好玩也真是好玩的。但要说公文的规范,则差强人意。公文的要求是简洁准确,不能有半句废话。而这些要素,在此文中,似一点儿也见不到。

汪先生的这份公文,可以收到大学 《应用文教学》 的案例中,作为反面事例,是一份极好的教材。我初步分析,至少有三个明显错误。一是文种混用。证件丢了,申请补发,显然是申请,而不应是报告。二是不符合“申请”文种规范。开头漏写“主送单位”,如“人事科”之类。三是语言不符合公文要求,公文要求陈述性的语言,而该文通篇是描述性和形象化的语言。

我不揣冒昧,三十四年后为他老人家代拟一份,不知是否稍显规范。代拟如下:

申 请

人事科:

本人不慎将工作证遗失,因需急用,特申请予以补发,恳请帮助解决。此致

敬礼

申请人汪曾祺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汪先生在西南联大,上《西洋通史》课时,曾画过一张马其顿王国的地图,他的老师皮名举先生在他的作业上批了两行字:“阁下所绘地图美术价值甚高,科学价值全无。”汪先生后来也曾写过他的老师沈从文,说沈先生是一位抒情的文物工作者(大意),写诗赞其师“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汪先生的这份申请报告,也可以说是一份“抒情的申请”。其实在此之后,他还给家乡高邮的市长,写过一份要求归还祖屋的报告,那也是一份别出心裁的文字,这里也不妨与大家分享——

××市长:

近闻高邮来人云,造纸厂因经济效益差,准备停产。归还我们的房屋,此其时矣。我们希望市房管局落实政策,不要再另生枝节,将此房转租,另作它用。

曾祺老矣,犹冀有机会回乡,写一点有关家乡的作品,希望能有一枝之栖。区区愿望,竟如此难尝乎?

即致

敬礼!

汪曾祺

1993年5月30日

这封信函,是追要祖宅的,可一点都不“激烈”,还“文乎乎”的。——“区区愿望,竟如此难尝乎?”——不见一点报告的痕迹,却完全是“归有光式”的抒情。

人有所长,就有所短。汪曾祺去世近二十年了,他的作品已经同冰心、鲁迅、林语堂、张爱玲等现代作家排在了一起,深受读者喜爱。可他的公文水平,从仅有的以上两份材料看,实在不敢苟同。当年他要是在某个单位拟文告,恐怕会闹出不少的笑话来呢。

以上的两份手稿,从另一个方面,也见识了汪氏其人,映照出汪曾祺的另一个侧面(或者换一种说法,文学语言、文学状态,已经成为他的一种自觉),也不失为文坛的一个佳话。

2016年3月13日,此新年第一文也。


相关新闻

  • 182015.12

    汪曾祺写序

    汪曾祺一生没有让别人给他写过序。他年轻时,20世纪40年代,出了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收入短篇小说8篇,包括后来很有名的《鸡鸭名家》和《复仇》。

  • 232016.12

    略说汪曾祺为三位书画家写的序文

    上世纪九十年代,作家汪曾祺曾为书法家成汉飙、国画家杜月涛和漫画家高马得分别写过序。大概是因为三位书画家的书发行量所限以及“隔行跨界”的缘故吧,文学界对....

  • 212017.06

    汪曾祺的“淡”——写于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

    今年是汪曾祺逝世二十周年。这位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最后一位“古典抒情诗人”的作家,用他好奇的目光和温情的笔触....

  • 102021.03

    汪曾祺:人间知味者

    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六十岁之前却写得很少。1950年之前的散文,有现代主义之风,段落很长,夹杂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识流和悬想,受到沈从文《烛虚》《潜渊》一类散文的影响,但还处在学徒阶段。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写出了《国子监》那样的佳作,好东西仍不多。其间写得最好的,也许要算《汪曾祺全集》第十二卷所收的书信。此前写给好友朱奎元的信最多,青春的...

  • 152017.03

    凸现完整的汪曾祺

    在当代小说家中,我最喜欢汪曾祺,但一直感觉他是一个很难归类的作家。汪曾祺差不多是唯一一个在中国现代和当代两个文学史时段都写出了具有同等分量的作品的作家....

  • 162017.10

    汪曾祺的签名本

    汪曾祺真是个好老头。他去世这么多年了,影响力还那么大,生卒的纪念日总还有人记得,为他举办纪念活动,家乡为他扩建文学馆。这些年来,一些学者和文学爱好者不....

  • 032022.01

    水流云在——汪曾祺的昆明情结

    一般人都喜欢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陈小手》,而汪曾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却不是这几篇,而是描写昆明文林街叫卖声的《职业》。这篇小说很短,不过2000余字,然而汪先生前后写过四次,第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初又写了三次才最后定稿,也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小说发表之后,没有太多的反响,编者、读者和评论界都没有予以关注,于是,老先生在《北京晚报》写了篇《〈职业〉自赏》,这对于低调不喜欢张扬自己...

  • 102018.01

    汪曾祺与西南联大

    提起汪曾祺,人们会想到他是沈从文先生的高足,京派第四代作家的代表,但从文学成就看,汪不如沈。其中原因很多,有一条常被忽视:在沈之外,汪曾祺另有师法,故....

  • 132018.04

    汪曾祺的书单

    本文所涉书单不是汪先生书房中的书,而是常见于其笔下、那些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书。梳理一下大致可分四类:传统文化、外国文学、杂学、民间文学。笔者试着从这....

  • 01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