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平凡而又多彩的人生

2009-06-17 |

陈钦萍(1961电机)

我是1956年考入清华电机系,到今天已是半个世纪过去了,但是昔日在母校生活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特别是母校强调又红又专,强调全面发展,强调“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强调外语学习和强调体育锻炼等清华学风对我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蒋南翔校长等校领导接见课题组学生。前排左起:李寿慈(副校长)、艾知生(副书记)、刘冰(第一副书记)、蒋南翔(校长)、胡健(副书记)、陈士骅(副校长),二排中为高沂(副书记)。

先进“科研集体”在大礼堂前合影。后排中是指导教师刘子桢。

真刀真枪搞科研、搞设计

我们班是电机制造专业,四年级时,学校提出“真刀真枪搞科研、搞设计”,要求把课堂知识用到实际中。系里分配我到“大电机”科研组,该组共14人,由刘子桢老师具体领导,其中一半(7人)派到北京重型电机厂参加25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的设计制造;另一半人在校内“土电厂”参加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的安装调试运行。我属于第一组,派到工厂,吃住在北重厂达一年之久。当时虽然是“三年困难”时期,大家仍热情高涨,十分投入。该课题一直延续到毕业,取得了制造成功和发电成功的成果并写出若干专题论文。毕业时,全课题组被学校评为“先进科研”集体,在工字厅受到蒋南翔校长等校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云峰电站水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

清华毕业后,1962年初我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报到当天就分配到设计科参加云峰1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定子部套的设计工作。该电站位于鸭绿江上,属于中朝合建的国际电站,其中两台设计频率为60赫兹,另两台设计频率为50赫兹,分别向朝方和中方供电,这是厂里接受的第一个国际水电机组项目,又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水电机组,所以质量要求很高。我按照母校的教导,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并认真翻阅英、俄文资料,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加强质检。该机组安装运行后,出力大、效率高、温升低、噪音小,各项性能优良,受到朝方赞扬,被我国水利电力部授予“银质奖”。

154吨电动轮自卸车的技术引进和国产化

1981年我转入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CMEC)从事贸易工作。19877月我受命负责“154吨电动轮自卸车的技术引进和国产化”项目。

大型电动轮自卸车是露天矿开采的主力设备。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国内需求大,其技术引进和国产化是国家“八五”重大装备攻关项目,国务院重大装备领导小组批准江西德兴铜矿分批采购19台中美合作生产的154吨电动轮自卸车并指定湘潭电机厂为中方的合作工厂,结合采购、生产,消化吸收美方先进技术并最终实现国产化。CMEC承担该项目的对外引进和合作代理任务,我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我们先后与美方公司,签订了四批合同,组织各类谈判30多场,总金额1100万美元;先后派出我方团组150人次,组织美方专家来华指导达100人次,经过6年努力,于1993年由我国湘潭电机厂成功制成我国第一台国产化的154吨电动轮自卸车,在德兴铜矿经过3000多小时满载运行,行驶37000多公里,通过了国家有关部委联合组织的鉴定,达到国外同类车型的水平,实现了国产化,填补了我国在此项目的空白,同时培养了一批人才。我由此受到国务院重大装备办的表彰。

两台1万千瓦水轮发电机出口美国

1991年,我参与开发出口成套设备。1997年我负责签约和执行两台1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由东方电机厂制造,出口美国国家垦务局(小道卡水电站)于7月份正式运转成功。

众所周知,美国垦务局是世界上对设备质量要求最严格的用户之一。谈判中,美方对分阶段质量以及交货期要求严格而具体,并有详尽的罚款章节。在执行合作的六年中,稍有闪失,轻则返工,重则部件报废并罚款,影响公司和东方电机厂的创汇额。美方十多次派专家来华检查质量,为了赢得信誉,我全力配合东方电机厂。厂总工程师亲自指导生产,狠抓质量不放松。在中外双方的通力合作下,经过6年的努力,终于如期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出口任务。在庆祝大会现场,美国当地电视台记者,特别对我采访,竖起大姆指对我们说:“真了不起!中国的水电设备被美国垦务局接受了!”

从母校毕业后,工作了45年,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尽管工作多次变动,我能一直勇往直前,跨过各种沟沟坎坎,克服困难,迎接胜利,这都是清华优良学风培养的结果。回顾这一切,可谓平凡而又多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