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这位清华毕业的85后算法工程师,为“运动健身”编算法

2018-07-20 | 王海燕 | 来源 上观新闻2018-7-13 |

这两年,算法工程师这一行挺吃香。他们敲击着键盘,编写着代码,在各个新兴领域大显身手。而要说哪个最有前途,取决于他在为谁编写“算法”。

白石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白石就是一位算法工程师,不过,计算机专业的白石并没有选择纯粹的人工智能硬件岗位,他编码的领域是与消费者贴得很近的运动健身。

从游戏平台转到健身行业

白石曾在网易游戏工作,也就是给游戏编代码,这应该是计算机专业的常规就业方向。

不过,他没有久留在“游戏”领域。2016年10月,白石加入“乐刻”,成为乐刻算法团队负责人。

刚成立3年的乐刻是家新兴的互联网运动健身公司。从游戏公司转到健身行业,这一跨度挺大。白石这么看待他的这次“转行”:“健身应该比游戏有意思,而且我想加入一个创业公司。”

事实上,白石看好的正是“乐刻”这个创新的健身平台模式。

与传统健身房不同,乐刻摒弃了那种硬性推销,采用“互联网+”的智能运营模式,将健身“年卡”变成了“月卡”,且24小时不打烊,客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在线预约团操和私教课程。

乐刻运动合伙人任兴荣解释说,传统健身房自己养健身教练,而乐刻是赋能教练,给他们客源、营销宣传、创造空间和管理工具等,让他们实现在乐刻平台的自主创业,通过自助智能的小型健身房模式,打造离用户最近的运动健身“便利店”。“如果说,‘盒马’实现了冰箱与厨房的共享,‘乐刻’就是过剩空间、教练课程资源在运动场景中的共享。”

而要构建这样的健身运营模式,背后就需要一支优秀的算法团队。白石就是瞅准了这样的机会跳槽过来。

编写算法的过程就是“炼丹”

运营模式变化的背后涉及高深的“算法”。

“传统健身房靠人工排课,我们是智能排课。”白石解释道,有点类似美团做的外卖派单系统,他们要做的就是一个排课优化的系统,要通过大量数据的演算,来对开课的效果做个预测。

说到排课,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他们要参考的维度包括用户体验、教练体验、场地利用率、场馆周边的地理信息、居住人群等。“人工排课的健身房可能一天都没几个用户,而智能排课根据具体的供给和需求,进行精准调配,让 24小时的健身房高效利用起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随着这两年在全国8个城市近500家店面的扩展,乐刻积累了大量健身数据,算法团队就是要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勾勒出排课模型,“从我们的数据可以看出来,同一时间有多少人在健身,哪位教练的课最受欢迎,课程时间要怎么合理分配,有哪些个性化的需求可以兼顾到。”

除了排课,他们还要利用计算机视觉去识别用户的动作。乐刻的健身房选用的是智能化器械,用户的健身动作会被机器识别和分析,算法团队要将这些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和分析,比如谁在跑,跑多久,用户的动作是否标准。这些都是属于机器学习的范畴,也是时下热炒的AI。白石说,学校里打下的是代码基础,而大部分技能知识是他在工作中积累起来。自AI在14年火起来后,他根据实际需求不断摸索和提升AI的技能。

算法工程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桌前度过。不过,相对纯线上的公司,白石的工作显然要接地气的多。他不能闭关写代码,而是要走出去,了解实际的健身需求。

“虽然我叫得出名字的教练不多,但也接触过上百名教练。”白石本人也在上健身课,他请了私教,定期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与教练讨教切磋健身技巧。

这样的体验让他在编代码中更加注重人性化。“我们要预测不同门店的上课率,开一节课会来多少人,这关系到很多因素,比如要考虑到教练的实际情况,连续上两堂课,对这个教练是相对轻松,还是高强度。每个场所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这就不能简单用数字来计算,为此,团队迭代了很多预测模型。”

乐刻很多的产品项目经理来自美团,“健身领域的用户很复杂,要满足各种需求,做最优配置,这个算法甚至要比美团还要复杂。”编写算法的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要不断试错,要很有耐心。白石说,大家管这个过程叫“炼丹”。目前,他们炼的丹(算法模型)能达到80%的准确率。

“你知道吗,中国最好的教练在深圳,那里气候好,适合健身,教练也最多。”白石说,在把场馆、教练、和器械三者的数据不断串联起来后,发现很多与预想中的不一样。行业通常都以为晚上10点以后开课挺难,但事实上不是这样,晚上也会有一个健身的小高峰,夜里三点多还有不少人在跑步机上挥汗,一般是单身男青年、老外以及各类深夜下班的工种。基于24小时开放和智慧节能的需求,乐刻健身房的灯光、空调都有自动调节功能,没人时,自动关闭,人来时,自动打开。

要做运动健身的平台入口

白石当初的选择没错。

这两年,乐刻不断扩大版图,全国“5000+千店计划”正不断推进,在健身领域掀起一股新风。目前,乐刻已与阿里巴巴、银泰、颐高、万达、万科、联华、苏宁、国美、SOHO等达成健身配套战略合作,共建1公里半径内的健身智慧能量空间站。与此同时,乐刻运动企业课火爆,赋能滴滴等百余家企业健身空间,助力企业化“器械摆设”为“健身文化”。

而这一征战的背后,是算法团队的升级换代。目前,团队一共有十余人,基本都是90后,来自浙大、中科大等名校。

乐刻算法团队

“我们团队正在招人。”白石说,创业公司都很拼,一周工作6天,加班到深夜很平常。有一次,白石写代码写到夜里3点,实在撑不住就倒头睡了,“夜里我居然做梦梦见了代码中的bug,我一个鲤鱼打挺,起身就把BUG修改掉了。”

白石所在的乐刻野心显然不小,“阿里巴巴是购物入口,美团做生活服务的入口,携程做旅游的入口,我们想做运动健身的入口。”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很重要的就是打通共享健身的行业闭环,实现教练课程、用户和健身空间的“人、货、场”的充分利用。而这正是算法团队的用武之地。

“所以,我们其实是家技术公司,而不是单纯的运动健身公司。”作为健身领域的资深算法工程师的白石对这个岗位这么理解,“我们虽在幕后,但离用户很近。”


相关新闻

  • 232022.09

    音乐算法工程师郭倚辰:用代码“演奏”美妙乐章

    “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味,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美……”吃完午饭,郭倚辰(2010级本、2014级博,精仪)照例来到排练室,架子鼓、吉他、电子琴和贝斯已经就位。“午休”乐队的合奏摇滚又复古,主唱郭倚辰随着节奏摇晃身体,白色上衣被束进黑色牛仔裤里,搭配一双纯白帆布鞋,外在休闲风的她下一秒唱出复古动听的歌声,为演出注入“灵魂”。在很多人眼中,郭倚辰是把爱好和工作完美融合的模范。作为一名音乐算法工程师,她的指尖在...

  • 232024.02

    黄志毅 | 算法险峰的攀登者

    哪怕是没有攀登的日子,香港大学(简称“港大”)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黄志毅的思绪也会围绕着“岩点”——思考如何完美地调动指尖、脚掌、身体核心,想象动作的姿态与前后的衔接。热爱攀岩,很大程度上因为这项运动与他从事的事业——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里不确定信息下的优化问题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一面面陡峭的岩壁,就像一道道充满挑战的开放问题,都需要大脑和身体的密切配合,恰到好处地应用工具、审慎地规划总结、针对性...

  • 112021.01

    邱锋海:一个梦想造火箭的CEO成立了一家算法公司

    邱锋海,清华大学机械系1993级本科,声加科技创始人兼CEO“你应该说就两个字嘛——宅男,标准理工宅男。”声加科技创始人兼CEO邱锋海笑着评价以前的自己。2018年,这家押注通信声学核心技术赛道的算法公司刚刚成立时,邱锋海还和几位合伙人拉着投资人围在一起,讨论谁来当CEO。这几个技术出身的人想了想,“不如,我们到外面请一个CEO吧?”“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你们自己也得搞一个出来!”投资人立马否决了这个提议。他们几...

  • 302023.08

    张颖婕 | 人机共舞奏响算法之歌

    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AI)就像一个精明的预言者和决策者。规划送货的导航路线,判断借贷者的违约风险,预测流行病的蔓延趋势,分析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基于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正在创造令人惊艳的商业图景。

  • 292019.01

    何恺明:从高考状元到CV领域年轻翘楚,靠“去雾算法”成为“CVPR最佳论文”首位华人得主

    提到何恺明,很多学术界的人都将其视为“天才型”的人物。从“高考满分状元”,到CVPR最佳论文奖“首位华人得主”,再到震惊学界的“深度残差网络”,这位“....

  • 162021.06

    我校1位教师8位校友当选2020年度国际计算机学会杰出科学家

    12月16日,国际计算机协会(ACM)公布了2020年度杰出科学家名单,全球共有64名杰出计算机科学家获此殊荣,我校1位教师8位校友榜上有名。他们是:我校计算机系副教授崔鹏(2005级博,计算机),研究兴趣包括大数据环境下的因果推理与稳定预测、网络表征学习等。加拿大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教授杨天若(1987级计算机),研究范围包括并行和分布式计算、嵌入式和普适性计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刘学(1992级数学;1996级硕,自动化),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等。美国天普大学教授王昱(1993级本、1998级硕,计算机),研究兴趣包括无线网络、智能感知、移动计算与算法设计等。通用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白帆(1994级自动化),研究领域包括车载网络与移动建模等。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陈名华(1994级本、1999级硕,电子),研究兴趣包括在线优化和算法、能源系统(如智能电网和节能数据中心)、智能交通系统等。IBM Almaden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蕴瑶(1995级自动化),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库、人机交互等相关的跨学科领域研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副教授童行行(1998级本、2002级硕,自动化),研究领域包括大规模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尤其是图形和多媒体数据)等。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副教授张洪宇(2006—2014教,软件学院),研究领域是通过利用从软件数据中挖掘的知识来提高软件质量和生产率。

  • 242022.05

    农村娃→清华学霸→航天工程师!刘争的追梦故事

    从农村娃到清华学霸再到火箭工程师,投身于中国航天的刘争,实现了兴趣爱好、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的完美统一。为让火箭飞得更高更远,他扎根车间17年,不断学习钻研新技术。一路走来,他的追梦心得是什么?

  • 042016.03

    计算机系计85班

    计算机系计85班

  • 212016.03

    优秀工程师的铸成 ——清华大学[1979级] 李艺 访谈纪实

    在北京市政总院大厦顶层的总工程师办公室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位慈祥而专注的工程师。他和很多清华毕业的优秀校友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几十年如....

  • 042024.03

    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彭菲:在复杂的AI世界里做一个单纯的工程师

    在3月1日晚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上,汉王科技研发中心算法工程师、清华大学2003级生物医学工程系校友彭菲,作为人工智能行业代表,荣膺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接到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获奖通知,彭菲的第一反应是不真实感:是我?我做得够好吗?熟悉她的朋友们都笑:彭菲的“傻”劲又来了。彭菲小时候在湖南的大山里读书,山里的小学学生少,几个年级合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