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樊晋:突破自我设限,看见舒适圈外的风景

2020-03-09 | 来源 公号“Arup奥雅纳”2020-03-08 |

人常说成功者就是那些在机会来临时做好充分准备的人,然而真实情境中,我们往往在机会面前发现自己并没有百分百、实打实的准备。这时候的你会不会举手示意:“至少我可以试一试?”

樊晋,清华大学土木系1991级校友,奥雅纳东亚区航空业务负责人

去年底履新的东亚区航空业务负责人樊晋(Jin Fan)就常常面临职业发展的“偶然机会”:她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转至麻省理工的工程管理学科,毕业后在纽约加入奥雅纳。随后樊晋辗转项目管理、结构设计、设计管理,再到项目控制、商业管理各个领域。跨过多元专业之后,如今她又跨过太平洋,从美洲重回亚洲,一力承担起东亚区的航空事业拓展。对了,这也是她第一次由技术专才转型为业务管理者。

这条不同寻常的职业发展历程,每个节点的抉择都需要勇气,樊晋也坦言机遇皆如挑战,每一次面对时自己都会忐忑,不过她以积极的心态为“偶然性”做好准备。

为偶然性做好准备

2016年,Ian Taylor(奥雅纳集团航空负责人)为台北桃园T3航站楼的设计项目招募设计主管和项目代表,这一角色不仅需要管理大型复杂基建项目的丰富经验,还得熟悉中文环境、协调当地各利益相关方。对樊晋而言,这将是回归亚洲市场的难得机遇,然而她也是第一次尝试担纲如此规模的项目设计主管。

台北桃园T3航站楼设计概念图

樊晋笑说:“我当然不建议冒进,实际上我们应该正视、接纳并未准备好的自己,合理评估自身能力,努力学习,迅速减小与要求的差距。准备的过程也让我们成长和充实。”

而做好准备的底气,除了基于对自身经验和能力的信赖,也因为奥雅纳的全球系统和技术人脉资源,从未让她失望。

“我的职业路径,表面上看似随机变化,而潜在原因,是公司对人才的重视,在你需要支持指导、需要转型突破的时候,奥雅纳内部机制总能助你一臂之力。”

山川异域,专业如一

从西方回到东方,樊晋目前常驻香港办公室,将工作重心从项目交付转向航空领域。航空业务本质需求的国际化程度与奥雅纳内部文化氛围的统一性,给予她相对平顺的工作环境进行角色转型。

全球化时代的机场是非常复杂的庞大基础设施,既是全球交通的前沿和枢纽(如CIQS*),也在功能上相当于一座微型城市,机场规划开发需要所有工程服务融会贯通。东亚区航空团队由规划师主力开拓前端业务,也协调与建筑、结构、机电、消防、数字化服务等团队的后续合作,将公司内部分门别类的学科融入一体设计。

樊晋(图中)在大兴机场施工现场

谈及中国近20年的机场建设和业界发展,樊晋不止一次赞“刮目相看”:“现在我们见到当年在中国机场项目中合作过的老朋友,他们仍感激曾向奥雅纳请教、学习的工程经验。而中国本地设计力量正纷纷崛起,能够独立承揽大型航空项目,也成为值得我们尊敬的竞争对手了。”

奥雅纳当然也不停步,需要重新考量自身优势,保持业界领先位置。“一些主要枢纽机场正面临容量、需求和航空体验方面的瓶颈,比如首都机场、虹桥机场开始提升运营效率、最大化现有设施的运营容量。在这一方面,我们拥有丰富经验和脱颖而出的实力,可以为中国客户创造独特价值。”

共情:营造多元包容氛围

作为工程界为数不多的女性管理者,樊晋的职场发展超乎家人预期,也突破了少年时安静内敛的自己。她认为职场女性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潜意识的)自我设限。

“面对机会,职场女性往往不如她们的男同事那么积极自信,需要十成准备才跨出舒适圈。其实我们可以转变对自己的期待和设限,以充分释放我们的实力和优势。”

今年国际妇女节以性别平等(#EachforEqual)为主题,我们在今天庆祝这个节日,阐述女性的才能与成就,正因为营造包容环境、实现性别平等仍有待普遍的理解、正视和努力。樊晋希望更多女性把握机会进入职场、担任管理职位,用共情(Empathy)营造多元包容的工作氛围,量才而用,建立更具创新能力、也更值得信赖的团队。

东亚区航空业务团队

在奥雅纳打拼的我们,或许有志在专业领域进取,成为奥雅纳院士;或许期望胜任管理角色,晋升运营掌门人。除了明晰的职场阶梯,跨国、跨专业、跨领域、或是超越加诸我们身上的刻板印象,何尝不是探索和发展。在我们为自己的人生筹谋计划、选定方向时,也请为偶然性留一点空间:追随你的主见和勇气,不被教条所限、更别自我设限,在舒适圈外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

* CIQS即海关(Customs)、证照查验(Immigration)、检疫(Quarantine)、安检及航空保安(Security)


相关新闻

  • 292016.04

    郝景芳:论一个清华学渣的自我修养

    2016年雨果奖各项提名名单于当地时间4月26日公布。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折叠北京》(Folding Beijing)入围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 292016.04

    郝景芳:论一个清华学渣的自我修养

    2016年雨果奖各项提名名单于当地时间4月26日公布。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折叠北京》(Folding Beijing)入围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 312021.08

    郝景芳:让孩子自我生成,感受到内心之光

    2020年7月,童行书院创始人、科幻作家郝景芳受音乐人陈鸿宇“众方纪”计划的邀请,在内蒙古草原上一个7.7米见方的屋子里,独自生活了三天三夜。没有网络、影音,居住的“黑匣子”的钥匙也被司机带走。房间装饰简洁,毫无冗余。对一个习惯了每天处理几十项大小事务,要与投资人、合伙人、企业家、同事、关注儿童教育的老师家长频...

  • 022010.03
  • 152010.10

    《凝聚的风景》

    作品编号:55作者姓名:陈辉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设计说明: 《凝聚的风景》作品通过众多的人组合成一个抽象的造型,体现清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

  • 122019.11

    石富:雕塑让我不断去寻找自我

    石富曾说:“艺术于我而言,是一个让心灵平静的过程。”十一年间的创作经历,正是他不断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他发现了雕塑真正的价值所在,并始终坚守初心,努....

  • 312023.08

    朱自清:写出自我心灵的宽度与深度

    朱自清先生是散文家、教育家和文学研究家,在人们的心目中既是一位温和文雅、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同时又是一位爱国志士。他用完美的理想人格与爱国主义精神,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现代正气歌。朱自清具有多重文化身份,他的新诗与散文创作成就斐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的身份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他的《经典常谈》写得晓畅明白,系统论述了《...

  • 112022.01

    张利|建筑:来自我们,为了我们

    奥运场馆所面向的群体,已经从服务体育比赛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扩展到更多的喜欢体育的普通人、喜欢文化旅游的家庭、喜欢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城市社区群体,甚至通过网络和电视的传播,抵达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只要我们在地表进行着空间的设计改造,就面临着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设计师依赖的数据或者人因测试的记录,并没有改变服务的对象,只是让设计师更好地用更精准的方法去服务这些对象。因此这种方法并不仅仅适用于像冬奥场馆这样大型的比赛设施,完全可以适用于城市所有空间的改造设计。我的团队和我通过这些设计更坚定了一个信心: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所依赖判断的数据,永远来自生活,来自于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个人,而依赖这些数据去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反过来也是服务于生活中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建筑必须来自我们,为了我们。

  • 252016.08

    郝景芳:让不同语境的人看见彼此

    这篇文章是作者对自己写作理念的诠释。

  • 25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