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陈兆荣:女儿和我是校友

2008-04-26 |

陈兆荣(力学系 1974级)

我的母校是北京清华大学。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为母校自豪,都会为我是一个清华学子而感到庆幸和骄傲。在英国,如果你就读于牛津、剑桥;在美国,如果你毕业于哈佛、耶鲁;在中国,如果你有清华、北大的文凭;你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很多人会向你投去羡慕的目光。

这就是品牌的效应,这就是品牌的公信力。

我在清华学到了什么?主要就是正确的思想方法。我们在学校所学的课本,大多是过时的或落后的(尤其是理工科)。比如,当586电脑已在市面上流行时,我们还在使用386的电脑教材。所以,大学数年,重要的就是学治学方法,培养能力并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由于历史的原因,清华的教学方法和治学精神比较西化,主要是受美国影响。她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老师经常对我们讲:你们在大学里要学什么?就是要学会遇到什么问题去翻什么书;就是要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增老师,现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就经常对我们这样讲。

母校教会我的思想方法,在我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像一盏理论的灯塔,照亮我前进的路。

我崇拜我的母校,我爱我的母校。

所以,当我有了女儿的时候,我希望:女儿将来读大学的时候,能够成为我的校友。

我们家是书香门第,也许是遗传,女儿11个月就会念儿歌。一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发现她不见了,大人们急啊,找遍了所有能找的地方,包括开放式厕所。最后,发现她在奶奶单位的图书室里,干什么?看书!而那些书全是法文书!我们问她,都在叫你,你为什么不回答?你猜她什么态度?答曰:我在看书呀(天啊!不知道她在看什么?)!两岁多的时候,365夜的故事听一遍就能完整复述。更令人佩服的是,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孩子们都在焦急的盼望着家长快快出现,个个坐立不安,而我的女儿,拿本书坐在那儿安安静静的看,旁若无人!所以,幼儿园老师多次对我说:你女儿以后是读书的料。

感谢上苍,当女儿还小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些中国和日本培养小孩的资料。我把它们浓缩起来就是:小孩6个月以前完成大脑发育,3岁以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三年级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小学四年级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自己还加了一条,民主管理。

我这样做了,我们的目标也基本达到。除了小学我还辅导过女儿外,上中学后,她的学习从未让我们操过心。当大队长、团支书、去美国夏令营,综合素质也挺好。

女儿高考前填志愿时,班主任老师和我都对她说:读了12年书,如果不考清华、北大等于白念。另外,我们希望你第一志愿填清华大学。高考的结果是女儿以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女儿能进清华大学,主要是靠她先天的遗传和自己的努力,当然也有我和我们家庭的付出。让女儿成为我的校友,一直是我的希望,庆幸的是,这一希望已变成了现实。当年,我是亲自把女儿送到学校去报的名。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有人问到我女儿,我都会很自豪地告诉他,女儿和我是校友。

商品市场讲的是品牌效应,人才市场也讲品牌。清华大学很显然就是中国人才市场的最著名的品牌之一。清华、北大等几所名牌大学的学生无论求职或出国签证,成功率就是比其他学校的学生高得多。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这样描述过他们用人的心态: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些千字号、万字号的人物,我不要他们我要谁?就是专业不对口也没关系,他们基础好,转行容易。

清华--这名牌大学的品牌效应,伴随着我和我的事业,伴随着女儿的成长与发展,伴随着我们家庭。

我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系,我在中科院的一所研究所工作,拥有自己创办的实体公司。我女儿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在美国纽约一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我为她骄傲。我知足,我感恩,我感谢我的母校,培养了我,又培养了我的女儿。

我爱你,清华大学。

相关新闻

  • 272020.07

    陈和平:人民海军军服和我与母校的情结

    年青的时候,我曾经有过与人民海军一起逐梦深蓝的梦想。我是21岁进入母校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学仪器专业学习的,4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

  • 162021.06

    老牛和我的深情厚谊

    今年是牛憨笨院士逝世五周年。牛憨笨,山西壶关人,光电子学和超快诊断技术专家。1960年考入我校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调入深圳大学,组建了光电子学研究所。他毕生从事国防军工研究,在变像管超快诊断、微光夜视及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期特刊发牛院士生前同窗好友陈承仁学长的怀念文章,以志纪念。

  • 112020.06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曹禺的女儿万方《你和我》讲述父母故事

    戏剧大师曹禺的女儿万方,和父亲同为作家和剧作家。在这部交织着记忆、追踪、梳理、求证的长篇回忆作品中,作者真实地讲述了父亲和母亲的故事。万方一次次回到父....

  • 272016.06

    谷兆祺学长捐资设立“清华校友—谷兆祺励学基金”

    6月24日,清华大学1952届土木系校友谷兆祺学长的夫人陈方老师来到清华校友总会捐赠服务部,按照谷学长的意愿,捐资80万元设立“清华校友—谷兆祺励学基....

  • 012016.11

    “清华校友—谷兆祺励学基金”再获捐赠

    11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1952届土木系校友谷兆祺学长的夫人和女儿来到校友总会,按谷学长的遗愿,将抚恤金以及最后一个月工资共20万元捐入“清华校友—谷....

  • 112014.08

    校友朱鑑荣先生逝世

    清华附小原教导主任朱鑑荣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8月1日13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 252013.10

    来世还做你的女儿 ——陈鸽

    我是陈鸽,原西南联大电机工程系学生陈成的女儿。我父亲今年6月6日过世,我想在贵刊投稿纪念父亲,不知可否。

  • 152025.06

    我和我的600余件算盘

    编者按近日,“算盘春秋:张一兵先生算盘捐赠展”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开展。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馆员张一兵向该馆捐赠了600余件珍贵算盘藏品。藏品时间跨度自晚明延续至当代,形成了完整的年代序列,涵盖不同形制和工艺特征,兼具科学史研究价值与文化遗产保护意义。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带有明确明代款识的“崇祯算盘”,为现存唯一传世的明代算盘。本文系张一兵在展览开幕式上的发言,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清华大学科学...

  • 132023.04

    卅年翰墨愈精神——我和我们心中的罗荣渠教授

    学人小传罗荣渠,1927年出生,1996年去世,四川荣县人。历史学家。1945年考入西南联大,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到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工作,1956年回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会长等。著有《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篇》《美洲史论》等,主要成果收于《罗荣渠文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

  • 02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