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泉(1966动力)
2006年是燃6校友毕业40周年,又是燃气轮机专业成立50年华诞。回顾在清华园内的学习生活情景,母校师长的辛勤培育,清华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严谨勤奋的科学学风,一直在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努力把自己融入到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燃6先后产生了4位国家和省部级干部,1位工程院院士,11位企事业单位的总经理(厂长)和总工,十多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位博士。
燃62班同学于二校门前。 贝学盛、陈德全、陈新华、董建国、段荣满、
干力男、郭企贤、姜云宝、蒋以任、李荫荣、刘德修、潘芃西、沈锡灿、孙昌基、
王蜀平、王悦然、杨铭、于文虎、朱钦、姚尔昶、张孝泉(前排左3)。
燃气轮机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不仅能认真贯彻清华的传统和文化,而且还能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落实到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中去,使之蕴含在每位的举止言谈之中,体现在各种活动之中。
伫足回首,从下面的片断回忆和体会中,可以找出燃6校友对母校的依恋之情,心中深藏着永不消失的清华精神;可以看到他们在人生旅途中,永不知疲倦地奋斗和探索创新着。
一、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多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
燃气轮机教研组的老师,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扎实地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学会灵活用这些知识去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得流体力学的期末考试,老师出了三次考题,第一次纯基础知识,全班成绩都很好。吴仲华老师知道后,要求再出题考一次实际经常发生的流体力学方面的题目,结果全班成绩很不理想。最后,吴仲华老师亲自指导出题,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实际应用,而且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题的考卷。经过这样的考试,不仅要求你有清晰的物理概念,而且能够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去加深理解,提供可行的思路和理念。考的分数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习的水平。
正因为这种知识教学加方法教学,燃6校友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创新地做出成绩,成为本行业本部门的技术业务骨干。于文虎校友运用学到的基础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消除汽轮机轴系振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解决由于轴系振动影响大型机组无法正常运行的关键问题。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被选为工程院院士。还有多位校友,由于在技术岗位上业绩突出,被评审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成为专业技术的带头人。
二、学习期间多参加社会生产实践,结合实际全面培养和提高素质。
我们1960年入学以后,母校就提出“政治业务双肩挑”,培养“红色工程师”,组织我们到河北徐水县参加农村劳动。专业课期间,又到上海汽轮机厂实习,到南京汽轮机厂做毕业设计,毕业前夕又组织到平谷县参加“四清”。入学时是国家困难时期,毕业时又遇上“十年动乱时期”,这样的非常经历,非常锻炼人,锻炼了我们一身的本领,不仅在业务上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在政治上、思想品德上更上了一层楼。在大学6年的学习期间,许多校友积极参加学校社会活动,担任校学生会主席、系学生会主席、低年级政治辅导员,在团委、学生会、班级团支部、班委会热心为大家服务。一边刻苦学习,一边经受各种社会活动的锻炼,为我们毕业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徐荣凯校友在校时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打下了坚实的功底。毕业后从基层干起,从厅长、副部长、全国人大副秘书长直至目前担任省长的重任。孙昌基校友在校曾担任政治辅导员,毕业后历任厂长、副部长、副行长,为国家做出贡献。
三、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入到我国能源、动力事业发展的主流中去。
我们所学的燃气轮机专业及其系统在我国能源、动力事业中有很强的研究基础和优势,研究领域宽,研究内容全面、起点高。毕业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后,深深体会到在校学习的专业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有广阔的舞台和用武之地,是非常重要的。
燃6校友大多数都在能源、动力事业中的大中型电站设备制造厂、电厂、电力设计系统工作,所以能有条件造就一大批技术骨干,成为国家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总经理(厂长)和总工。姜云宝校友提前一年毕业后,一直在电力系统工作,他自强不息勤奋地工作,精通电厂生产过程,工作业绩突出,被选拔担任总理秘书、全国人大副秘书长。蒋以任校友,毕业后分配在上海柴油机厂,凭他踏实的工作,过硬的专业知识,从车间技术员一直到担任上海市副市长、政协主席,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畏艰苦,奋发向上。
艰苦变动的环境,能锻炼人,什么事都要人去做。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对人的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燃气轮机教研组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对人的品德培养,教育我们要办实事,说实话,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严格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尤其是在“国家困难的艰苦时期”和“动乱年代”更要全面地辩证地认识事物看待人。
毕业前夕,我们燃6正面临“文化大革命”,校友都能冷静地分析形势,不说“过头话”,不做“违心事”,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看法,几乎看不到“动乱”带来的“负面”影响。
亲爱的母校,我们可以无愧地说:燃6校友没有辜负母校的培育,我们在各自岗位上,都用清华精神写下了自己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