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下乡劳动二三事

2008-09-26 |

王树文(1966机制)

19609月,清华大学为适应国家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在原动力系汽车拖拉机专业基础上,组建了清华大学农机学院,李辑祥教授任院长。因录取的新生数不足,又从各系的新生中抽调来一批(我本人就是从机械系机制专业抽来的),共组成农601—农606六个班级。

王树文学长(前右295周年校庆与学友们摄于同方部

我所在的班编号是农605班,共32名同学,6名女生住明斋,26名男生住一号楼。经过一周的入学教育,端正了专业思想,学院决定新生先下乡到平谷县农村,为期三个月。一是支援农业劳动;二是为今后学习农机专业打基础。我们班下乡地点是平谷县南独乐河乡烽台村,领队是辅导员赵六奇老师(现汽车系教授)。12月初我们回到学校开始正式上课,到1963年上半年,由于形势的变化,清华农机学院下马了,我们农605班整班转入机械系,编为制64班,不久又合并为制62班,直至毕业。

入学之初就下乡三个月,经历的几件小事很有意思,虽然时隔46年,至今未忘,回忆如下:

一、反锁246

入学时我和班里另7名同学住一号楼二层246室,四张双层床。那时候暗锁并不普及,各房间都用明锁,一把锁只有两把钥匙,8个人进出很不方便。后来又用两把锁串联变成连环锁,有了4把钥匙,比原来方便了一些,但还是不理想。最后经大家商量,买了一把三位数字的号码锁,谁也不用带钥匙了,只要记住号码,进出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面对下乡,要长时间离开学校,新的问题出现了: 当时一号楼背后即是学校围墙,墙外是农村生产队高粱地,环境较“背”,防盗是大事。号码锁只有三位数字,花时间慢慢“试对”就可能被打开,怎么办?我突发奇想: 能否先在室内用门栓将门划上,再在室外用号码锁锁上,这样“双保险”会万无一失。可是若在室内划门,人如何出来?经观察发现,楼房一二层间的墙外装饰护带突出墙面有10厘米厚,从楼梯缓步台窗户出去,攀踏此“护带”可达寝室窗户。待同学们把下乡要带的行李等物品都拿出房间后,由热心而又勤快的陆世言同学从室内将门划好,从窗口出来,将窗扇掩好(无法再从里面划上),顺“护带”返回缓步台窗口而进入楼梯,最后再用号码锁把门锁上。

三个月后从乡下返校时,门窗一切完好,这场“空城计”成功了,未划的窗扇显然是个最薄弱的环节,可是不知情的人谁会想到这一点呢!

二、钟声就是命令

烽台村是个很大的村子,因古代的烽火台而得名。全村人吃水靠一口大深井,井台上安装了一部锅驼机(小锅炉上驼着小型蒸汽机,连为一体),带动戽斗提水。村里设一名专职人员看管锅驼机,有人挑水就开机,夜间无人挑水就用煤压住炉火保持不灭。村里有事以敲钟为号,所谓钟其实是一段一米多长的钢轨夹板,将其挂在树上,用一根大螺栓敲击而发声,声音可以传得很远。

一天夜里,同学们刚刚入睡,骤然响起钟声,接着就听有人喊:失火了,快来救火呀!同学们听到喊声慌忙起床,操起脸盆就往外跑。此刻锅驼机也开动起来,井水源源不断地被提上来,同学们争先恐后用脸盆接水奔向火场。女同学王蟾贞更是一马当先,奋勇救火,弄得满脸灰、满身水。

经过同学们与村民的奋力扑救,大火终于熄灭了。原来起火的是一户人家的柴草垛,村里各家的柴草垛本是依次比邻的,如扑救不及时,必将火烧连营而危及住房,其后果不堪设想。村民们齐声称赞清华大学的学生见义勇为,很有战斗力,王蟾贞同学因为奋勇当先冲锋在前,表现十分突出,受到赵六奇老师的表扬,并号召大学向她学习。

三、敢与队长比赛

在我们所干的活当中,最劳累的活要算刨玉米茬子了,其他的活如掰玉米棒、掐高粱穗、种冬小麦、背秸杆等相对较轻。当地刨茬子较原始,每人管两条垅,右手持手镐,左手握住玉米杆,对准其根部一镐刨出一棵。从两条垅上各刨下一棵茬子后,要互相撞击,震掉茬上的泥土,再接着刨下两棵,直至左手握不下了,就将其整齐地摆放在垅上晾晒,以备晒干后运回当柴烧。

刨茬子不但费力气,还要有技巧。刚开始头几天,大家都不适应,干得很慢,被领头干活的生产队王世金小队长落得很远。150长的垅,队长干到地头坐下休息了,同学们才能到达中点,有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处,个别同学感到体力不支,就在地中间休息了。见此情景有好事的农民说了玩笑话:“庄稼人干活就是累死也要死在地头上,不能在地中间休息。”闻听此话我有些不服气,就想和王世金小队长比试比试,给清华人争气。我这样想是有把握的,因我从小生长在农村,上小学时常参加农业劳动,家乡打茬子是每人拿八条垅,用四齿钉耙打掉根部泥土(茬子早已由畜力从垅中翻出),钉耙挥舞,泥土飞扬,别有一番景象。

艺高人胆大。第二天一上工,我就对王世金小队长说:咱俩来个竞赛如何?小队长说:“那你肯定输,你们念书人体力有限,不落你十米八米不算我赢 。”比赛开始了,我紧紧咬住队长不放松,刨镐和敲土动作力争与他同步,这样才互不影响,否则谁落后就要受尘土飞扬而迷眼睛,影响速度。经过全力拼搏,我们几乎同时到终点。小队长非常惊讶:“连村里人都比不过我,今天竟落不下你,你真厉害。”

2006.3.5 于抚顺

相关新闻

  • 192024.02

    成长在清华大学四好班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292010.06
  • 302015.07

    “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记念冯契先生

    今年是冯契先生这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家诞辰百年。冯契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中途赴延安参加革命,之后在西南联大复学,问学金岳霖、汤用彤,承继了他们逻辑分析与中国哲学的学问,抗战胜利后赴上海执教。“十年浩劫”中,其著述手稿被悉数抄走,直到80年代才得以重写。我们在这里回顾冯契先生的经历,记念他在20世纪中国度过的一生。   “给他贴任何一个标签都不太合适。”上世纪80年代曾师从冯契先生六年的高瑞...

  • 212022.03

    木秀于林——纪念我的舅父古念良逝世31周年

    古念良用他的一生,致力研究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规律,寻找经济强盛的路向和方法,为富民强国献策。本文通过他从童年、求学、投身抗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贡献与遭遇及人生最后辉煌的整个历程,通过他本人及亲友的忆述、他对笔者的启蒙、他生活的点滴、他文章的精华等等,尽可能让他的后人及世人全面了解他的品格、学识和贡献。通过古念良的文章,展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贯主张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力量;他的文章用经济数据说明毛泽东、周恩来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已实行经济开放政策。

  • 132015.03
  • 092024.01

    贵州校友会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1月4日,清华大学贵州校友会在开阳县安营村举行了送文化下乡活动。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村落的每一寸土地,群山环绕的安营村阡陌交通,生机盎然,一场别开生面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激发了群众对于乡村振兴创建的激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贵州校友会的组织下,活动现场,书画家们展示了中国传统书画的魅力。他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跃然纸上...

  • 232018.10

    “他来了,是我们的福分”——跟何镇长下乡手记

    1986年出生于安徽和县的何俊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何俊伟作出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扎根基层!2011年10月,何俊伟如愿成为吉林....

  • 302009.10

    回忆吴晗同志二三事

    纪念诞辰100周年回忆吴晗同志二三事我是1944年至1945年在昆明西南联大认识吴晗同志的。当时,吴晗负责民盟联系民主青年同盟(简称“民青”)的工作,我是民青成员,在地下党领导下负责青年学生的医药救济工作,我们之间没有直接的组织关系。我真正参加民盟工作,在他直接领导下,是从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事情。  独到的领导艺术  从北平和平解放到“文化大革命”前的这一段时间内,我在吴晗直接领导...

  • 222021.02

    参加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二三事

    参加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