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巫宁坤:西南联大的茶馆文化

2008-11-10 |

2008116 中国新闻网

  1939年夏,我从四川合川二中高中毕业,考上西南联大外语系。学校九月开学,无奈从重庆去昆明交通十分困难,我足足用了两个月,终于在十一月中才到达昆明大西门外新校舍报到。1941年夏,我刚读完大二,就响应号召,“投笔从戎”,去给即将来我国支持抗日战争的美国空军志愿大队担任英语译员。我在西南联大学习的时间前后不到两年。

  这个期间,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空袭警报一响,全校师生员工跑警报,上课的时间就更少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实在不算太多。但是,在西南联大度过的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却是难以忘怀的。联大汇集了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名校的教师,其中不乏誉满中外的学术大师,他们崇尚“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论工作和生活条件如何艰苦,他们都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潜心学术研究。可惜我因中途辍学,无缘受教于多位名师,不过有幸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我就终生受用不尽了。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却是西南联大的茶馆文化。凡是联大的同学大概没有人没上过泡茶馆这门大课的。新校舍因陋就简,仅有一个图书馆,座位有限;宿舍四十人一间,没有书桌;课外活动几乎等于零。于是,学校附近两条街上的十来家大小茶馆,从早到晚坐满了联大的学生,看书、写作、聊天、玩桥牌,各得其所。

  汪曾祺1984年在《泡茶馆》一文中回忆道:

  大学二年级那一年,我和两个外文系的同学经常一早坐到这家茶馆靠窗的一张桌边,各自看自己的书,有时整整坐一上午彼此不交语。我这时才开始写作,我的最初几篇小说,即是在这家茶馆里写的。

  这里写的两个无名氏就是我和赵全章。我们仨是一九三六年春在镇江参加高一男生集中军训时结识的,我上的是扬州中学,全章上的是苏州中学,曾祺上的是镇江中学。三人都是十六岁,编在同一个中队,三个月同吃、同住、同操练。没想到,三年以后,三人都当上了流亡学生,又同时考上了联大,曾祺读中文系,全章和我读外文系。碰巧三人又同住一栋宿舍,又都爱好文艺,朝夕过从。每天课后,我们仨就各自带上两三本书、钢笔、稿纸,一起去泡茶馆。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吃“花生西施”的五香花生米,一边看书,多半是课外读物,或写点儿什么东西。茶馆就是我们的“书斋”。谁写好一篇东西,就拿出来互相切磋。曾祺第一篇小说的文采就让我俩叹服。全章中英文都好,经常写抒情小诗,后来一篇接一篇从英文翻译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我也写一些小东西。我们最初的习作都是在这家茶馆里泡出来的,投给中央日报文艺副刊,居然一篇篇小诗小文都陆续注销来了。经常饥肠辘辘的穷学生,谁一拿到稿费我们仨就直奔文林食堂“打牙祭”。有时,茶馆打烊以后,深更半夜还冒着雨到翠湖去逛荡,享受免费的湖光夜色。

  大西门外经常尘土飞扬,风沙蔽日,无树无花的校园俨然一片荒漠,茶馆宛然水草迎人的绿洲。茶博士,不分男女,都亲切如家人、温馨如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一碗碗清茶好似一派清流,荡涤着家山万里的游子的满面风尘、灌溉着如饥似渴的心田、滋润着绿绮年华、孕育着含苞欲放的性灵。

  茶馆也是我们的殿堂。我们一边饮茶,一边虔诚地诵读一部又一部文学经典,在茶香水气里领受心灵的洗礼。我们坠入沈从文描绘的如诗如画的“边城”,倾听他那透明烛照的声音、温存的节奏和音乐,如醉如痴,流连忘返。有时竟忘了回学生食堂去吃饭,只得用花生米来充饥。何其芳的《画梦录》诱使我们作起“横海扬帆的美梦”。法国作家纪德根据《圣经》故事改写的《浪子回家》,篇幅不长,却让我对一个流浪汉灵魂的受难感同身受,便用“浪子”作起笔名来,下意识地向往于灵魂的归宿。

  西南联大的流亡学子有福了。在烽火连天、无家可归的岁月里,茶馆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心灵之家,促进我们自由自在地茁壮成长。汪曾祺在《泡茶馆》一文中最后写道:“如果我现在还算一个写小说的人,那么我这个小说家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

  当年的茶友全章和曾祺已先后作古,哪年哪月,我才能回到昆明重温茶馆文化呢!

1951年正要启程回国的巫宁坤在芝加哥大学校园内留影

巫宁坤,英美文学学者,翻译家,上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卞之琳等人,1943年赴美担任中国在美受训空军师的翻译,后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1951年,博士学位尚未拿到时,接到燕京大学急电邀请他回国任教,同年返国任教于燕京大学英语系。后历任南开大学等校教职。现定居美国,曾翻译菲茨杰拉德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白求恩传》、狄兰·托马斯诗癣伊修武德散文等。1993年在纽约出版英文自传小说《一滴泪》A Single Tear),轰动西方世界,荣登《纽约时报书评》畅销书榜。

 

相关新闻

  • 032021.06

    明明山河寥落,为何群星闪耀?

    在启动电影《九零后》的筹备工作后,导演徐蓓意识到,当年拍摄纪录片时的采访,已经是很多人最后一次对着镜头说出他们的故事了。团队做的,是抢救性的采访和记录。电影里出现的16位西南联大人,平均年龄96岁。“我觉得他们需要、他们值得这样一个仪式感。用最好的音响,在最好的环境里,关上灯,静静地,不发弹幕,看他们的故事,我觉得就是这三个字:仪式感。”在5月初电影的首映礼上,徐蓓说。用影像展示西南联大是很难的。那...

  • 052020.11

    探寻“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文化记忆——来自西南联大历史展陈场馆的调研报告

    11月1日是西南联大在昆明组建82周年校庆纪念日。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因结茅立舍、弦歌不辍、人才辈出而享誉中外的大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永恒丰....

  • 192018.11

    文化记忆带来的情感震撼——文献纪录片《西南联大》热播的启示

    该片结构清晰、思想深邃,以个体生命体验为主要叙事轨迹,将西南联大那段历史风云和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娓娓道来。

  • 102017.11

    西南联大的故事

    有关西南联大的书出版了不少。为什么怀念西南联大?学者们从史料研究出发作了分析和解读;联大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从师生自述、回忆以及小说中可以看到。

  • 112019.07

    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的原生面貌

    西南联大取得的巨大成就,除了教学科研的传统赓续与新文化薪火不辍外,学生社团活动也功不可没。联大八年出现过一百多个学生团体,性质各异,活动丰富……

  • 222019.02

    西南联大的国文教材

    二手书最受追捧的孔夫子旧书网上,一家旧书店最近以一万元的高价悬售一本抗战时期编印的《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其价甚昂。

  • 192018.11

    文化记忆带来的情感震撼——文献纪录片《西南联大》热播的启示

    该片结构清晰、思想深邃,以个体生命体验为主要叙事轨迹,将西南联大那段历史风云和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娓娓道来。

  • 022023.03

    冯至在西南联大

    我和父亲有聊不尽的话题,那就是昆明。我们家是1938年12月随同济大学搬迁到昆明的,那年父亲33岁,正是如《神曲》开篇所写的,“在人生的中途”。第二年8月他就辞去同济大学的工作到西南联合大学任外国语文学系教授,一直工作到联大结束,1946年6月我们随北京大学复员回到了北平。在昆明住了七年半,其中有七年在联大度过,这七年,他在研究歌德、里尔克与杜甫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在创作上也出现了一个高峰,思...

  • 112019.09

    赵捷民:回忆西南联大

    1938年至1940年,我曾在西南联大历史系读书。1940年我从联大毕业后,又在昆明教书,一直与西南联大师生有着联系和接触,西南联大的往事深深地印在我....

  • 192021.11

    西南联大的“九零后”

    今年11月1日是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4周年纪念日。前段时间上映的纪录片《九零后》,又将这所群星璀璨的大学,呈现在社会大众的眼前。《九零后》的16名主演,年龄最大的已经106岁,最小的也92岁了,平均年龄则超过96岁,是名副其实的“90”后,堪称电影有史以来最“资深”的本色出演。主演者分别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翻译界最高奖北极星奖得主许渊冲(享年100岁)、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99岁)、世界焊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