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动电影《九零后》的筹备工作后,导演徐蓓意识到,当年拍摄纪录片时的采访,已经是很多人最后一次对着镜头说出他们的故事了。团队做的,是抢救性的采访和记录。电影里出现的16位西南联大人,平均年龄96岁。“我觉得他们需要、他们值得这样一个仪式感。用最好的音响,在最好的环境里,关上灯,静静地,不发弹幕,看他们的故事,我觉得就是这三个字:仪式感。”在5月初电影的首映礼上,徐蓓说。用影像展示西南联大是很难的。那...
“很多同学犹豫不决,恰好学校当局请了两位名人来讲演,一位是省主席张治中先生,他是反对迁移的;另一位是陈诚将军。他给同学们痛快淋漓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同时征引了郭沫若周恩来陈独秀等对于青年责任的意见。而他的结论是:学校应当迁移”
11月1日是西南联大在昆明组建82周年校庆纪念日。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因结茅立舍、弦歌不辍、人才辈出而享誉中外的大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永恒丰....
该片结构清晰、思想深邃,以个体生命体验为主要叙事轨迹,将西南联大那段历史风云和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娓娓道来。
有关西南联大的书出版了不少。为什么怀念西南联大?学者们从史料研究出发作了分析和解读;联大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从师生自述、回忆以及小说中可以看到。
西南联大取得的巨大成就,除了教学科研的传统赓续与新文化薪火不辍外,学生社团活动也功不可没。联大八年出现过一百多个学生团体,性质各异,活动丰富……
二手书最受追捧的孔夫子旧书网上,一家旧书店最近以一万元的高价悬售一本抗战时期编印的《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其价甚昂。
该片结构清晰、思想深邃,以个体生命体验为主要叙事轨迹,将西南联大那段历史风云和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娓娓道来。
我和父亲有聊不尽的话题,那就是昆明。我们家是1938年12月随同济大学搬迁到昆明的,那年父亲33岁,正是如《神曲》开篇所写的,“在人生的中途”。第二年8月他就辞去同济大学的工作到西南联合大学任外国语文学系教授,一直工作到联大结束,1946年6月我们随北京大学复员回到了北平。在昆明住了七年半,其中有七年在联大度过,这七年,他在研究歌德、里尔克与杜甫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在创作上也出现了一个高峰,思...
今年11月1日是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4周年纪念日。前段时间上映的纪录片《九零后》,又将这所群星璀璨的大学,呈现在社会大众的眼前。《九零后》的16名主演,年龄最大的已经106岁,最小的也92岁了,平均年龄则超过96岁,是名副其实的“90”后,堪称电影有史以来最“资深”的本色出演。主演者分别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翻译界最高奖北极星奖得主许渊冲(享年100岁)、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99岁)、世界焊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