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精神激励自己奋发拼搏

2008-11-22 |

董元昌(1952

我是19522月从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离校的,回忆毕业50年所走的历程,无限怀念在母校度过的十分紧张却又充满朝气和青春活力的岁月。

回忆我当年在清华学习期间,学习条件确实是十分优越,有那么多著名老师给我们授课,教我们物理课的是周培源教授、教机械原理的是刘仙洲教授、教理论力学的是钱伟长教授、教材料力学的是张维教授、教机械设计的是李辑祥教授。马约翰和牟作教授教我们体育,深得同学们的爱戴,至今我的身体状况仍保持良好,就得益于在清华大学求学时代体育锻炼打下的基础。

我的家境比较贫寒,申请了助学金得到批准,本可以无忧无虑地好好学习,但在当时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了内战,强化了专制统治,官员腐败,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下,我和众多同学们一样,虽然一面尽力用心读书,但另一方面又对国家和个人前途感到忧虑和迷茫。在这时,学校里一个名为“松明团契”的团体邀请我和其他一些新同学参加他们举行的联谊活动。通过组织郊游和联欢等形式使新老同学互相熟识后,由“松明团契”的部分老同学黄庆华等将新同学另组成一个新的团体,定名为“未识团契”,组织我们阅读进步文艺小说和哲学、政治书籍,还座谈读书心得。同时因为我爱好唱歌,在中学时就参加过歌咏队,所以也主动去参加了“大家唱”歌咏团。在这两个社会团体中,在读了各种进步政治和文艺书籍的教育下,在歌咏团高唱许多革命歌曲的熏陶下,使人得到了政治上的启蒙,认清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面目,提高了自己与其斗争的勇气,自觉地参加了1947年至1948年北平发生的多次学生运动。到第二学期,我们几个在一个团契内的同学住在一个宿舍内,在黄庆华的带领下,我们的宿舍就变成出壁报的秘密地点了。稿件都是黄庆华写的,内容主要是论东北战场形势,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揭露国民党报纸的谎言,由另一位同学写成大字壁报,半夜里我和其他几位同宿舍同学张贴到大饭厅门口外墙显著位置上,白天吸引众多学生观看。

1213,校园北方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我和许多同学登上平斋楼顶上观看,看到国民党败兵在清华园北墙外如潮水般的撤退下来,往西撤走。学校暂时停课,全力保卫校园,我也住进机械系馆内守护。1218解放军在校门口贴了安民布告,至此清华正式解放。同学们都开始走出校门,自发地去访问解放军。

1219,我也和几位同学骑自行车去颐和园到解放军驻地去访问,受到驻地某部首长的热情接待。当我们骑自行车回校到达西校门之际,忽听身后空中阵阵轰鸣声,回头一望正见一架运输机朝我们骑车方向飞来,我急忙向北转弯骑车飞奔到生物馆内,抬头再看这架飞机已飞到我的左前方,忽然飞机机身下方打开了门,抛下一颗炸弹,我眼看它飘飘摇摇地落在生物馆的左前方处爆炸了。待飞机远去,我骑车去炸弹爆炸处观察,恰在学校行政本部“水木清华”门外的草坪上,炸了一个直径约56大的深坑。这一罪恶行径更激发了全校师生的极大愤慨,促进学校师生彻底和国民党政府决裂,决心为建设美好的新中国而努力。

19522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央军委电讯工业局工作。不久被派赴前苏联进修“真空电子技术与设备”。1955年秋回国后到北京电子管厂任总机械师。北京电子管厂是前苏联援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全套自动化专用生产线设备是从前苏联引进的。1956年投产以后,由于我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厂原设计生产的品种和数量已满足不了需求,为此从1956年至1958年,我主持设计制造了数十台芯柱机、封口机、排气机、测试台等一系列专用生产线设备,为北京电子管厂品种扩大至90余种,年产量达3000万只作出了努力。至1958年,国家决定要在建国十周年之际,建立一个1000KW大功率短波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子管厂承接了研制1000KW大功率短波发射电子管的任务,厂里将研制所需的专用设备任务交给了我。在我的主持下,经日夜奋战,用半年多的时间设计制造出了20多台套的大型发射管专用生产线设备,随后北京电子管厂用此整套设备及时试制出约十个品种数十只大功率发射电子管,交付正在建设中的国际广播电台,终于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按时向全世界用多种外语发送新中国新闻报导。这是一项国家重点大会战工程项目,我获得国家的表彰。

1960年电子工业部调我去四川成都国营南光机器厂任总工程师。该厂原为地方机械厂,由电子工业部接收后将其改为专门生产电子专用设备的工厂,为电子工业部新建众多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生产线设备。我任总工程师期间,在大力加强技术改造的基础上,20多年间我主持研制开发了累计达250余个品种当时国内急需的电子专用设备,包括电真空器件、电子元件、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器件的各项生产线设备,在当时国外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的年代,这些自主研制的国产化设备,产量共计达2万余台,提供给全国数百个电子工业企业和科研单位投入生产使用,为自力更生地发展我国的电子工业起了巨大的作用。从1978年至1982年间我主持开发的新产品共获得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和二等奖11项。此外,我在1980年至1982年主持设计制造成功的1719英寸黑白显像管年产50万只自动化流水线成套设备,是当时国内产量最大的大屏幕黑白显像管国产化生产线,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2年电子工业部调我回北京担任部电子元器件工业局副局长,经几年的努力,使全国电子元器件和设备的性能质量水平和国产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87年电子工业部从日本引进21英寸彩色显像管生产技术,我这时担任了中国电子生产装备公司总经理,组织领导了全国20余家设备企业承担了按日方技术要求在国内制造整套生产线设备的任务,共计270余项,6000多台设备。经两年的努力,成功地投入生产,大批量地生产出21英寸彩色显像管,从而掌握了彩管生产线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为我国扩大21英寸彩管产量以及在90年代生产2529英寸彩色显像管使用国产化生产线设备奠定了基础。

我已于1995年离休,回忆自己毕业离开清华母校时,我们国家正处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正是在清华学习期间在学业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激励自己奋发拼搏、报效祖国,才能在当时我国受到技术封锁的年代里,励志为新中国的电子工业从无到有的奠基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