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恩师教诲 受益终身

2008-11-22 |

高龙辉(1979热能)

1975年金秋10月我有幸从祖国边陲广西来到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热能系就读锅炉专业。未到清华前,在梧州市锅炉厂已有缘与清华学子共事六年,他们的渊博知识和对技术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这些学长在母校学的是锅炉专业,但在厂里他们除搞锅炉设计外,还自己设计和亲自参加制造千吨水压机、大型弯管机、码头塔吊等大型关键设备,为梧州锅炉厂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们取得的成就与母校高素质教育分不开,也给我到清华读书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和动力。

我到清华前,只有不到初中学历(1964年考上初中),要想在清华三年半(当时学制为三年半)中学到丰富的知识,确有很大的困难。但清华不愧为中国的名校,不但大师云集,还有一大批最懂得素质教育的好老师。学校根据我们这批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首先安排最好的基础课老师给我们补初、高中课程,并选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课老师给我们上课。董树屏老教授、徐秀清、朱聘冠、毛健雄、曹伯林、蒋展鹏、李瑶珠、曾瑞良、胡振岗、陈昌和等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情景记忆犹新,他们深入浅出和每堂课讲完后归纳重点的教育方法使我们很快弄懂课本知识和掌握知识重点。特别是李瑶珠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提出的清华培养学生的目的,给我以后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终生受益。她讲:“你们有幸来到清华读书,这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从清华出去的学生,要掌握三个能力,第一是自学能力,因为技术是不断更新的,有了自学能力,才能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充实自己而立于不败之地;第二是分析问题能力,只有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应用到分析问题上,才能学有所用;第三是解决问题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做好技术工作。”老师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也使我了解到为什么梧州锅炉厂的学长们会一专多能。从此我牢记老师的教导,注意三个能力的培养,并学会如何掌握知识的重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毕业分配时,由于学习成绩还可以,虽然我是带薪上学应回原单位,但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委到校选人时还是把我分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局锅炉监察处,从事锅炉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的审查和监察工作。

由于得到母校的精心培养和教育,毕业出来后,很快成为单位里的技术骨干,特别是运用三个能力来学习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为企业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如扶绥县扶南糖厂和南宁化工厂65T/h锅炉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问题、崇左县崇左糖厂65T/h锅炉过热蒸汽严重超温问题、合浦县西场糖厂两台30T/h锅炉竖井煤粉爆炸及运行不正常问题、兴安县火电厂65T/h锅炉安装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龙州县霞秀糖厂25T/h锅炉对流管运行中产生裂纹问题、灵山县陆屋糖厂锅炉水冷壁管爆破问题等,大都是我单独解决,受到了用户的好评,以至不少单位在锅炉使用中碰到技术难题指名要我去帮助解决。我在单位的技术人员中,也是最早在全国性的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且寄去的每一篇都发表了。

三个能力的培养,也为我下海办实业转学别的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开发的产品,其中在冶金行业开发的“机械化燃煤反射炉”被该行业的技术人员称为该行业的一次革命。该产品可节煤30%,缩短冶炼时间1/3,且全部实行机械化,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该产品已获得了国家实用专利,并在推广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污水治理的最大技术难题“酒精厂废液治理”也取得了突破,由我研制的一个综合处理装置已试验成功,产品在进行制造和在酒精厂安装,并申请了专利,该装置和清洁生产技术配合起来,将会大大减少酒精废液治理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日产70吨酒精厂的污水量,采用厌氧和好氧或别的治理技术将要投资过千万元,采用我们的技术不超过三百万元,运行成本也很低,目前很受生产酒精厂家欢迎。三个能力的培养,使我和无数清华学子受益终身。

(选自《清华学子在广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