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干一行 爱一行 专一行

2008-12-05 |

刘 吉 (1964)

有人问我:“在中国一个普通贫农的儿子走进共和国部长之行列的能有几人,您是其中之一,您进入政界‘仕途’奥秘是什么?”我讲:“我的童年是在北大荒一个偏僻的乡村度过的,那时的理想就是有书读,有饭吃,不被别人欺负。1958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名震中外人才辈出的清华大学。这是我一生中一个大的转折点,童年贫困固然是痛苦的,但也因此铸就了我的勤奋坚毅的品格。”

在“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50周年纪念会上,

刘吉学长(右)和张孝文教授合影。

清华园,人才聚集之地,精英荟萃之所。清华人做人的信念:不落人后,永争第一。作为学生,我始终保持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辅导员,年龄相近的学友总是把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我,我总是尽心尽力,努力做好。应该说这段阅历使我懂得了怎样读书,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开拓事业……如果儿时对于读书的渴望和狂热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笼统而模糊的理想。那么来到北京踏进清华园,特别是经过一段辅导员生活的锻炼,自己才真正看到了真实而又清晰的希望。清华六年既是我学生生涯的结束,也是自己走向成熟的开始。

作为一名科技人员,我明白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把握的很有限,未知的却是无限的广阔。由此,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进入这个无穷的令人难以知晓的领域,去探寻、去发现。

当文革那场疯狂的政治风暴席卷整个中国时,我同所有的人一样,跌落到运动的苦海之中。磨难不能摧毁人的志向,知识赋予了人坚强的毅力!当那场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的伟大改革蓬勃发展之时,我由科学研究领域转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天地。我明白,当自己被职业所选中的时候,只有去努力做好它。因为,这是社会的需要。“着眼于未来,着力于当前”,是我的敬业原则。近40年中,我的工作变动了13次,样样涉及。刚刚登上一座高峰之后,又受命去开辟新的阵地。人们从媒体上看到的我:一会儿是百姓;一会儿是军官;一会儿是搞原子能研究的工程师;一会儿是大学教授;一会儿是大学党委书记;一会儿是政府公务员;一会儿是企业家;一会儿是体育工作者;一会儿又是理论工作者……这样的阅历有点传奇,所以经常遇到青年朋友问我:“你主张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我回答说:“当职业选择了你的时候,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当让你选择了职业的时候,你应爱一行干一行。”我一生走过的路,基本上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我主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者“无功就是过”。我这样说的,也尽力去这样做了。因为工作变动多,我接触的社会面就广;因为站在不同层次的岗位上考察了中国的现实,目睹了各种人的心态变化和表演;因为受过多种岗位锻炼,应该说我对社会和人生的各种问题看得还是比较深透的。一位著名艺术家赠诗给我,写到:“源头活水清冽湛,冰心一片玉壶中。”一位中央领导称“刘吉同志是思想教育艺术家”。回顾四十年的社会阅历,我一直认为是清华大学六年学生生活,特别是两年在校的辅导员生活,为自己走向社会,适应各种不同生活环境,开拓工作局面打下了稳固基础。

自己经过这么多年,终于读懂了所谓“仕途”奥秘:时势造英雄,知识产生力量,理想产生希望,信念产生意志,实践产生真知。共产党员是一块砖,革命一生任党搬,搬到哪里在哪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是我那代人的追求,我那代人的使命。正是依靠这个“奥秘”,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儿子走进了共和国部长的行列,这条路正是从我幼年放学捡柴时经过的那条乡间小路开始,经过中学、大学,特别是清华辅导员那段经历的铸造,奠定了我以后成就事业的稳固基础。

辅导员这段阅历,至少有三个方面使我受益终生。

一、实践出真知

1958年以后,高校招生贯彻阶级路线,清华工物系可谓是个标杆,学生中工农兵和革命干部子弟占大多数,这些学生对党的感恩思想很深,埋头读书,生活俭朴,业余爱好不多,参加文体活动很少,被外系学生称为“老太婆系,老头子系。”特别经历三年(1960—1962)困难时期,同学们体质普遍下降。我是19629月当辅导员的,我的任职是工物系学生会主席。我记得任职不久,系主任何东昌找我谈一次话,谈到原子能事业需要的学生应该全面发展,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国家需要的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全面发展的人才。系里抓教学,但身体锻炼要系学生会来组织,工作才能是在实践中磨练出来的。他希望系学生会要大力组织同学们参加文体活动,这些要求成了我们系学生会这一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了明确的指示,又有了1963年要开校运动会这一契机,所以这一年我们系学生会围绕这一任务,开展了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比赛,以及各种健身活动。比赛前,我们认真研究分析部署,比赛中我们带头参加指导,比赛后总结经验教训。这样从头至尾的参与,不仅锻炼了我们系学生会这支队伍,也大大促进了工物系同学参加文体活动的热情,在1963年全校运动会上,过去一直是学校十多个系总分最后一名的工物系,一跃获得全校男生第三名,女生第四名。校运动会后,何东昌接见了工物系参加校运动会的运动员,表扬获奖同学,并和大家一起照相,这对工物系学生全面发展是个极大的推动。

二、“实事求是”是做人的原则

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都挨饿,当时大学生定量每月32斤,因为没有副食,普遍是吃不饱肚子的。我个子大,吃不饱,身上浮肿,但那时革命热情很高,处处维护党的利益,处处维护党的原则,处处维护党的威信。不能说吃不饱,有病也不能说是饿的。记得有一天晚饭后见到几位同学从饭厅中走出,就问一句吃好了?几位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说吃好了,也不能说吃饱了,只能说已经吃过了,而且这些同学回宿舍睡觉,晚自修也不去了,当时就认为这几位同学有情绪,思想落后。此事被蒋南翔校长知道了,蒋校长说:这几位同学讲的是实话、是实事求是,不是情绪和落后。他还说,“一二·九”和解放前清华学生上街反饥饿,实际上食堂的伙食是不错的,现在国家处在困难时期,大学生表现是好的。后来学校减少了学生体力劳动,寒假减少考试科目,还规定女生不提超过10公斤的东西,体育锻炼大力提倡打太极拳……这件事使我终生难忘。遇到一些重大问题,蒋校长“实事求是”的教导萦绕在头脑中。1983年全国严打,我在一家大工厂任党委书记,当时严打的指标城市要抓捕千分之三,我在的工厂有5000人,要抓捕15人,由于我们工作比较细,按抓捕条件我们厂一个没有,其结果说我们没完成任务,抓多的受表扬,抓少的受批评。此事被新华社反映到中央领导同志处,听说胡耀邦同志见了后写了批示:如果我们的党委书记都像刘吉同志那样,多少工人阶级的子弟得到挽救啊!

三、学会了边工作边学习

任辅导员时,我们是学生,双肩挑、双肩优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任务,更是周围同学对我们的期待。我当辅导员两年,毕业时间晚了半年。完成辅导员工作,毕业论文是优秀,这是学校党组织对我们的要求,清华辅导员绝大多数人都做到了,培养了边学习边工作的自觉性和能力。

毕业后这些年尽管我工作变迁较多,但我能较快适应,并且坚持业余时间读书,坚持每天作笔记,这已成为我的习惯,几十年我整理出版书籍近千万字,出版各种书20多部,为社会作报告近两千场。这是辅导员生涯留给我的宝贵财富。

* 刘吉学长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现为第一批国务院稽察特派员。本文是他在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5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