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蒲公英的种子

2009-06-02 |

薛蓉(1984级生医)

奥运以后,北京的天空变得格外晴朗,火红的夕阳从万里无云的晴空中投射下来,照射进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此时,我总会停顿下来,任自己的思绪漫游,回忆起很多北京清华园的往事,这里是我人生旅程起步的地方。

记得小的时候,每当我看见路边的蒲公英,总是忍不住拿在手中,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用最大的力气将蒲公英毛绒绒的花絮和种子吹上蓝天,看着它们随着微风,飘飘洒洒,心里总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此时,自己也会梦想成为它们中的一员,在广阔无比的天空展翅飞翔。

大学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而清华又渗透着北京这座古都悠久文化的特有印记。我对于清华的印象构成了我对80年代北京的回忆。我1984年从江苏扬州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清华,对外地同学有着比南方的大学更多的包容,人与人之间的生疏很容易在一个微笑中消融。北京同学对外地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从开学初火车站、大礼堂前接待新同学的热烈场景中就反映出来了。清华一座座整齐的教学楼和实验室,无不透着人们对科学的敬畏。在静谧的课堂上,在装备先进的实验室里,留下了同学们多少朴实而又难忘的身影,事业的航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清华五年的学习,大家的生活节奏是忙碌而又快乐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历历如在眼前:老师们认真授课的讲堂,同学们在自习教室里孜孜不倦的身影,“一二·九”新生歌咏比赛获奖,十一、五一的聚餐、郊游,熄灯后宿舍里的卧谈会,考试前同学们的废寝忘食。还有毕业离别的那一刻,同学们紧紧握住的双手……这些情景虽然都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回想起来却是那么清晰,它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不可磨灭。有时别人问我对清华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它体现在一幕幕学习、生活的细节上,体现在同学们亲密无间的友谊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源远流长的校训,成为了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座右铭。执着地追求人生的理想,力求成为各个领域中的先锋模范,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们清华的毕业生在离开母校后共同的追求和价值观。

大学毕业后,和身边的许多同学一样,我向往出国深造的机会,希望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我选择了出国,此时的自己,就像是幼小的蒲公英,借着母校提供的风力,飞向远方,漂洋过海,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美国学校中的日子是充满惊喜和挑战的,每天都有新奇的东西需要努力学习,也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我又像海绵一样,汲取着西方教育体制下知识的养分,同样也要克服远离家人、朋友、同学老师,远离国内熟悉的生活环境的孤独与寂寞。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自己也曾经有过深深的无助感。最困难的时候,还是有了父母、亲友和清华同学的鼓励、关心,使自己能坚强地在求知的道路上走下去。

出国17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实验技术掌握得也更加熟练,在头脑中构架起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天涯游子,无论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家人和亲友。在2005年回国探亲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学习过的校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各行各业前进的步伐令人叹为观止。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中国真正拥有了用武之地。带着与祖国、与家人团聚的向往,我结束了在美国的工作,回到了养育自己的土地,在北京中科院开展科研工作。

过去的一年多,工作是忙碌的,筹建新的项目压力不小,但是这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工作,心里觉得很充实,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当我重返母校的时候,我突然有了这样的一种感慨:母校、国家就像是蒲公英,借着知识的风力,将一颗颗种子无私地送向远方,等到春天到来的时候,它的身边并没有因为无私的奉献变得荒芜,越来越多的蒲公英的后代带着自己的孩子、家庭,又重新聚集在这里,将其点缀得更加美丽。

走在清华熟悉的校园里,看着身边走过的一个个年轻的身影,不禁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谈谈自己的经历与感想。生命是美丽而短暂的,每个人在年轻时都应该树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今后不论你碰到怎样的坎坷、困难,无论在国内、国外,希望你都能坚守住自己的理想。有一句英文谚语:Persistence is a sign of greatness. 持之以恒是一种伟大的品格。有了这种精神,牢记你来到清华时听到的教诲,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拼搏,你就一定能够收获一个辉煌的人生。

事业如此, 家庭也如此。如果你扎根于脚下,你一定能获得丰硕的成果,因为这里有肥沃的土壤;如果你已经飞向远方,看过他乡的美丽风景,那么欢迎你有空回来,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祝清华精神永恒!

相关新闻

  • 132020.08
  • 112022.08

    厉侃:科研报国,矢志初心

    成熟期的蒲公英种子,会随风飘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落地生根。如果将这些种子换成微型传感器会有怎样的有趣应用呢?2021年9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厉侃(2010级航院)与美国西北大学约翰·A·罗杰斯(John A.Rogers)、黄永刚课题组等多所科研机构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仿风传种子三维微电子飞行器相关论文,在《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作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厉侃告诉记者,这一成果以风传种...

  • 262016.02

    我们今天要弦歌在一堂

    二十五年前的那个金秋,因为获赠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份礼物,我们的人生便由此不同。心中呼喊:清华,我们来了!

  • 082019.05

    生医药学院校友会组织校友子弟体验实验课程

    2019年4年27日,在清华生医药学院校友会和北京水木医学生物发展基金会的组织下,40位清华校友子弟参加了“小小生物科学实验师”实验课程活动,活动过程....

  • 012015.12

    赵瑞蕻:初夏

    抗战诗人赵瑞蕻的故事

  • 312021.08

    为陆浑水库建设献出年轻生命的清华学子杨予九

    位于河南省嵩县伊河中游的陆浑水库,是河南省的大型水库之一,她每年都有效地缓解了黄河洪峰的压力,灌溉着洛阳、郑州、平顶山三市六县20多万顷农田,每年都在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新中国成立以前,多少年来,黄河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建国后,党和政府决心治理黄河,兴利除弊,为民造福。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发出号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为配合根治黄河水患,上级决定...

  • 052016.07

    远方的种子——赵家和与受助孩子们的故事

    那位“清华老教授”播撒的爱心种子,已深深扎根在这个小院,扎根在广袤的西北高原。

  • 112019.01

    热风吹雨洒江天——追记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雨教授

    2018年9月9日,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雨教授不幸因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带着对江西的无限留恋,带着对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无限眷恋....

  • 282016.03

    英3班合影

    英3班合影

  • 272014.10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成立

    给梦想插上翅膀,用创新改变世界 一个命名为“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即将诞生!它的使命、它的作用,对这所拥有百年历史并已栖身世界名校之林的清华大学本身意味着什么?甚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会有什么影响?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