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罗荣陶:我记忆中的张大千老伯

2010-03-19 |

罗荣陶1952-1953石油)

2009519日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诞生110周年纪念日,张大千大师1958年被国际艺术学会公选为“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他是我非常崇敬的最杰出的艺木家。近日我有幸从大师的亲人同时也是我的一位好友那里看到160多幅大师的珍贵照片,十分兴奋,在好友热情的关照下,我把这批照片全部复制下来,珍藏欣赏。我又从书城购得一本新版的“中国名画家全集”中的“张大千”一书,我爱不释手,连夜捧读,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七十年前,我随家父在四川青城山拜望过大千老伯,他那神采飘逸,秀目长髯的神奇形象和几十年来他和家父亲密交往的往事又历历在目,记上心来。

家父罗文谟(号静庵,斋名双清馆主),是民国时期四川著名的书画家和美术活动家,抗日战争时期,全国美术界人士云集蜀中成都,成立“蜀艺社”,家父任社长,后建立四川美术协会,他是主要负责人,为促进大后方的美术事业和发展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与大千大师是情谊深厚的丹青至交。家父20年代初就读于中国当年的首家美术高校——上海美专,他与国画大师潘天寿(曾任浙江美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是同窗好友,1925年在上海美专的一次集会上,他和大千大师相识,1935年又在北平重逢,相知益深。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大师由北平返乡四川定居,之后的交往就更为密切了。

1938年冬,大师入川先住成都,后移居青城山“上清宫”,应家母之请,大师绘就一幅“仕女图”(见附图1)赠与家母,此画仿唐寅的水墨白描法,线条优美质朴,体现大师前期人物的画风,题款:“子睿女士雅赏,戍寅冬大千张爰”。

1

1939年夏,我们全家也去青城山避暑,住“玉清宫”。一天家父带我们几弟兄去“上清宫”拜会大千老伯,那时我只有6岁多,第一次见到这位满脸大胡子,精神抖擞,目光炯炯,像貌非凡的老伯很惊奇,在我鞠恭行见面礼时,心中一急,不小心将头碰在画桌边,撞起一个小包。大千老伯用他那双宽厚有力的手慈祥地抚摸我的头,豪爽地大笑起来,同时说:“受了伤要慰劳慰劳嘛!”说完转身从画柜中取出一只他在青城山精心捕集的蝴蝶标本送与了我,这是一只美丽动人的彩蝶,黑色双翅上镶着金黄色的花纹,其中缀满了鲜艳的红斑,十分可爱,我欣喜异常。我们把这种彩蝶命名为“张老伯蝴蝶”。大千老伯很喜欢彩蝶,他在青城山捕集了大量的标本,并以彩蝶为题吟诗作画。他写的“上清借居”一诗中曾有“小儿捕蝶知宜画”的诗句。

大千老伯对我们兄弟很亲切,还给我们讲张天师在青城山降魔的故事,我们还吃过他亲手下厨作的可口的川味菜肴。大千老伯及其兄长画虎名家张善仔都很喜欢画动物,为求能细心观察,刻画入微,他们在家中曾饲养过老虎、金钱豹、长臂猿、西藏犬以及红爪玉嘴鸦等珍禽异兽。就在那次上清宫的拜访中,在大风堂的画室里,一只活泼调皮的小豹像小猫一样在房里穿来穿去,有时也来舔舔我的脚,开始把我吓坏了,赶忙把脚缩回来,后来大千老伯告诉我,他不伤人,我才不怕了。

19414月,大千老伯为著名的川剧演员陈书舫画了一幅肖像,他以柔和流畅的线条,清淡的白描,寥寥几笔,便成功地勾勒出陈书舫少女时(16)的形象,充满了青春的神韵。当时谢无量,向楚等名仕为此画题诗,其中一首是家母赋诗,家父题字。1983年我回蓉省亲问及此事,家母虽年过八旬,但仍记忆犹新,稍加思索后即将原诗诵出:“风前豆寇淡凝妆,曲罢霓裳舞袖香,且喜髯翁能解意,写将心事寄潇湘”。此画至今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19441月,家父出面代表四川美协与国民政府教育部联合为大千老伯举行了“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展览盛况空前,轰动蓉城,公认为是学习古代艺术的历史性创举。2月由四川美协出版“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特刊”,由家父亲笔题签。同时家父还著文“敦煌壁画之艺术价值”,文中写道:“吾友张大千先生,以其超凡的艺术,坚毅的精神,穷两年之光阴,择要临摹……公之于世,匪独其本身有极大的成就,与中国绘画之起衰救弊亦有莫大之功绩,诚盛事也……”同时还出版了“敦煌临摹白描画”。

同年218日,为缓解敦煌展览之疲累,要轻松一下散散心,家父与大师相约同赴广汉连山观赏桃花,同行还有冯灌父,邓穆卿等人,先到龙居寺看明代壁画,后抵桃花林,正值桃花盛开,芳华鲜美,嫩红相映,家父谈起早年在上海美专学习时曾去上海龙华写生桃花的往事,当时有“柳绕三村,桃红千里”之胜景,但大师认为:“上海的桃花无法与连山桃花相比,连山桃花是桃花的海洋,而龙华不过是桃花江罢了”。

就在这年春节,家父带胞弟荣汉去给大千老伯拜年,老伯很高兴,当场画了两张画送给小弟,先画一幅“迎春图”,画上一个顽童手持树枝,枝头站着一只喜鹊。题款:“甲申正月初三日,文謨社长携其五公子荣汉世誁来过大风堂,戏为迎喜图赠之。”画刚画好,墨尚未干,不能上色。汉弟一看没有颜色,就嘟着嘴说:“颜色都没得!”,大千老伯一听乐了,说:“好,再画一张补起。”说完,又画了一幅几个猴子在树上攀援打秋千的横推。这些画我们全家人都十分喜爱,家母把它挂在墙上,可惜这样珍贵的传世佳作在文革中毁于无知的红卫兵之手,奈何!

也是在1944年,过端午节时,家父与谢稚柳,冯若飞等画友在大风堂欢聚,大千老伯即兴挥毫在扇面上绘就一幅“五毒五瑞图”赠与家父,以示节日驱邪迎祥之意。小小的画面,数笔将十种蔬果和昆虫淋漓尽致地画出来,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真不愧大师之笔。(见附图2,五毒指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五种毒虫,五瑞指大蒜,菖蒲,艾叶,石榴花和枇耙五种祥瑞植物)。在现场的谢稚柳大师接着就在扇叶的背面题字记事,“甲申端午夜,溽暑,大风堂,与冯若飞,王云凡,雷平轩同观大千居士为文谟道兄写五毒五瑞图,因记,谢稚柳时将东下渝州”。其书法于刚毅中见秀逸,有黄庭坚硬瘦风韵,与大师的绘画相得益彰,可谓双绝珍品。(见附图3

2

3

1943年中,国画大师徐悲鸿也来到成都并加入了“蜀艺社”,家父为他张罗,在成都祠堂街四川美协举办了画展,取得很大成功,这个展览我还去看过,那幅“愚公移山”的大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虽然巳是60多年前的往事,至今仍记忆犹新。这期间悲鸿大师和家父的交往也很密切,家父曾和悲鸿大师结伴去江油窦团山写生,徐还在家父的写生作品上题字。悲鸿大师还给家母画了一个大本册页的画,有马,也有猫,马在奔跑,很瘦,而猫在树上,很胖,给我的印象很深,一共有十几幅画,可惜这一本精品几经波折,已不知去向。所幸至今家中还珍藏着一把堪称国宝的双绝扇面,这也是文革后落实政策才收回的。这是一把由徐悲鸿大师作画,张大千大师书写的扇面,先是悲鸿大师为家父在扇面上画了一幅花猫图,花猫目光炯炯,回首顾盼,神态逼真,家父称之为神来之笔(见附图4)。之后1944年冬,大千大师欣然于此扇背面写字,他临写了一段古铭,即“瘞鹤铭”,苍劲浑厚,古朴高雅,这是大师十分喜爱的南朝梁人陶弘景的书法,用笔奇峭飞逸,意势舒长,虽为楷书,然具草情隶意(见附图5),此扇面由两位大师挥毫合作,珠联璧合,堪称艺苑国宝。大千老伯曾经多次和家父泼墨一纸,合作绘画,可惜均遭损失,未能保存。记得有一幅画是三人合作,画名:“高仕松竹图”,大千老伯画一古装高仕,画家马万里画苍松,家父画墨竹。

4

5

大师和家父,两人都癖好梅花,大师在美国“环筚庵和台北"摩耶精舍"都广种梅树。还曾写下“百年梅花为老伴和“死作梅花树下魂”的诗句。

家父的画室“双清馆”就是指梅竹双清。在成都家中也种植多品种的梅花。他以特长画梅驰名四川画坛。他曾绘就100幅梅花册页,著名国学大师谢无量先生为之题签"双清馆百梅集"。家父曾特意请大千大师画了一幅梅花小品,装在屏风中,置于画桌案头,以资观摩。(见附图6)

6

19463月,大千老伯还赠给家父一幅“香供天女图”,是仿敦煌莫高窟唐人壁画,由北平荣宝斋木刻水印精制而成,大师亲笔题款:“旧京荣宝斋木刻拙作题奉文谟社掌,丙戍三月大千弟爰”(见附图7)。

7

过去的文人墨客还都讲究用十分精美的国画信封和信笺。家父用的一套信封和信笺也是大千老伯为他设计的。信笺画的是一株山茶花,信封画的是一位古装名士,手持书信,低头阅读,旁边还有一行题字:“殷勤问无恙,千里一纸书”。这套信封和信笺我至今还珍藏着一些,成了大千老伯留给我的珍贵纪念(见附图8)。

8

大师服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名言,他重视文房四宝,其中最讲究墨和纸,他喜欢用陈墨,如乾隆年的长春墨,他还亲自请人配制精品“云液”墨,他赠与家父一盒,盒面还有他的亲笔题字,“云液,汪心农制,王梦楼书,文謨兄哂留,爰赠。”(见附图9)

9

1949年大师去台湾转赴印度,仍和家父有联系,1950年还从印度寄来“阿旃陀石窟壁画”画册。

1951年,在解放初期的政治运动中,家父被人诬陷,因冤案不幸去世,大师在台湾得知此一噩耗,深感悲痛。2001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张大千,飞扬世界”一书的第九章中,有四页纸的篇幅专题讲述家父的情况。

1985年家父冤案平反,恢复名誉,199310月在成都举行了纪念会,纪念家父诞辰91周年,会议由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和四川省政协的领导主持。众多政界和书画界人士出席,肯定和赞扬了家父为四川美术事业作出的贡献。

1983年大师在台北“摩耶精舍”因病仙逝,安眠于“梅丘”之下。

19883月,大师逝世五周年之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张大千生平及其艺术”,我在家乡成都购得此书,如获至宝,连夜捧读,随即写下“忆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纪念文,中国石化报于1118日发表。

1991年胞弟荣汉(中医学院教授,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人民艺术家)选文纪念大师,题为“无限乡魂在丹青”,此文相继发表于“四川统一战线”杂志1991年第5期及“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前进”杂志1991年第7期。

19934月胞兄罗荣渠(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北大燕园书画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及其夫人周颖如(商务印书馆编审,中国优秀翻译家)应邀赴台湾讲学,他们特地走访台北大千大师故居“摩耶精舍”,并在大师腊像前留影(见附图10),之后还著文“访大千先生故居:摩耶精舍”。

10

大千大师是伟大的艺术家,徐悲鸿大师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是旷世奇才,又异常勤奋,他给中华艺坛和世界艺术宝库留下了无比丰厚的珍贵遗产,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华夏儿女的精英。他和家父是情深谊长的丹青至交,他超凡的艺术精品和崇高无私的人品及与家父高洁深厚的情谊将永远载入中华艺坛的史册,也将永远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上。

罗荣陶,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由天大转入清华大学石油系(后合并组建北京石油学院),茂名石化公司高级工程师,曾任研究所所长,副总工程师。退休后摄影,特别是动物环保摄影,曾两次被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家。其作品在全国影展中获金、银、铜,优秀奖共20多个,并曾被选送至美国、加拿大及香港等地展出。清华校庆90周年时曾回校办影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