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怀念罗清同志

2010-06-29 |

罗清,原名郝文彪、郝威,1912625日出生,祖籍重庆。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2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罗清学长

19379月之后,他历任重庆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市委会委员,中共重庆市工委、市委委员,成都市委委员等职。其间,受中共中央南方局(即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董必武同志委托,创办了重庆清华中学,建立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他们中许多人后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941年至1946年,他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同志英文秘书,在外事组任编译小组长,主要负责对外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抗日战争中期,许多外国记者、作家大量撰写和发表了报道我解放区军民英勇抗日的消息和通讯。当时编译小组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将外国报刊上有关我抗日战争的报道译成中文,编辑成小册子,不公开地广为散发。董必武同志亲自为小册子题名并书写为《他山石》。

周恩来同志非常重视向外国友好人士直接提供英文翻译材料。从1941年冬季起,编译小组陆续发行宣传党的政策的英文小册子。内容主要是重庆《新华日报》和延安《解放日报》上刊登的有关我党抗日战争的主张和解放区军民抗战的战绩;评述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社论和文章;毛主席有关重要著作《论联合政府》、《两个中国之命运》等。最多时一册书发行好几千份,在当时国民党出的报刊发行量一般也不过几千份的情况下,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

194510月国共两党双十协定在重庆签字。当时在重庆的外国记者,为了解谈判进展情况,特别是中共的态度,纷纷要求我们每天用英文发表谈判消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编译小组每天把新华社发表的稿件翻译、油印成英文新闻稿,直接分送驻重庆的各国新闻社和报社记者。

1946年,他先后任军调处执行部徐州小组中共代表团秘书和译员、政协中共代表团译员。19464月,周恩来同志命他从重庆、成都的大学生中,挑选一批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进步青年赴张家口解放区,以备国共整编军队时当英语翻译,后来,他们中大部分人一直在外事、宣传战线上工作,走上了领导岗位。同年4月之后,他担任张家口外语学校教务长、华北联合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主任。19471月,担任《晋察冀日报》编委、广播电台台长。同年12月,担任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总台台长。1948年,他重点负责的《对国民党军广播》节目,开展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对瓦解敌军、促其起义投诚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9488月,他随同蒋南翔率领的中国解放区代表团,参加了在波兰华沙召开的“世界青年工人大会”,兼任秘书长。1956年至1959年,任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19495月,调任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同时兼外交部筹建组党总支委员。

19597月到19646月,他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

1964年至1980年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对内部第二主任(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文革”后任副台长、北京广播学院党的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

1979年,他任全国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1980年任全国卫生记者协会副主席。1991年至2003年任《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

“文革”以后,他撰写了多篇回忆录,如《友谊花开忆总理》(回忆在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的片段)等。他公开出版的译著主要有:埃谢里克编写的《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第一译者);约翰·戴维斯编写的《抓住龙尾》(第一译者),后者已列入《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丛书。

他于198012月底正式调入《中国日报》社工作,任副总编辑。他参加了报社初期的创建工作,主要负责新闻报道业务,为《中国日报》成为我党对外宣传的窗口做出了重要贡献。198312月离休。

200867日上午850分,他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摘自《罗清同志生平简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