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包锡芬:居美杂文

2010-12-22 |

包锡芬(1950机械)

(一)我爱繁星*

小时候念过名作家冰心女士的《繁星》后,我就在心底埋藏了一颗热爱繁星的种子。北京的夏日,家人在庭院里乘凉时,奶奶喜欢对著我们讲“牛郎织女天河配”的神话故事。说完还不忘指着满天星斗,为我们找到那三颗灿烂的星斗,牛郎肩挑自己的一儿一女在天河一边,遥望天河另一边的织女。织女一人在跷首遥望自己的夫君和心爱的子女。天河隔在中间,雾色茫茫或隐或现地夹杂许多星体,这也就是地理书中讲的银河。祖母那矍铄慈祥的目光,知天知地谆谆善诱的话语,多热的天从不赤臂而端庄地穿着她那一身夏布衣裤,乘凉到一定时刻,即返屋休息。至今,奶奶那慈爱的面孔,仍隽刻在我的心中。高中我离家在外求学,就因那时兵荒马乱,放假也不能回家和父母相聚。虽然人长大了,但心灵仍滞留在童年,想念父母之情不能自己。夏日到操场,冬日在天井,目不转睛地遥望晴空,眨眨繁星传送着儿在外思母情。想得出慈母一人,在居家后院环视繁星,苦苦地寻找远在外儿郎的呼唤声。苍苍岁月,一个又一个地夺走了我的亲人:奶奶,爸爸,妈妈,你们一去不复返,只能梦中、书中再相见。春夏秋冬,日日年年,我仍是独自一人,仰视夜空,思绪万千,在浩瀚的星海中寻找你们留下的爱的踪迹。北斗七星,东方明珠,西方巨斗,衬着皎洁的明月,不时向我传来亲情的信息。我爱繁星:这吉祥如意的星谱。

(二)天边的祝福*

洛杉矶清晨五点,天朦胧亮。

在我这书房兼卧室的南向玻璃窗外,寒风瑟瑟。银白色的三十五片百叶窗,经我调理,叶片像鳞片般的倾斜出三十度角,透过鳞片缝隙,窗外的晨曦夜色,尽收眼底。真好像一幅中国古代水墨画。

南邻缅侨南墙外的几棵大橡树,刻画出“茂密森林尽染,幽谷郁郁葱葱”的景观”;“丛林”外东南角上空,有颗星光耀眼的明星,那是北京人常说的“启明星”,它带来妻子来自天边的祝福。

庭院深深,鸦雀无声,我目不转睛,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爱妻呀!你那聪慧的身影永远寯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十里堡那个家沁透了你的汗水,养了老,养了小;八里庄那个家你看着孩子长大成人,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兴隆那个家,我俩共度了金婚:这辛勤敬业的五十年,艰辛茹苦的五十年,织造了我们淡美的诗篇。

你工作过的纺织厂里,人人都夸赞你的技术和为人,你情同姐妹的同事,同窗好友,个个都是贴心人。你这一走,家如撤走栋梁柱,友如雁失群,再也不得见你那秀气的弯眉,通俗不饰的发型,不得见你那黄绸衫黑绸裤的倩影,以及摇拽的步子。

犹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你穿的是米黄色的风雨衣,毛兰旧布裤;一九五八年喜生大儿郎,这些点点滴滴,将永远刻在我的记忆中。

此时,耳边轻轻地响起:“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往日的温情,只换得眼前的凄清。梦魂无所寄,空有泪满襟。伊人呀!你几时归来呀?只有你留下的儿女呀,来安慰我这破碎的心。”东南方曙光中遥遥飞来几只“雄鹰”,个个金光闪闪,那是洛市过往的民航机,它们天天批批强劲地平安地飞翔,运送着民生需要的物资和来来往往的旅客。我双手合什,恭目祝福:“旅途平安!“遥想爱妻只是去天国游历吧。

(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六十年代大陆困难时期,物资极端缺乏,家中缺粮少油,副食水果很难入口,大儿托人从外地带来大米、国光苹果,东西不在多少,价值不在是否贵重,重在儿心。妻子和我感到莫大的宽慰。宽慰之余,自省吾身,深感内疚,自责对父母尽孝甚微。虽对老母也做到养老送终,病期照料,但对老父则犹感不足矣。

高僧堪补卡特仁波切在讲解庄严宝论概说中说道:“众生都有佛性,对于自己的亲人,子女或眷属都有慈悲心,就算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众生,他也仍有很细微的慈爱心来爱他的亲人,这就是佛性的表现。”

我的父亲佛性甚高,是我祖母的大孝子,对待自己的子女也是慈悲为怀,只讲奉献,不讲索取。记得他年老落叶归根,还要和我母亲回山东老家同去侍奉他那年迈的婶母。父亲71岁从老家给我来信,思念儿孙,信中有“老年将至”的辞句,即预示了自己在世时日可数的“惜别”心境。但那时我受的“教育”是“斗私批修”,个人事再大也大不过工作,就没有深刻领会老人那种惜别的心态,而强调工作忙没有抽出时间去探望一下老人,一直到老父73岁辞世。现在思之,我这木瓜般的脑袋,哪摆正真忠真孝?愧甚。

父亲远在家乡还关念着我的工作和儿媳的身体,拿到我和妻子的照片,在乡亲朋友中,频频夸赞,今日思之,无地自容,“极左”割裂亲情,“无知无道”,致我终生的遗憾。自愧不如乌鸦和羔羊。乌鸦还为年迈老鸦啄食返哺,羔羊还要跪着吃奶示孝。

(四)找回那份不该丢失的叔嫂情*

这次归国探亲,在北京和在京儿孙,侄男侄女及各家老小,欢聚一堂共渡新春。也专程去遵化老家探望了92岁的大姊,顺访了大嫂的弟弟,我的同班学友全麟,在他家玻璃板下,找到了我大嫂19岁的婚前照。这是我意想不到的莫大收获。回想起我家兴旺时期,父亲从银行退休,待遇丰厚,家道小康,居所五道院26间房,雇有长期褓母,大嫂19岁进家门,她是我家的长媳,最受老祖和公婆的宠爱,在家中晚辈她的地位也最高,全主家务,对我这小小叔子更是关爱倍至的,有老嫂裨母情。大嫂大我十岁,她能代替婆婆和祖母把全家大小事全管起来,大到宴客主厨,小到兄弟姐妹上学或生活小事的解决。记得在日寇侵华时期,日寇搞细菌战,遵化受灾,我不幸被传染了伤寒病,大嫂就不分昼夜的代替妈妈照顾我,直到我病愈。至今犹记得大嫂住东厢房,也住过正房我和奶奶住屋的里间,经常陪我喜戏玩耍。她生我的大侄女青君,戏称叫我”三爸爸”。我上初中,大侄女三岁,我教她耳、口、鼻、眼、手好多英文单词,我念哪个单字,她就手指那里,大嫂夸奖我,说我是好老师,叫我“小才子”。她坐月子营养品任我吃。大嫂炒菜肉下锅,肉熟我是第一口。我直到初中毕业才离开这个家。苍苍岁月,社会变革,经过抗日,土改,政治“洗礼”,波及各家大户,乃使家道疏离,同堂无第,纷纷各奔前程,而终老不果。呜呼哀哉!父母离世四十年了,我的大嫂离我而去也小20年了,说不尽的往事,找不回的亲情,使我痛在老朽余年,这次归国探亲,春节包门大欢聚中,包门子子孙孙,各个容光焕发亲情无限,不论在美在加在中求学做事各有所成。在会见堂孙女和她小女儿时,使我唤发出一种特殊的亲情,久久不得拂去。大嫂!你宽心吧!小弟在此有礼了。我嫂在天有灵,冥福,冥安。

(五)“失而復得”*

来美第一年,一次在oak公园晨练,插在烧烤亭电箱的放录机,我回家忘了拿,丢在那里,回来再找,不见了。我以为丢失了,第二天,公园清洁员朋友给我送来了,我“失而复得”。

今年36日自京返美出关,行李包验后,手提包忘在地上,出关后发现,要回去拿,不让再进,只准留个电话,说找到通知你。就这样,我的手提包,“失而不复得”了。

手提包中:呢大衣,礼帽,照相机,血压计,救急药,本人小照,通信录及清华校友会徽章,个人手刻名章数枚。

“复得”“不复得”,前者反映美国人的友善,后者反映美国把门之严,都是美国文化的一个侧面。

其实,“复得,不复得”并不重要,物的得失,只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重要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我来美两年多了,过着持绿卡人的生活,体验最深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邻居行人相遇总是那么友好的一声“你好!”“早安!”商店店员总是那么友好的相待,司机总是让路请你先行,邻居总是慷慨相助。有人问我“在美国到底是谁帮你最多?”我的答案是:“社会风气,生活习惯,法律和政府,给人们较多的帮助”。但这次我丢包“失而不复得”,也觉得美国行政太死板、机械,中国就比较灵活、实际,百姓有求工作人员常常给以帮助,还设有“失物招领处”,常常使人“失而复得”

(六)八十五学拍戏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青年艺术家邀我参加他的电视作品“真实生活”。我和我的外孙女主演。剧情是:外孙女大学毕业工作后,用自己挣来的工资,给外公买来一台Ipad电脑,并教外公使用,可是外公老用不好,连续两三次,外公就把电脑放在一边了,第二天外孙女又来看,就显得不高兴了,有些埋怨情绪,恰好外公正在喝茶,就端起一杯说:“青青!你喝一口尝尝什么味道呀?!”青青说:“苦味”,外公说:“对了,这是大自然的味道!”正好外公坐的书桌面向大海,外公站起来,叫外孙女说:“青青!你过来,你看见大海了吗?”青青说:“我看见了!”外公说:“咱都闭上眼,仔细闻闻大海是什么味道!”“闻到了吗?”青青说:“闻到了,”“什么味道?”青青说:“咸咸的!”外公说:“那就对了,这也是大自然的味道呀!”外公摊开宣纸,让青青砚墨,教青青怎样写大字。最后还说:“大自然可爱,色,香,味实实在在;高科技难学,我八十五了,还是要和我外孙女好好学习学习的。”我拍完这戏,深深感知美国文化给青年、老年带来的丰盛美餐。深秋了,金色枫叶,叶落归根,飘飘然,我的青年朋友,轻轻驾驭送我回家。

(七)亲民方式有别

今年圣诞节前,一个星期四的晚上8点半左右,市长带领他的属下数位,还有三辆拖车,满载圣诞庭院装饰彩灯,五颜六色的花鸟骏兽和挺拔的树影,在门前停展,轻松的音乐伴奏,一行人进院给我女儿家送“holiday decoration award” 奖状来了,参观庭院的彩灯,鼓励大人孩子的努力,和全家老少一起拍了照,圣诞老人还送来了圣诞糕饼,真是开心极了。这种亲民方式,我们那里少见,顶多让基层居民委员会干部给你送个奖状或口头表扬表扬。

(注:有*者已在《世界日报》刊载过)

相关新闻